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千戶統軍印右:戰國肖形銅印
記得近五年來,瓷器在藝術品拍賣市場掀起了一股風潮,創造了一系列天價“神話”。 雖然近期氣溫有所降溫,但其設定的價格模式早已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可。 而去年的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瓷器專場中,減少了銅印專場,這無疑對銅印的價值進行了重新定位。 尤其是本次拍賣,一枚千戶統軍印章起拍價為8億元(人民幣,下同),成交價達到31.36億元。
郵票所用的材料最初主要是銅、金等金屬材料,這與當時的郵票大多是鑄造和冶煉的。 秦朝以后,對印章、綬帶有了明確的規定,這是區分爵位的標準。 排名順序是:玉石最貴,通常為太上皇專用,其次是金,最后是銀。 通常,節度使只能使用銅印,私人印刷材料沒有那么講究。 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玉餅和金銀印章的財富已經出現了特別大的漲幅,這對于銅印的價格來說無疑是非常明顯的。
銅印的表面以圓形為主,也可見到少數長方形、正方形的銅印。 印章的形狀多種多樣,有瓦片、兔子、動物、把手、碎片等。 唐代銅印按印文內容可分為軍符印、人名印、休閑印、吉祥字、圖案印、齋室印、收藏印等。 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來看,銅印中的兵符無疑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比如“軍千戶印”,上面刻有“軍千戶印”。印章背面兩側為“軍千戶印”。 “中書縣丞年制,太平二年月日”,元末農民起義軍徐壽輝鑄造。 另一件唐代風車節度使鎏金銅印估價為5萬至8億元,成交價達19.04億元。 封車節度使是官名。 始建于漢武帝,清代廢棄。 這枚銅印無疑是當時歷史的記錄。
與印綬相比,小行印也是銅印的主要品種。 2007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戰國蕭形銅印估價僅為2000元至4000元,成交價達到42560元。 此銅印表面為龍形圖案,印鈕造型活潑歡快,栩栩如生,精美絕倫,實屬罕見。 小行印,又稱畫印、圖印、封蠟印、生肖印,是印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與文字不同,但內容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銅印的財富不斷增加,市場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仿冒作品。 由于銅本身的價格不如金銀,造假成本比較低,拍賣價格也比較高,所以巨大的利潤驅使造假者紛紛出手。 目前,收藏市場上的仿造銅印大多是鑄造廠鑄造的拙劣作品。 按鈕側面的標記文字也是鑄造的,字跡不清楚或似是而非。 為了使贗品更加逼真,造假者往往會人工制作紅玉。 常見的方法是涂上油和蠟,烘烤幾次。 然而,用手剝皮往往可以看到下面的銅。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