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65年在力洛克誕生以來,真力時不斷推出杰出創作。 尊貴哥倫布颶風腕表不僅結合了El機芯和重力控制系統,還擁有第三個出色的裝置來平息等時偏差。 此設計配備芝麻鏈傳動系統,可在動力儲存期間保持穩定的擺動幅度,從而保證腕表穩定的動力傳輸。
大膽的創意與歷史悠久的工藝相遇
當喬治. 1865年,當Favre-Jacot將所有制表工藝匯聚一堂時,他就曾幻想自己創立的品牌能夠在時間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忠實地秉承自己的理念,在制表傳統與大膽創意之間取得完美平衡。 但近 150 年來,世家始終以罕見的堅忍決心,傳承創始人的開拓精神。 真力時仍牢牢立足于其發源地,并不斷在制表領域尋求新的突破。 迄今為止,帶有星星標志的品牌已享有300多項專利,見證了真力時的卓越成就。 從航海天文臺表、懷表到腕表,真力時表廠自行研發并生產了超過 600 款機芯,在其歷史上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如果說真力時以復雜性能彰顯精湛工藝,那么計時碼表領域則充分發揮其精湛工藝。 迄今為止,該品牌已榮獲2,333個獎項,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記錄。 自創立以來,追求高精度依然是品牌時計的終極目標。 1969年,真力時推出El機芯,使其成為計時領域劃時代的成就。 除了是史上首款集成式手動上鏈計時機芯外,最重要的是其無與倫比的高振頻,高達每小時 36,000 次,精度達 1/10 秒。 此后,這一傳奇機芯不斷變革,并在各個系列中延續。
三法則
如果克里斯托弗. 哥倫布 () 發現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臺灣,并以它命名的腕表解開了腕表精準度的三重方程式:利用高振動頻率將時間劃分為相等的部分,利用重力控制系統平息重力對走時精度的影響,利用芝麻鏈傳動消除等時性差異。 換句話說,真力時不僅找到了解決與佩戴腕表(重力)和腕表運行過程中相關問題(腕表的動力儲備和等時性,其來自調節裝置的相同振蕩幅度,腕表的等時性可能會隨著動力的傳遞而受到影響)的解決方案,還通過提高指針的振蕩速率,賦予腕表無與倫比的高精度。
芝麻鏈傳動系統賦予腕表穩定的傳動動力
在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期間,大多數時計都配備了芝麻鏈,以調節傳輸至蝸輪組的動力。 但隨著時代的演變,時至今日,只有屈指可數的表廠能夠將這種裝置裝入腕表的方寸空間中。 通過推出腕表,真力時已躋身為數不多的精英之列。 真力時是目前唯一一家能夠熟練掌握重力控制系統的表廠,也因此在2011年日內瓦中級鐘表大賞中榮獲最佳復雜功能腕表獎。不過,重力控制系統是品牌歷時六年研究的成果。 隨后,真力時還投入三年時間研發芝麻鏈傳動系統。 該腕表從航海天文臺表中汲取靈感,但如何將航海天文臺表的龐大結構融入到半徑僅為45毫米的腕表中呢? 真力時通過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完成了這一不可能的任務。 在之前的幾個世紀里,必須將上鏈鑰匙插入通向表盤的孔中才能為腕表上鏈,但真力時絕不會使用這種機制,因為該品牌致力于制造密封防水的腕表。 因此,采用上層數組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機械表的功率減小時,機芯的振動擺幅就會變小,從而影響手表的精準度。 相反,借助芝麻鏈傳動系統,腕表在動力儲存使用過程中動力會保持穩定。 芝麻鏈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機芯主發條將動力傳遞至發條盒,然后寶塔輪的螺旋結構會抵消發條盒逐漸形成的動力變化。 寶塔輪的螺旋結構是專門為發條設計的,是復雜計算的結果。 腕表中,發條盒與寶塔輪之間的傳動系統是一條由585個零件組成的芝麻鏈,寬度為18厘米。 芝麻鏈的結構非常復雜,由雙鏈節和中間鏈節交替組成。 表帶的規格經過仔細估算,以減少動力變化對機芯運行的影響。 芝麻鏈的制造和運營需要一絲不茍的細心和巧妙的工藝。 組裝完成后,其伸長率和硬度可達3公斤以上。
