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癥,對于多動癥孩子而言,他們很難形成良好的規則感,有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沖動等表現。面對孩子的多動癥,家長們除了帶孩子們到正規機構如歌美嘉接受干預外,也要配合做家庭干預訓練,接下來給大家介紹6個家庭干預訓練方法。
能兩步一級上樓梯
適宜:1~2歲
目標:訓練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獨立行走的能力。
玩法:孩子能踏出右腳上一級樓梯,然后把左腳踏在同一梯級。孩子大點后,可讓其獨自上下樓梯。
操作要點:家長可先示范踏樓梯,雙手扶著孩子進行,等孩子熟悉后,可讓其扶著樓梯扶手自己訓練。
訓練協助:開始時,家長可站在上一級樓梯上,伸出雙手協助孩子并同時給予口頭指令“上”;如果孩子不配合,可把孩子喜歡吃的食物放在樓梯上,當孩子踏上后給予獎勵。不論孩子如何哭鬧,要堅持讓孩子配合才能給予獎勵。
坐大籠球
適宜:2~3歲
目標: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增強重力控制感,刺激前庭機能,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有幫助。
玩法:協助孩子坐在大籠球上,鼓勵孩子用臀部肌肉力量做上下躍動。一開始扶著孩子,當孩子掌握技巧后,家長可以放手。
操作要點:要保持大籠球的穩定。訓練協助:孩子在做前后、左右搖晃時,家長可以用手握住孩子雙手,以協助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
走直線
適宜:1.5~3歲
目標:訓練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提高注意力。
玩法:把孩子放在客廳一個固定的位置,媽媽坐在孩子對面并拍手,讓孩子朝媽媽方向走去。開始時讓孩子隨意走,熟練后讓孩子沿著直線走,邊走邊把兩手平舉或雙手托球沿直線走。
操作要點:注意清理客廳的地板,以防障礙物或硬物傷到孩子。
訓練協助:只有在孩子熟練掌握技能后,才嘗試讓其持球行走,也可以嘗試讓孩子閉起眼睛走。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要跟在其身后,給予身體指導。
隨意的肢體動作
適宜:3~4歲
目標: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
玩夫等。一開始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逐漸過渡到較為復雜的動作,如彈跳、跳躍等動作。
操作要點:在孩子前后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后鼓勵其爬起并繼續練。觀察孩子的動作是否協調。
訓練協助:家長站在孩子旁邊,在孩子失去平衡快要跌倒時,及時給予扶持。
走獨木橋
適宜:4~5歲
目標: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玩法:訓練孩子在寬20厘米、長5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如果家里沒有平衡木,也可以在高0.3米左右的木板上練行走,注意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剛開始時可以慢慢走,熟練后再讓孩子跑過去。
操作要點:1.逐漸加大難度,如只走半程、走完全程,單手持物走、雙手持物走等。2.讓孩子在沒有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過規定尺寸的平衡木。
訓練協助:1.開始時家長需要反復做示范,并跟在孩子身后,給予身體協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2.家長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走不穩時可拉著家長的一只手。3.只在需要時,家長才給予孩子扶持。
歌美嘉表示多動癥兒童的干預是一個長期且緩慢的過程,家長們應該對多動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耐心,配合專業干預方法及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的更好更快的擺脫多動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