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表品牌西鐵城 () 近日在北京慶祝成立 100 周年。
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日本上工社時計研究所,品牌的計時產品生產于1924年,是一款懷表。 當時的東京市長后藤新平希望這款日本制造的懷表能成為“全世界所有公民都親近和喜愛的產品”,因此將其命名為“”。
今年100周年,在巴塞爾鐘表展上,西鐵城特別推出了一款搭載Cal.0100機芯的概念懷表造型,只為紀念這只1924年的懷表。
Cal.0100機芯實現了1秒的年誤差,是目前最精準的光動機芯。
西鐵城的歷史不妨從后面的歲月中借鑒。
防震手表
1956年4月(昭和31年),西鐵城推出了日本第一款帶有防震裝置的手表。
當時在日本各地,新款手表從離地面 30 米的直升機和高層建筑的屋頂上掉落,以向公眾展示其抗震性。 這一公開驗證活動將在未來六年內每年舉行一次。
當時很多手表怕摔、怕水、怕灰塵,需要細心保護。 隨著這款設備的出現,解決了“怕摔”的問題。
后來,西鐵城開發出防水手表,繼續滿足日常佩戴的需要。
貝殼手表
1983年7月(日本昭和58年),在澳大利亞長礁灘附近的海域發現了一塊西鐵城制造的防水手表。
發現者把表從殼里拿出來,發現它還在走。 后來,手表被送到了西鐵城表公司在當地的分公司。 西鐵城的技術人員從手表上附有的大量貝殼和附屬物判斷,這塊“貝殼表”已經埋在海里很久了。
這只“貝殼表”并不是為“深海實驗”研制的,它只是在海底的巧合。
“熊貓手表”
1972年中日建交時,中國向日本政府贈送了象征兩國友誼的兩只大熊貓康康和蘭蘭。 這兩只大熊貓生活在日本的上野動物園,在當時也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
1972年,西鐵城推出了象征中日友誼的金龍表。
1973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際,中日建交紀念版腕表“熊貓表”面世。
1976年,西鐵城推出第一款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模擬石英表,“光動能”技術由此誕生。
光動能可以吸收任何可見光源并將其轉化為動能驅動手表運行西鐵城光能手表調時間,無需經常更換電池,同時避免了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
太陽能手表因其對環境的價值而為西鐵城贏得了許多獎項。
今年在巴塞爾,西鐵城推出了旗艦系列光動能一號的三款全新腕表。
Eco-Drive One 在 2016 上亮相,以紀念 的 Eco-Drive 技術問世 40 周年。 此次發布的全新Eco-Drive One腕表延續了1mm機芯的設計,整表為2.98mm(設計值),并采用了西鐵城自主研發的超級鈦金屬,因此腕表既輕便又堅固。
衛星時間手表
2011年,西鐵城發明了“Wave”,這是一項通過衛星進行時間同步的領先技術。 手表可以接收GPS導航衛星傳送的標準時間信號,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顯示準確的時間和日期。
結合光動能技術,衛星計時腕表無需頻繁更換電池,也無需通過旋轉表冠等復雜操作來設置時間。
這款手表目前涵蓋了現有 UTC 的所有 40 個時區。 可自動捕捉距地球20,000公里外的GPS衛星信號西鐵城光能手表調時間,自動調整時間和日期,最快3秒完成時間同步。
今年在巴塞爾,西鐵城推出了兩款全新的光動能GPS衛星對時手表F990。 F990的外殼設計與初代保持一致,玻璃表圈內置地球圖案,周圍環繞金屬環。
但是材質不一樣。 新款采用輕質超級鈦(取代原來的陶瓷),更薄,佩戴更舒適。
八卦兔只做原創,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