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報道,隨著新年的臨近,很多人都盼著回去或者已經踏上了回程。 一些人選擇利用國慶假期去旅游。 過年期間出境旅游十分火爆。 而且,本該歡樂的節日之旅,著實讓部分消費者受阻。 因為他們連旅行的第一步都沒有邁出。
日前,有消費者通過網絡申請了旅游團,然后在網上支付了團費。 然而,付款成功后,卻被告知無法成行,而且錢也不能立即退還。 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線旅游消費存在哪些陷阱?
江先生在一家大型旅行社的網站上看到了日本濟州島新年特價四日游。 原價3980,網上支付可以省700多。江先生二話不說就給自己和媽媽報名了,付了錢。 而就在她剛剛收到付款確認郵件的時候,客服的電話突然打來,告訴她,她申請的考試組無法完成:
蔣先生:那種錢剛過去,手機郵件也下來了,頁面也顯示成功了。 他告訴我我們現在組不了,你們只有三個人報考了,所以不能組這個組,他說這個組需要10個人才能組。
但江女士在網站上看到已經有18人報名了,為什么客服說只有3人報名呢? 旅行社給出的解釋是,網站上的數據不準確,無法統計,僅以旅行社所說為準。
旅行社客服:內網上的都不準確,只是搶利潤,系統有缺陷,更新不及時。
讓蔣先生感到非常不理解的是,既然網上的數據不準確,為何在付款前不提醒消費者,而且還要等到消費者付款后才說不能組團。 ?
姜先生:你為什么不能在付錢之前告訴??我,我可以等一會兒再付,或者你人那么多,如果你湊夠了人,你問我也不晚支付。
至于什么時候退錢,旅行社回復稱需要20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三天,大約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小王曾長期在一家旅行社工作。 她告訴記者,在網站上玩數字游戲是旅游業的潛規則,目的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快速下單:
小王:需要宣傳,吸引顧客,就這樣。 這些現象在海外線路中都存在,并且在美國線路中更為明顯。 他說有多少人報名這個群,有時候不是這樣的,希望能吸引大家報名這個群。
由此看來,旅行社玩數字游戲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旅行社會用什么手段讓“數字游戲”顯得漂亮? 而消費者在交易中只能是“羔羊”嗎?
旅行社的數字游戲總有三天被曝光,出來后他們會做什么? 很多旅行社在報名人數不夠的情況下會與其他旅行社一起組團:
小王:他們連在一起排成一條線,一起戰斗,一起組成一個團體。
中國人民大學院長王其言常年從事旅游研究,他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參團后,旅行社提出讓消費者減少景點、改變行程,甚至天數。 這個時候,他們往往已經在路上了,消費者有一種感覺,天天不該叫地不靈。 王其彥給消費者建議并投訴:
王其彥:相當于被投訴了,不過這個還是旅行社內部的。 我還沒有向工商部門投訴過。 他們還怕我在網上投訴。
有時旅行社只是賭消費者是否有議價能力。 因此,消費者需要堅守底線,保留證據,必要時向工商等旅游監管部門投訴。 旅行社還是很重視的。 蔣先生選擇投訴三天后,終于接到旅行社的電話,希望親自協商。 一見面,旅行社就推卸了責任:
旅行社:您之前的濟州島之旅已經結束,算是一種退出。 作為嚴格的協議,我們不必承擔任何違約損失。
通過造假的方式玩數字游戲,讓消費者付費,卻以人數不夠為由取消行程。 除未及時退票外,取消的行程不承擔任何責任。 如此強大的邏輯合理嗎? 知名律師岳成卻不這么認為,他認為這種行為屬于詐騙:
岳成:(說是)舉報了十八個人,沒有舉報一個。 這是純粹的刑事詐騙行為。
經雙方協商,旅行社最終同意立即退票,并另支付500元賠償金。 經歷了這些麻煩,蔣先生的節日之旅似乎化為泡影。記者咨詢旅行社了解到,歐美游護照比較復雜,現在肯定為時已晚。 不需要護照或者護照比較簡單的泰國海島游已經沒有名額了,只剩下高端的斯里蘭卡游了。
旅行社:沒有別的說法了。 斯里蘭卡可以考慮。 島嶼旅游是免簽證的。
專家提醒,選擇旅游團時,一定要多留意價格太實惠的團。 以廣東海島游為例,價格從兩三千到一兩萬不等。 假期期間,光從上海到廣東島的機票就要兩三千,剩下的行程就可想而知了。 羊頭上掉絨,最終浪費時間、浪費金錢,還造成全身不適,得不償失。 (記者季蘇平)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