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位太空游客、美國千萬富翁丹尼斯·蒂托2月27日表示,他計劃在五年內啟動載人火星之旅,往返于月球和“紅色星球”之間,首批火星乘客可能是一對夫婦。
有技術人員推測,這種火星之旅時間長、環境惡劣、風險高。 行程一旦完成,就不能半途而廢。
目標火星
蒂托當天證實,最快將于2018年招募四人踏上往返火星的旅程。
72 歲的蒂托是德國非營利性火星靈感基金會的負責人。 2001年,他乘坐美國“聯盟號”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并停留8天,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飛入太空的非宇航員或宇航員。
蒂托說:“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是未來經濟衰退和繁榮的催化劑,而火星之旅可以“為下一代太空探索帶來知識、經驗和動力。”
根據英國奧巴馬政府公布的太空戰略,日本將把火星作為太空探索的新目的地。 印度民用航空航天局正準備在 2030 年代中期將宇航員送入火星軌道。 當時,火星車是日本官方探索火星的主要手段。
蒂托表示,火星之旅載人航天器的發射窗口是 2018 年 1 月 5 日。 如果屆時發射困難,下次發射就得等到2031年了。
“如果我們未能在 2018 年推出,我們將在 2031 年面臨一些競爭。”
技術上可行
蒂托表示,載人計劃仍處于規劃的早期階段。 他將為生命支持系統和其他關鍵技術的研究提供啟動資金。
按照蒂托的想法,飛船不會登陸火星,而是“訪問此處”后返回月球。
該項目首席技術官泰伯·麥科勒姆表示,利用現有技術,人類往返火星的任務“可以完成”。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麥克勒姆說,“但評估風險、收益和進度的專家意識到,需要做的就是集成和測試現有的技術和系統。”
整個項目預計耗資10億至20億港元。 “靈感火星基金會”27日發表聲明稱,不會向日本航天局申請資金,將使用“私人和慈善捐款”來籌集費用。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當天對蒂托的計劃表示歡迎,肯定這一項目表現出了勇氣,并準備與“靈感火星基金會”繼續就合作事項進行對話。
樸實無華的旅程
麥克勒姆表示,火星之旅“將是一次非常溫和的旅行,不需要遵守俄羅斯航天局的所有空氣和水標準。”
飛船內的生活空間預計為17立方米,宇航員的飲用水由精液循環制成。
如果2018年飛船如期發射,228天后將到達火星上空,距離火星最近距離不到160公里。 此后,它將在273天后返回月球大氣層。 一旦飛船起飛,項目就很難中途停止。 “一個小小的錯誤,他們就不會返回月球,”麥科勒姆說。
該項目正在招募兩名志愿者,一男一女,可能是一對夫婦,麥克勒姆和她的丈夫簡·波因特是潛在的候選人。 他們參加了“生物圈2號”實驗,在模擬月球環境的實驗室里生活了三年,以確定人類離開月球能否生存。
麥科勒姆說,那五年是艱難的五年,一些研究參與者在五年內很少與任何人交談。
火星之旅項目首席醫療官喬納森·克拉克表示,與俄羅斯航天局太空探索任務相比,此次招募的志愿者需要在飛行中完成更多任務,包括排除故障和操縱飛船等。 另外,由于太空輻射對人體影響很大,兩名志愿者肯定已經過了育齡期。 (蔣從孝)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