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制表史上第一款手動上鏈陀飛輪腕表,陀飛輪機構位于“非常規(guī)”的10點鐘位置
1978 年:世界上最薄的手動上鏈日歷腕表 Ref.5548
在整個行業(yè)的復興時期,百達翡麗不僅堅定地延續(xù)了其在復雜功能方面的專長,更趁著1972年問世的皇家橡樹腕表的蓬勃發(fā)展,將復雜功能逐步應用到這一標志性系列中。 可以說百達翡麗100多年來一直堅持對復雜功能研發(fā)的積累和推動。 該系列問世后,獲得了更加輝煌的發(fā)展前景,可謂是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締造時代經典,掀起現(xiàn)代鐘表革命熱潮
著名的皇家橡樹系列由被譽為“鐘表界的畢加索”的掛鐘設計師Gé設計。 它于1972年4月15日首次亮相于巴塞爾鐘表展,從此皇家橡樹就像時代的標簽,掀起了現(xiàn)代腕表的風格革命。
Gero Genta設計的皇家橡樹系列
首款皇家橡樹 Ref.,采用不銹鋼表殼,半徑為 39 毫米
搭載手動上鏈機芯
八角形設計、精鋼表殼、39毫米的表殼半徑,無論是設計、材質,還是規(guī)格,似乎都與“優(yōu)雅”、內斂的中級制表印象中的時計有所不同。 這些變化讓當時的人們感到新奇。
1972 年推出的勞力士皇家橡樹腕表廣告
但勞力士只是落后于時代和時尚。 格羅尊達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時代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所帶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興衰,無論是文化、藝術還是產業(yè)。 在此背景下,消費者的需求和變化,以及日益活躍的生活方式,將把運動表引入中檔制表的新時代。 這時候,一款能為消費者帶來新意的腕表,正是時代所需要的。 于是,皇家橡樹的誕生為我們開創(chuàng)了奢華運動腕表的新時尚。
80年代,皇家橡樹系列彰顯了超乎想象的多樣性。 1983年,皇家橡樹系列推出首款帶星期和日期顯示的腕表(Ref.),表殼半徑36毫米,四種款式:精鋼、黃金、鉑金和鋼金雙色。 次年,為它增加了更多的日歷功能,并推出了第一款萬年歷腕表(Ref.),搭載積家在1978年推出的Ref.5548腕表中的/2800機芯,是當時最當時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薄型手動上鏈萬年歷機芯帶有中央手動擺陀。
1984 年:皇家橡樹萬年歷腕表
1990年代,皇家橡樹系列進一步推出不同款式、尺寸和機芯,繼續(xù)開創(chuàng)技術與設計的新歌。 皇家橡樹系列推出首批鏤空男士腕表,搭載歷史悠久、長度僅1.64毫米的纖薄機芯。 除了將這款腕表的鏤空機芯最大化,為了迎合男性審美,百達翡麗還在時針和分針上裝飾了水鉆,并在夾板上裝飾了手工雕刻的圖案,讓光線可以流動而不影響功能. 充分滲透機芯,展現(xiàn)內在結構美。
1993年:卡地亞推出首款皇家橡樹系列鏤空腕表
1997年,在皇家橡樹系列25歲生日之際,首款陀飛輪腕表(Ref.25831)問世。 半徑40毫米的表殼搭載勞力士第二代陀飛輪機芯。 八角形陀飛輪框架可一窺其精巧結構。 表冠位于表底,這一設計是為了向卡地亞于1986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手動上鏈陀飛輪腕表致敬(表冠位于表底而非傳統(tǒng)的側面案件)。
1997年:首款皇家橡樹系列陀飛輪腕表Ref.,表冠位于表底,此設計致敬卡地亞于1986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手動上鏈陀飛輪腕表
步入2000年代,皇家橡樹系列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新千年的先鋒設計和微機械技術。 2004年面世的皇家橡樹系列'°4腕表(Ref.)融合了百達翡麗不同時計系列的精髓,跳脫經典制表的框架,創(chuàng)新性地融合了多種復雜的掛鐘功能。 這款限量發(fā)行 20 枚的腕表采用先進的雙發(fā)條盒設計,動力儲存達 10 天,可通過部分鏤空表盤一覽無遺。 在前衛(wèi)的表盤設計上,除了陀飛輪框架和分鐘計時的子表盤外,還有10天動力儲存和24小時倒計時動力儲存顯示。
