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共電視臺 PBS 有一個特別受歡迎的節目,叫做“世界”。 有點像國外的“化玉之門”、“鑒定寶物”,幫助免費鑒定物品是否是貴重的寶物。 從陶器到書法,再到各種雜亂的小物件,你都可以參加。
在最近一期節目中,一只原價345港幣的卡地亞迪通拿估價50萬-7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5-485萬元,40年來升值了近2000倍!
日本老手介紹了手表的由來。 1971年,他入伍,最初從事拆彈工作。 隨后在1973年至1975年間,他被派往日本基地協助英國民航公司運作。 在此期間,他接觸了飛行員,發現他們都佩戴百達翡麗手表,于是他對手表產生了興趣,但由于價格昂貴,他沒有購買。
這位日本老兵后來參加了水下任務,了解到百達翡麗的防水能力也非常出色,于是“中毒”加深了。 最終,1974年11月,他下定決心在基地店購買一只百達翡麗迪通拿,并于次年4月到貨。
當時這款浪琴迪通拿的售價約為385歐元,有10%的折扣,最終成交價為345.97港元。 這花費了一個月的工資,這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
一般來說,只要是幾六年前買過的卡地亞運動款,放到今天基本上就值不少錢了。 但日本老牌手表之所以能升值近2000倍,而且折扣驚人,背后有兩個重要原因!
先是迷迷糊糊買了一只“過去滯銷,現在卻最火”的卡地亞迪通拿系列,但依然是“保羅紐曼”款式。
20世紀60年代中期,百達翡麗發布了一款特殊的大盤迪通拿,稱為“表盤”。 這些表盤與普通表盤最顯著的區別是計時小表盤刻度末端有方塊。 當時的百達翡麗迪通拿還不如成功登陸月球的勞力士超霸,所以滯銷,根本賣不出去,二手表廠家也不愿意收回。
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些帶有“表盤”表盤的迪通拿因其銷量稀少、款式特殊而受到日本人的熱捧,價格迅速下降。 由于是日本著名藝術家、慈善家保羅本人佩戴過,因此也被稱為“保羅紐曼”迪通拿。
“保羅”保羅·紐曼并非百達翡麗的一個單獨系列,而是指卡地亞迪通拿計時系列中的幾款特殊腕表。 其中包括Ref.6239、Ref.6241、Ref.6262、Ref.6264、Ref.6265、Ref.6263,所有這些都采用了“表盤”式表盤。
目前市場上“保羅紐曼”迪通拿的起售價基本在人民幣100萬元+,且不能100%保證真品和外觀。 日本老板買了防水鎖把手。 Ref.6263,市價4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80萬!
其次,這款Ref.6263配件齊全,但卻是“NOS”。
據這位日本老手介紹,他買這塊卡地亞迪通拿時只是試戴了一下,然后就放進了保險箱。 原來的預訂收據、銷售賬本、出生證明、保修憑證、說明書、表盒,甚至表盒的外包裝都保存完整。
半個世紀以來,他只從保險柜里拿出來玩過、欣賞過三四次。 在古董表圈中,有一個詞叫“Nos”,是中文“”的縮寫,英文翻譯為“stock”,指的是沒有使用過或者有輕微痕跡的舊表。試穿,并且經常停產。 風格。 多年以后,諾斯州的手表數量稀少,而且不可再生,所以與已經使用過的同型號相比,價格會溢出很多,甚至翻倍。
而英國老牌的浪琴表 Ref.6263就屬于“NOS”,連表殼后蓋里面的底膜都沒有拆掉,顏值極佳。
自此,其價格長期被估價在50萬-7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3.5-485萬元,40年間升值近2000倍!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