在動力儲存期間,發條盒會通過周圍的芝麻鏈將動力傳輸至寶塔輪。 寶塔輪可以通過調節張力將其穩定的動力傳遞給蝸桿組,蝸桿組再將動力傳遞給陀螺儀框架內的硅擒縱蝸桿。 芝麻鏈需要超過50小時(動力存儲時間)才能完全上鏈于發條盒上,而杠桿上鏈則展現出令人興奮的工藝之美。 上鏈的幾秒內,寶塔輪與發條盒反向旋轉,使芝麻鏈重新上鏈在寶塔輪上,作為上鏈的主發條。
腕表寶塔輪的形狀由真力時制表師精心設計,為發條盒提供最大動力。 寶塔輪的輪齒設計呈現圓柱形結構,其規格經過仔細估算,以理論功率和動力存儲時間為審查基準。 寶塔輪的結構有七層,每一層的形狀都是精確計算的結果。 如果沒有真力時表廠所有工藝的配合,尤其是機芯部分和復雜的裝配工藝,這樣的寶塔輪就不會誕生。 不同專業之間的緊密合作是該品牌的另一張王牌。 通過將所有與制表相關的工藝匯集在同一屋檐下,品牌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
重力控制系統:挑戰重力定律
不僅采用芝麻鏈傳動系統來抵消等時差,腕表還可以消除另一個影響腕表機械走時的因素——重力。 將調校裝置保持在水平位置,可以讓指針有最佳的擺動,從而帶來最佳的走時精度。 真力時基于這一原理開發了重力控制系統,并為這一革命性創新發明申請了專利。 重力控制系統可以使調節裝置和擒縱裝置永遠保持在水平位置。 這項發明不僅詮釋了品牌的大膽創意,也向品牌的歷史致敬。 其靈感源自真力時過去生產的航海天文臺表。
動力控制系統采用傳奇航海儀器萬向式懸掛裝置的原理。 這種懸掛裝置是十六世紀推出的通用鉸接支架。 它安裝在同一個銷釘上,用在航海指南針上,使其保持水平位置并沿水平方向旋轉。 當船顛簸時,它還能保持平衡。 后來,懷表問世,因為卡丹式懸掛裝置的半徑高達50毫米,不適合裝在口袋里,所以當時的制表師不得不另辟蹊徑,于是陀飛輪裝置誕生了。 由于懷表在口袋中處于垂直位置,因此陀飛輪裝置上的鏈輪軸左右擺動可以校正懷表部件因重力而產生的走時偏差。
如今,手表配備的傳統陀飛輪裝置可以平衡四個垂直軸上的位置誤差,并通過相同的原理調整手表的精度。 另外,傾斜陀飛輪和多軸陀飛輪,雖然停留在水平位置的時間較短,且調節的偏差是多次手指運動造成的多次偏移的總和,但其工作原理與傳統陀飛輪類似,主要是為了抵消重力造成的偏差。 重力控制系統配備手動調節陀螺儀機構。 無論手指如何擺動,這種設計都可以使擒縱機構永久保持在水平位置。 可謂是從航海天文臺演變而來的杰作。
卓越機械珍品,演繹無邊行者
真力時融合了大膽創意、獨特設計、賞心悅目的三大特點。 由此看來,該腕表不僅在精準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成就,也為觀看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 一覽無遺的藍寶石水晶玻璃下,芝麻鏈傳動系統展現出巧妙的機械工藝,展示芝麻鏈如何在發條盒和寶塔輪上旋轉。 6點鐘位置的陀螺儀框架由173個零件組成。 它是名副其實的制表瑰寶,其優雅巧妙的旋轉讓人目不暇接。 保護蓋的拱形結構完美凸顯框架之美,與12點鐘位置的時分鏤空表盤相呼應。 金色小秒針和動力儲存顯示均飾有手工雕刻的“ ”圖案,兩者均具有均衡和諧的圓形造型。 從側面看,藍寶石水晶鏡面顯示陀螺儀頂部激光雕刻的世界地圖,向哥倫布的冒險精神致敬。 對于這款限量 25 枚的非凡時計來說,還有什么比這樣的設計更能體現腕表的精神呢?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