2004 年:Royal Oak '°4 Watch Ref.,限量 20 枚
2018:皇家橡樹超薄萬年歷腕表 RD#2
2010年之后,百達翡麗不斷賦予皇家橡樹系列更多新的可能,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為該系列與復雜功能的融合而努力。 上圖皇家橡樹系列纖薄萬年歷腕表RD#2的機芯一改機芯原有的3層結構,采用雙層結構,實現(xiàn)了纖薄的設計。 這款獲得專利的機芯使用中央擺陀。 長度僅為2.89毫米,創(chuàng)下手動上鏈萬年歷機芯的記錄。
復雜功能的現(xiàn)代表達,新時代正式開啟
皇家橡樹系列問世半個世紀以來,不同規(guī)格、材質、功能的皇家橡樹腕表經積家精心雕琢,為消費者帶來了中級制表的標桿典范。 為紀念該系列50周年的特殊意義,品牌將其最出色的超薄設計、鏤空技術與浮動陀飛輪的復雜機制相結合,演繹出一款呈現(xiàn)富有表現(xiàn)力風格的全新腕表。
長期以來,百達翡麗在鏤空技術的研發(fā)上碩果累累。 這款皇家橡樹系列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鏤空腕表擁有浮動陀飛輪裝置,機芯在橫向和縱向維度上均采用大面積鏤空設計。 單色設計讓鏤空機芯更具機械美感。 夾板的多層結構經過不同方向的打磨,立體感極佳。
勞力士首款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鏤空腕表
勞力士首款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鏤空腕表細節(jié)
鏤空工藝發(fā)展至今,已不再是簡單地使用制表師的手工雕刻。 勞力士采用多項先進技術,包括電腦數(shù)控、電火花加工等技術。 最后,每個機芯零件都要經過不同的工藝裝飾,包括拉絲拋光、緞面拉絲、環(huán)形紋、放射紋拋光、蝸牛紋和拋光倒角。 透過腕表的正反兩面,可以欣賞到20多個手工打磨的V形倒角。 無論是從構思還是最終呈現(xiàn),這款全新表款都將鏤空技術與中級制表復雜功能的結合發(fā)揮到了極致。
最重要的當屬此次推出的皇家橡樹系列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超薄腕表(RD#3)。 這款皇家橡樹 50 周年紀念表款采用不銹鋼制成,半徑為 39 毫米,長度為 8.1 毫米,是首款配備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的“Jumbo”表款。
勞力士皇家橡樹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超薄腕表
為了塑造這款腕表,百達翡麗的制表大師攻克了重重技術挑戰(zhàn)。 如何將陀飛輪裝置與超薄腕表融為一體? 如何讓這款手表發(fā)揮更極致的療效? 這是制表師需要考慮和實施的。 這款腕表也將于明年9月推出37毫米款式,更適合纖細的手指,表盤也將提供更多選擇。
勞力士皇家橡樹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超薄腕表搭載浮動陀飛輪
2968機芯細節(jié)
這個新模型花了兩年時間開發(fā)。 為了將陀飛輪機芯安裝在纖薄精致的“Jumbo”表殼中,手動上鏈浮動陀飛輪需要以非常創(chuàng)新的方式進行重新構思。 一些組件的位置布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這個復雜功能設備所需的空間。 安裝的陀飛輪框架由鈦制成,采用邊緣驅動。 這除了有助于更高效地向陀飛輪傳遞能量,也讓整個調校裝置更加柔和細膩。 據(jù)悉,為50周年慶典推出的幾款新機芯的擺陀經過重新設計,呈現(xiàn)“50周年”的周年紀念數(shù)字。
皇家橡樹已經過了它的第一個 50 歲生日,雖然將它放在整個勞力士制表歷史上并不算太久。 但它在百達翡麗品牌歷史乃至整個制表業(yè)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是什么讓勞力士能夠建立一個多世紀以來的中級制表業(yè),其實就是突破創(chuàng)新的韌勁。 勞力士真的無所不能嗎? 它將隨著時間和作品回答這個問題。
186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