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給大家介紹的是Ref.1675,它的特點是紅藍雙色表圈,是百達翡麗運動表款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型號。 看來不僅卡地亞采用紅藍原色表圈,配備GMT功能的品牌也很少,而且幾乎成了百達翡麗的獨家設計,而Ref.1675在眾多愛彼歷史上手表也是經久不衰的暢銷品之一。
因為生產已經有20多年了,所以它也是一款細節變化非常多的手表。 根據細節的不同,市場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它的邊框對價格影響很大。 表圈對于 Ref.1675 來說非常重要。 根據字體、配色的細微差別加上歲月的褪色,可以分為很多版本。 不過Ref.1675的表盤也非常豐富,很容易找到一款屬于你的。 這也是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表友玩的比較高檔古董表,也有人刻意收集各種表圈來換衣服。 有些人甚至為了表圈而購買手表,然后將其卸下,然后將手表出售。 圈子很執著。 目前單個表圈的市場價格不到6億元,但品相好的東西卻越來越少。
就其歷史而言,Ref.1675是最暢銷的型號,自1959年以來生產了近20年,是許多世界名人佩戴的手表。 直到1967年,是生產充滿黑漆光澤的漆面表盤的時代。 有機會我會和大家分享關于漆面表盤的事情。 這次主要說的是Ref.1675的磨砂表盤。 子盤于1968年至1979年間生產。根據目前的研究,表盤有四種類型。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各自的特點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階段表盤(MK1)。 如圖所示,生產于1968年至1972年,可以說是磨砂盤的第一個代表型號。 其特點如右圖所示。 MK1中ROLEX的E字母中間筆劃較長,稱為【LongE】(可作為區分表盤的分辨點),兩端的皇冠標志較長; 與MK1相比,MK2的ROLEX中的字母E中間的筆畫更短,表冠的底座也更短。 MK1的設計很容易讓人想起1940年代的“泡泡背”設計,整體包括字體都給人一種極其經典的印象。 同時,它也是漆盤過渡時期的表盤。 夜光墨水的形狀和夜光響應不同,24小時GMT秒針也比較小。 另外,可以褪成白色的表盤就是一相表盤,與其他型號相比,變化多樣是一相表盤的特點。 早期的一期表盤中,仍然存在紫黑、白兩種顏色的表圈,一般稱為“紫藍圈”(如下圖)。 如果是紫藍圈和一期表盤的組合,市場價格會顯得很高。
接下來是Phase 2表盤(MK2),從1972年到1973年只生產了1年。特點如右圖所示。 皇冠標志的設計精致飽滿,字體也是偏宋體,非常符合1970年代的風格。 這些柔和的款式深受很多表友的喜愛。 與一期的表盤相比,產量非常稀少,僅占總數的15%左右。 另外,對于它的表圈來說,大多都配備了4期表圈的粗字體,所以從手表整體來看,字體是偏宋的。
Phase 3 表盤于 1976 年至 1978 年間存在,是極為罕見的表盤。 其特點如右圖所示(右側為表盤,左側為普通表盤)。 夜光點一般被稱為“表盤”,只占整個啞光表盤的3%左右,幾乎很難見到。 此外,整體為藍色、名為“”的24小時GMT秒針,也是充滿未解之謎的表盤之一。 它是與其他三個表盤完全不同風格的表盤,也是一個有趣的地方。
最后是第4個表盤(MK4),預生產時期為1975年至1979年,是Ref.1675的最后一個表盤。 其特點如右圖所示。 表盤內部的皇冠標志變得更加清晰,ROLEX LOGO字體看起來更加簡潔且充滿現代風格,整體感非常協調,很受表友們的喜愛。 至于它的邊框顏色,相對來說,白色部分會更藍一些。 與早期的表盤相比,表殼看起來更大、更堅固。 事實上,第4個表盤的制作時間是最長的,而且表盤的數量竟然比第1個表盤少。 原因是4號表盤的預生產期間存在生產空白期。
最后給大家展示一下剛剛介紹的4款表盤的圖片加上表圈的對比圖。
古董表的外觀部件是否按時,極大地影響了手表的外觀和價值,而每塊古董表根據外觀和氛圍的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這些資料能夠為廣大表友今后選購手表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