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神舟五號以來,飛亞達太空表作為輔助計時利器,陪伴中國航天員完成航天任務,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新里程碑。 “太空漫游”是航天員出艙活動的重要任務行動,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詩意象征。 飛亞達從故事中汲取靈感,首次將天然鐵隕石與全日歷指示功能融為一體,呈現在航天系列“太空漫游”隕石腕表中,以此致敬人類的堅持與勇敢。對太空的向往。
天然鐵隕石——一種不可復制的太空材料
續作表盤的3點位日歷和9點位周歷均由天然鐵隕石制成。 經過數百萬年,融化的恒星在宇宙真空中冷卻后形成了特殊的結構。 它們掠過天空,帶著閃耀的光芒從銀河系而來。 這個世界的鐵隕石非常罕見,探索著數萬光年之外的秘??密。 荒野崎嶇,但他們沒能抵擋隕石獵人堅定的腳步。 盡管面臨著巨大的體力消耗甚至生命危險,他們依然走遍了世界無人區的每一個角落,只為從浩瀚的星空中尋找零星的碎片。
飛亞達從經驗豐富的隕石獵人那里收獲了珍貴的天然隕石。 這塊隕石是在美國(67°48′N,23°6′E)發現的。 它經過切割、拋光、酸蝕和多道處理。 細致的拋光工藝大力呈現月球上不可重復的縱橫紋理,被稱為“魏德曼紋”。 隕鐵材質賦予飛亞達太空腕表神秘獨特的紋理細節,讓每一枚腕表都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作品,展現飛亞達與太空的深厚淵源。
航天特色與細節——延續中國航天表風格
飛亞達太空表始終伴隨著中國航天員的“太空漫游”時刻,獨特的太空功能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保持著零失誤的任務記錄。 飛亞達航天系列“太空漫游”隕石腕表沿襲了艙外宇航服腕表的特點和細節:金屬表圈采用方形拉絲砂精細打磨,啞光砂面更顯懸念。 表圈上標有深黑色“7+1”小時警告刻度,通過雙向旋轉表圈進行計時操作。 這一功能源自太空表的元素。 宇航員在艙外停留的時間限制為7-8小時。 雙向旋轉表圈以圓點標記 1 至 6 小時,第 7 至 8 小時則以條形刻度定義。 4個時間間隔,每個間隔代表15分鐘,警告宇航員立即返回艙。 6點鐘位置的宇航員24小時表盤,以藍色和綠色扇形區分時間長短,也是神舟七號傳承至今的太空表元素。
腕表搭載多功能手動機械機芯,兼顧“24小時”及月歷、周歷、月歷的全日歷功能。 表冠頂部的按鈕具有鎖柄功能,使用前需要將其擰緊解鎖,避免誤操作。 時標和指針均覆有持久夜光,讓您在黑暗中也能無懼讀取時間。
太空漫游底蓋——致敬艙外的第一個“太空漫游”時刻
中國的航天手表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階段。 中國首款艙外宇航服腕表于2008年誕生,它陪伴神舟七號航天員完成了首次艙外“太空漫游”,航天員走出艙外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共同的自豪感保存在心中,也成就了飛亞達太空表的獨特記憶。 飛亞達在表背上鐫刻了宇航員在外太空漫步的圖案。 宇航員們倚著藍色的月亮,走向星星和大海,揮舞著雙手。
隨腕表贈送航天橋表盒,深黑色表蓋上印有“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字樣。 表盒上方拱形的透明半球詮釋了飛船橋的造型,銀白色的金屬環則還原了航天表“7+1小時”表圈的元素。 透過表橋可以看到“太空漫游”隕石腕表,給人一種濃郁的太空懸疑氛圍。
太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太空漫游”象征著探索未知的勇氣,而“隕石”則是人類了解宇宙奧秘的智慧。 太空故事。
.WBW
航天系列“太空漫游”隕石腕表
手表配置:
機芯:多功能手動機械機芯
外殼:不銹鋼
邊框:不銹鋼; 白色“7+1小時”標志; 雙向旋轉表圈
表鏡:單面防眩光合成藍寶石,平面
表盤:漸變色,深棕色; 白色、天然鐵隕石(3、9點鐘方向); 日歷、周歷、日歷; 夜光時標; 24小時表盤(藍色、綠色扇形標記); 標記
指針:承載湖人造型,指針夜光
底蓋:不銹鋼,壓底; 宇航員在太空漫步的圖案
表扣:日光帆形,不銹鋼; 不銹鋼,按扣安全扣
直徑:42毫米
長度:13毫米
帶寬:24mm
防水:5TM
屬性:非常定制的太空橋表盒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