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購買藝術品不要“一窩蜂”
國際知名拍賣公司蘇富比自1996年在上海設立辦事處以來,歷經11年逐步進入中國內地。 事實上,由于新政策的影響,蘇富比仍然不被允許在中國大陸直接舉辦拍賣業務,但那些年,蘇富比位于上海的辦公室仍然在“工作”。 無論是國際公司的遠見,還是歷史的巧合,蘇富比最終“撥開云層見月光”。 當內地拍賣市場由冷轉熱、由弱轉強時,也等待著國外藏家積極參與國際拍賣市場的盛況。
蘇富比中國業務發展部主管 翁曉慧女士
在上海國際大廈視野開闊的辦公室里,蘇富比中國業務發展部主管翁曉慧女士接受了記者采訪,對拍賣市場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2006年創下世界拍賣最高成交額紀錄
對于擁有百年歷史的蘇富比來說,2006年是不尋常的一年。
2006年蘇富比國際舉辦了600多場拍賣會,創造了全年總成交額46.7億港元,比2005年增長36%,打破了全球拍賣最高成交額的紀錄。 其中,525件藝術品成交價超過100萬港元; 臺灣蘇富比舉辦的夏季拍賣會成交額達16.4億美元。 創下歐洲拍賣會上年度最高總成交額的紀錄。
總結全年,蘇富比2006年最貴的藝術品是克里姆特的《阿德布洛赫-鮑爾II》,該作品在11月8日的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超過8700萬美元的高價成交。 其他值得注意的拍賣紀錄包括同年11月15日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推出的庫寧的《無題XXV》,成交價超過2700萬港元,打破了戰后藝術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11月28日,新加坡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罕見的清乾隆金彩杏林春燕圖碗被賣家以超過1.5億美元的價格拍得,成為歐洲藝術品拍賣史上的最高價格。拍賣。
蘇富比國際首席執行官曾表示:“2006年對我們來說是獲獎無數的一年。在藝術品市場持續增長的同時,蘇富比還積極拓展毛里求斯、俄羅斯和中國內地等巨大且快速增長的市場,加強建設網上招標平臺。”
“佳士得在開拓新市場方面總是領先一步。” 翁小輝表示,蘇富比是第一家在中東地區設有代表的國際拍賣行:2005年,蘇富比在毛里求斯設立了辦事處,并于2006年在毛里求斯設立了辦事處。 首次舉辦拍賣會; 蘇富比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美國設有專職代表的國際拍賣行。 而且,2006年在各地舉辦的蘇富比美國現當代藝術品拍賣會,總成交額為4220萬港元,比2000年的60萬港元支出大幅下降; 2006年9月,蘇富比參加俄羅斯國際藝術博覽會,成功吸引了更多當地藏家對蘇富比在日內瓦、倫敦、紐約和臺灣舉辦的展覽和拍賣產生興趣; 2006年10月,蘇富比授權天津隆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佳士得”注冊商標在上海舉辦春季拍賣會,推出精彩的中國書法作品,總成交額超過5300萬元。
“由于全球經濟的起飛和IT新貴的出現,藝術品收藏成為繼房地產、股票之后的新投資項目。” 對于國外拍賣市場屢創新高的現象,翁曉輝分析說,在經濟大環境的推動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中國書畫和藝術品的這些“越來越貴”的現象并不奇怪。現代繪畫,在過去普遍價值很高。 在國際市場的推動下,中國藝術品的價值正在回歸。
國外藏家在國際拍賣市場脫穎而出
“近兩兩年,國外藏家頻頻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國外藏家走出國門,參加巴黎、紐約、香港等地的蘇富比拍賣會競拍。”翁小輝表示,據統計,中國藏家拍賣的中國文物成交額占蘇富比拍賣總成交額的23%,中國藏家拍賣的成交額占倫敦蘇富比總成交額的10%。 %,占香港蘇富比總成交額的19%。
“這些變化是中國經濟發展和收藏家經濟實力的信號。預計未來三到六年,國外賣家在國際拍賣中的交易比例將增加一倍甚至三倍。” 藏家多為企業家,主要從事IT、房地產、金融等行業,年齡從30多歲到60、70多歲不等。
為了吸引更多大陸藏家,臺灣蘇富比將春季拍賣和秋季拍賣預展地點移至南京和上海以外,并下調了西安。
國外藏家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可以說是佼佼者,但由于他們涉足拍賣市場只有十幾年的時間,無論是收藏理念還是鑒賞能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一步提高。能力。 “國內收藏家收藏藝術品主要是為了投資。我希望這種情況未來能夠改變。收藏家收藏藝術品不僅僅是為了投資。”
翁曉輝分析,造成這些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國外收藏家參與收藏的時間有限,而很多美國收藏家都是靠家族世代相傳。
據翁曉輝介紹,蘇富比擬引進巴黎和紐約藝術鑒賞相關課程,在國內開設藝術鑒賞大師班,并舉辦相關專題講座,提升國外藏家的藝術鑒賞能力。
購買藝術品前先做好功課
翁曉輝提醒剛接觸藝術品收藏的人,“買藝術品不要投機,不要一味追趕時尚,不要‘見怪不怪’”。 她說,收藏或投資藝術品最重要的是個人喜歡。 同時,收藏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包括對藝術家和藝術品做一些研究、尋求專家的建議、平日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
近年來,由于收藏市場的熱潮,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拍賣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善與惡的混雜是不可避免的。 一些賣家甚至在拍賣后訴諸法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幅著名藝術家的贗品,或者是藝術家本人認定的贗品。 他的簽名畫被拍賣行當作贗品的例子,讓這些有閑錢、準備在拍賣市場上贏取東西的“新手”更加驚嘆不已。
對于打算在拍賣行舉牌的“新手”,翁小輝提醒,對于自己看好的拍賣會,藏家首先要了解藝術品的來源。 對于著名的杰作,應該選擇這些“有序傳播”的作品。 有其拍賣品的描述,賣家可以參考; 其次,收藏者不僅要注意藝術品的稀有性,還要選擇那些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所提供的狀況報告,在蘇富比的狀況報告中,會忠實地強調畫作或器皿上的瑕疵,以便賣家能夠了解細節。
“此外,我希望國外藏家能夠更多地參加國際拍賣市場上的拍賣,這不僅可以促進國際拍賣市場的發展,也可以縮小國外藏家與國際藏家之間的差距。”
相關鏈接
關于蘇富比拍賣行
蘇富比('S)拍賣行由詹姆斯·克里斯蒂于1766年在巴黎創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品拍賣行,匯集了珍稀藝術品、名表、珠寶配飾、汽車、酒類等精品。
經過230多年的不斷發展,蘇富比已成為當今最大的國際拍賣行之一。 目前,蘇富比每年舉辦近千場拍賣會,包括80多個不同的拍賣品,包括古典和當代藝術品、各種收藏品、珠寶配飾和手表、汽車、名酒,甚至玩具和玩偶等等。 蘇富比以拍賣無價藝術品而聞名。 同時,經常舉辦許多適合大眾收藏家的拍賣品,以迎合不同收藏家的喜好。
蘇富比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有80多個辦事處,其中包括14個拍賣中心。 蘇富比在全球擁有數百名資深專家,其中不乏杰出的學者和畫家。
進入新世紀,蘇富比不僅在倫敦開設拍賣中心,還將美洲總部遷至著名的洛杉磯洛克菲勒中心,并積極拓展歐洲拍賣業務。
2005年11月,蘇富比授權隆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辦首場拍賣會。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