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陂”、“大紅門”片區批發市場退出,是天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標志性工程,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共贏樣本” ——當初熙熙攘攘的批發市場如今已“升級”為現代化辦公樓,是科技創新、文化等產業發展的載體。
日前,上海市發改委批復6個低效建筑、舊廠房改造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典型示范項目,強化空間要素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撐。 其中北京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地鐵,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已從“東陂”、“大紅門”片區“走出去”。 從過去到現在的變化令人震驚。
“數據-=”“數據-src="http://www.yjdjwpb.cn/static/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www.yjdjwpb.cn/skin/defaultcs26/image/nopic.gif">
▲“東陂”片區重建對比圖(左)、“大紅門”片區重建對比圖(右)
向“存量”求“增量”,向“低效”求效益。 明天,跟隨發改君抵達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和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尋找低效產業空間蝶式轉型升級的奧秘。
“東皮”走出去,“金科”引鳳凰
距離植物園輕軌站步行幾分鐘,就能看到剛剛起步的上海金融科技中心。
"data-="上海金融科技中心" data-src="http://www.yjdjwpb.cn/static/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www.yjdjwpb.cn/skin/defaultcs26/image/nopic.gif">
這里曾經是植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地區最大、商戶最多的市場——北京世紀天樂國際服裝市場,曾經聚集了近3000家商鋪。 市場上,吆喝、討價還價的熙熙攘攘的場景依然銘刻在一代人的記憶中,但突然的狹窄、擁堵、混亂也成為了當時“大城市病”的現實剪影。
2017年10月,世紀天樂市場被取締。 2018年5月,中關村管委會與西市區政府簽約,共建金融科技示范區(以下簡稱“金科新區”)。 2019年1月,金科新區升級為國家金融科技示范區,老“東陂”是金科新區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紀天樂大廈也參與了東陂地區整體轉型為金融科技產業集群的浪潮。
目前正在改建的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擁有A、B兩棟寫字樓北京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地鐵,均為國際乙級商業寫字樓,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 A座共6層,為別墅辦公樓。 B座共19層,其112米的高度也是周邊寫字樓的“制高點”。
作為低效建筑改造的樣板工程,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室內設計充分審視企業未來的辦公需求。 例如,B座辦公樓層設有隔斷高度設計,為企業提供了個性化辦公空間設計的可能; 高層建筑的東西兩側設有寬逾25米的巨幕,可一覽無余的城市景觀。 此外,辦公樓還設有城市俱樂部學習室、綜合文化藝術空間等商務服務和社交空間。
"data-="上海金融科技中心B座示范辦公區"data-src="http://www.yjdjwpb.cn/static/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www.yjdjwpb.cn/skin/defaultcs26/image/nopic.gif">
據了解,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項目預計明年下半年竣工,將帶動金科新區建設引鳳。
“未來,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將主要開展金融、金融科技和數字經濟產業的招商引資工作,打造金融與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華遠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侯正華表示。
“大紅門”關閉,“南中軸”起航
將時間撥回到2018年之前。
上午十點,涼水河平靜地漂浮著。 站在橋上向西望去,人流如鯽魚過江。 不遠處的大紅門服裝工貿城很吵鬧。 這里是上海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交易中心。 高峰時期有商戶7000多家,日客流量1萬人次,日貨物吞吐量數千噸。
2018年底,大紅門片區完成疏散45個區域批發市場任務。 2021年,大紅門服裝工貿城等4個批發市場將騰空取締,服裝批發業務退出大紅門地區。 商人正在遼寧和天津尋找“新家”。
時代賦予大紅門地區新的使命——以西園路、大紅門路為基礎,打造“禮樂雙軸”,打造新時代高品質詮釋中華文化自信,承載文化自信的功能。展示首都城市更新、新商務區改造。
2022年12月30日,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即將開業,標志著首都新商務區建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高端產業集聚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科技產業。 園區通過“辦公+商業+居住”多種業態融合,著力打造世界級“科技+文化”新地標和數字經濟新高地。
走進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數智創新中心,撲面而來的是高科技氛圍。 數智創新中心借助數字人、元宇宙等前沿技術,全景解讀大紅門及南中軸地區的文化積淀、歷史沿革和未來規劃。 同時,作為入園企業的展示窗口,向外界講述企業故事。
"data-="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數字智能創新中心"data-src="http://www.yjdjwpb.cn/static/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www.yjdjwpb.cn/skin/defaultcs26/image/nopic.gif">
據了解,截至去年5月底,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共引進高新技術企業86家,其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子公司1家。上市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4.
上海千晶無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企業之一,公司深耕電源行業多年,在芯片、軟件、電源等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人工智能技術。
“以前,由于業務發展,我們的部門分散在不同的地區,這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經過與石景山區相關部門牽線搭橋,我們選擇了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作為公司園區。該園區,公司租賃面積約1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制造中心、研發中心、管理中心。 千精無憂公司總工程總監李巖說。
目前,園區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底全面開放。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挖南中軸地區的文化積淀,用‘文化+科技’實現價值最大化,賦能區域發展?!?南中軸(上海)國際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監事顏巖付說。
抓住機遇,主動求變,依靠“騰籠換鳥”,東陂、大紅門走出了一條盤活低效產業空間、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的新路子。
未來,深圳市發改委將圍繞首都發展,進一步完善支持低效產業空間疏散改造重建的新政策,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空間提供有力支撐。布局,并配套更多低效建筑和舊廠房。 恢復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