2004年,由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組成的數字電影推廣聯盟修訂并推出了4K標準,但屏幕分辨率的逐步演進與視頻分辨率的同步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許多年過去了,如今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分辨率似乎也暫時停在了2010年的“1080P普及元年”,高分辨率屏幕的普及早已無人問津。
在4K技術剛剛成熟的時候,很多人認為4K資源太少,花重金購買高分辨率屏幕卻無法體驗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那么在4K技術非常成熟、資源豐富、筆記本電腦也大受歡迎的今天,為什么高分辨率屏幕的筆記本依然是“小眾產品”呢?
在文章開始之前,先簡單說明一下解析
簡單的說,分辨率就是指顯示屏能顯示多少個像素點。 簡單的說筆記本屏幕分辨率,呈現在我們屏幕上的每一個文字和圖片都是由最小單位像素組成的,分辨率代表了這一塊。 屏幕包含多少像素。 比如我們看到的最常見的1080P屏幕(16:9)就是說這個屏幕上有一個像素點。
在上面我們也了解到,分辨率越高,像素越多,圖像細節越豐富,清晰度越高,人們的視覺體驗也會越真實。 那么1080P和4K屏幕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那么高分辨率屏幕和目前流行的1080P分辨率屏幕有什么優勢呢?
4K效果當然比1080P好
可以顯示更多細節
4K分辨率屏幕共有3個像素點,比1080P(像素點)高出3倍。 單純用數組來表達 4K 分辨率的優勢可能并不明顯。 共同決議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我拍了張照片。 在圖片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4K分辨率的像素數量遠超1080P分辨率。
畫面更細膩
話不多的話,繼續看圖(由于評測室沒有4K屏的筆記本電腦,我們就用2K屏代替): 將下圖的屏幕放大到一樣大小后,高分辨率的屏幕顯然更加細膩。
顯示更多內容
作為對工作效率要求高的商務人士,更高的分辨率意味著可以同時查看更多的表格,可以抓取更多的網頁信息。
但是,相關元素也變小了。 是否方便實用,因人而異。
是時候說“但是”了
雖然分辨率的提升讓屏幕像素數翻了一番,但要知道筆記本屏幕的尺寸并沒有變筆記本屏幕分辨率,它有了一個新的定義——像素密度。
1080P分辨率13.3英寸的像素密度公式為
美國猶他大學眼科研究助理教授研究表明,當雙眼視力為1.0的正常人面對30英寸(0.762米)外的屏幕時,可分辨的最高像素密度為220像素/英寸。 用大白話來說,即使屏幕尺寸太小,你也感受不到100K分辨率相對于4K分辨率的提升。
蘋果曾經恪守的神奇數字——
高分辨率也意味著顯卡負載變高,2K(2560 1440,像素)分辨率超過1080P(,像素),顯卡在畫面渲染線上的工作量增加78%。
高分辨率屏幕還可能使筆記本電腦過于昂貴而無法推廣。 因為屏幕視覺效果的提升,分辨率、色域、刷新率、屏幕亮度等諸多參數都需要提升。 并且由于顯卡負載變高,筆記本泵的顯卡性能、散熱模組、電池容量等硬件參數都需要加強,才能支持更好的屏幕。
是否需要高分辨率屏幕?
首先我們先拋開屏幕分辨率帶來的使用上的差異。 如果你有使用外接顯示器的筆記本電腦的習慣,強烈建議匹配外接顯示器的分辨率。 因為兩個分辨率不一樣,使用的時候拖窗口會很不方便。
對于一些攝影師、設計師、圖形愛好者來說,高分辨率的屏幕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高分辨率屏幕在圖片放大查看細節時效果更好。
游戲本,想要提供高分辨率游戲畫面的用戶,建議購買臺式機+高分辨率顯示器,因為筆記本電腦屏幕小,游戲畫面提升不明顯,高分辨率的游戲屏幕也大大增加了顯卡的工作量。
如有必要,建議使用 2K 分辨率
最后的話
4K分辨率的筆記本電腦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適合一小部分人。 對于一般用戶來說,13寸到15.6寸的筆記本電腦,1080P分辨率的屏幕完全夠用。 適可而止是最好的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