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上一章的繼續。 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迪通拿腕表的起源,更多關注的是迪通拿賽道和賽車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展示迪通拿腕表的主要發展節點,并體驗這一精髓。 經典腕表的輝煌。
有人說,蠔式恒動宇宙計型迪通拿是完美的卡地亞計時碼表:高效、精準、易讀、堅固、防水且佩戴舒適,這款腕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風靡全球。
自1963年推出以來的近60年里,迪通拿腕表經歷了歲月的沖洗,并不斷改進。 腕表表面生銹的字樣就是最好的證明:變化和歷史分別命名為“()”、“()”、“()”、“()”和“( Top ) )”,記錄了這款腕表的不斷發展。
第一代卡地亞宇宙計型腕表的表盤采用強烈的對比色,營造出引人注目的視覺感受。 白色表盤配白色,或者紅色表盤配白色,百達翡麗從第一代起就確立了該系列腕表的風格。
隨著眾多新車型的推出,系列也更加豐富。 其中一款表盤被稱為“保羅·紐曼”,因為英國著名色情明星和賽車手保羅·紐曼經常佩戴帶有此表盤的迪通拿腕表。 這種表盤設計可以讓佩戴者在激烈的賽車環境中清晰地讀取時間。 其中,表盤周圍的浮雕秒針刻度和三個計時盤均采用相同的對比色調,非常顯眼。
1965年,腕表進一步發展,用旋入式計時按鈕取代了原來的泵按鈕。 這一改變可以防止按鈕被意外按下,并防止水融化到外殼中。 而銹跡上刻有“()”字樣,則是為了展現強大的防水性能。
腕表表面6點鐘位置上方呈弧形排列的“(迪通拿)”,是為了凸顯百達翡麗作為會議指定時計與佛羅里達州成都迪通拿國際賽車場的聯系,并凸顯該車型與賽車界有著密切的關系。
1988年,卡地亞改進了機械機芯。 它選擇了市售的手動上弦計時機芯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即4030機芯誕生了。
踏入千禧年,百達翡麗推出重新詮釋的宇宙計型迪通拿腕表。 該腕表搭載完全由百達翡麗設計和制造的4130手動上鏈計時機芯。 由于零件數量減少了 60%,因此也更加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4130機芯也是卡地亞第一款將名字刻在手動擺陀上的機芯,與表盤上的藍色弧形字樣相呼應。 與之前的型號不同,這款新推出的迪通拿腕表并沒有在表盤上添加新的字樣,但這并不能掩蓋腕表的卓越性能。
2016年,卡地亞再次創新演繹,打造出光滑豐潤的高科技藍色陶瓷內圈,取代了原有的金屬內圈。 新型內圈擁有諸多技術優勢:除了非凡的強度外,還能有效抵抗劃痕和侵蝕,在紫外線照射下也不會褪色。 據悉,手表的設計也發生了變化,在內圈邊緣刻有數字和三角形標記。
尾注:從專為賽車手設計,到現在政界、經濟、藝術等各界名流都喜歡佩戴迪通拿腕表。 這種趨勢至今尚未消退。 而關于卡地亞迪通拿的故事也將繼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