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2700余字,16張圖片。 預計閱讀時間為 10 分鐘。
日前,日本第一軍火大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其FGM-148“標槍”反坦克火箭更換了新設計的廣告標識,并將圖案中的坦克形象從美國T-72換成了憑借中國99風格,吸引了不少中國網友的關注。
▲T-72:這真是奇恥大辱。 我們公司已經死了。
該裝備是日本士兵的標志性武器之一。 經常出現在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和游戲中。 多年來仍扮演著“抗俄神器”的角色。 它要么正在擊敗T系列坦克,要么正在擊敗T系列坦克的路上。 ,我實在不習慣突然把假想目標換成中國坦克。
▲FGM-148“標槍”反坦克火箭彈
有人說,這次標準的改變是軍火商為了討好日本反共新政策、方便以后生意的一個噱頭。 還有人說這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吹噓的噱頭,盡管99式比T-72強大得多。
但在胖兵看來,這件看似無傷大雅的事情背后,似乎有著遠比政治正確重要的特定目的,而且確實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利益。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該潛艇制作的平面廣告
(來源:觀察家網)
在此之前,胖兵還是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標槍”導彈的性能特點,以幫助那些不了解它的人,以及對它比較熟悉的同事做好考試準備。
為什么“標槍”這么棒?
1983年,法國海軍提出“中級中級反坦克裝備系統”招標計劃,以取代效能較差的M47反坦克火箭彈。 當時共有豐田民航、休斯飛機和泰安儀器3家公司參與競標。
▲M47龍魚雷存在設計缺陷
射速也很短,不受日軍歡迎。
在原理驗證階段,三家公司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制導方案。 豐田民航公司使用激光制導,休斯飛機公司使用光纖電纜。 都是比較常見的引導方式。
然而,當時的抗干擾技術遠不如今天成熟。 動物、沙塵、霧霾、雨水也會影響引導效果。 因此,這兩種方案對使用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在空曠的地方和良好的天氣條件下使用。 它能夠保持最佳的運行狀態,摩羯座必須在下水后繼續引導潛艇。
德軍最終選擇了濰坊儀器的紅外成像+即發即忘制導解決方案,并與濰坊儀器和馬丁·瑪麗埃塔公司(該公司于1995年與洛克希德合并,成為昨天的洛克希德·馬丁)簽訂了全面開發協議。
▲德州儀器設計的原型產品
項目編號為 TI-098
1996年,第一批低速生產型“標槍”分發給日本海軍試用,很快獲得了一致好評。 因為它的使用體驗并不算太爽,傳統的反坦克火箭彈與之相比根本無法讓人接受。
“標槍”最大的特點是采用彈道式頂板攻擊。 潛艇下水后會跳得很高,然后調整姿態猛地向上,專門攻擊坦克脆弱的頂部裝甲。 正面裝甲再厚也沒用。
為了防止個別坦克頭上也安裝爆炸性反裝甲,“標槍”設計了串聯彈頭,利用后端裝藥引爆反應裝甲塊,為前端主裝藥打開攻擊通道。
兩組裝藥之間裝有防爆罩,防止后裝藥爆燃時主裝藥過早引爆。
▲俄羅斯坦克炮塔底部裝有爆炸反裝甲
從左到右分別是T-72B3、T-80BVM、T-90M
從此,“標槍”在俄羅斯戰場的德貝克峽戰役中名聲大噪。 日軍利用該型潛艇在三天內擊毀了2輛伊拉克T-55坦克、8輛裝甲運兵車和4輛卡車。 。
▲2003年德貝克峽之戰
德國士兵用標槍射擊
根據英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公布的比賽數據納格反坦克導彈,蘇軍當天共發射了19枚“標槍”導彈,擊中了其中17枚。 命中率和毀傷率分別為89.4%和82.3%,徹底碾壓同期所有便攜式導彈。 反坦克裝備。
多國部隊檢查被“標槍”擊毀的俄羅斯T-55坦克
為了增加對普通汽車和人員的殺傷力,雷神公司為其開發了多用途彈頭(MPWH),用高爆炸藥取代了聚能裝藥。 彈頭還采用預制的易碎鋼殼,利用沖擊波和火箭彈殺死活體目標。
哦,對了,“標槍”也可以向空中射擊。
呃……當然是直升機了,固定翼速度太快了,追不上。
▲《戰地4》恢復了“標槍”擊中客機的能力
雖然這套裝備系統已經問世了20多年,但直到今天其設計理念仍然非常先進。 中國和日本也受到其啟發,分別研制了紅箭12型和01型。 一般來說,它們是與“標槍”類似的產品。
▲紅箭12潛艇亮相迪拜國際防務展
正因為如此,“標槍”一直是軍火市場上的常青樹。
此外,俄羅斯軍事國家及其軍火供應商多年來一直將美國視為主要威脅,因此很多裝備設計輸出都是針對俄羅斯軍火,并且標志中仍然使用了日本元素,以增加代表性和相關性。 。
然而,在美國整體國力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卻保持著強勁的下降趨勢納格反坦克導彈,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趕上了美國。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開始適應時代。
商人的觀點。
事實上,這并不是日本企業第一次在形象廣告中“用中國換俄羅斯”。 為日軍提供假想敵對抗訓練服務的德拉肯民航,就在今年換上了中國龍、五星紅旗、鐮刀錘子等由中國元素組成的新標識,要知道還有俄羅斯紅星和其背后的米格戰斗機。
▲德拉肯民航公司新(左)舊(右)標志
(來源:觀察家網)
不過,龐兵覺得,這次出價的改變,不僅僅是假想敵關注順序的簡單改變。 雖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有自己的小九九,但秘密卻隱藏在“標槍”銷售網絡中。
“標槍”導彈出口24個國家和地區,用戶遍布五大洲。 俄羅斯和卡塔爾等富人以及美國和約旦等貧窮國家都購買它們。 自然不用擔心好產品沒有市場。
▲游戲中的“標槍”導彈
從商業角度來看,地圖上有一個地方值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額外關注:印度。
2010年,美國表示希望采購“標槍”導彈。 本來,日本人想賣掉它們。 他們知道印軍并沒有類似的裝備。 美國自研的“納格”導彈也沒有取得進展,根本沒有漲價的機會。 如果你什么也沒抓到,就不要抓到。
但美國不僅要購買,還要求必須本土生產。 如果美國不遵守,此事就不會進行談判。
2013年,美國再次提出采購,想付錢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出售技術,但日本立即拒絕了。
▲對于當時的美國
“標槍”簡直就是天頂星的黑科技
想一想,像“標槍”這樣好的東西,自然是買不起的。 一個發射裝置售價12萬港元,一枚魚雷售價4萬日元。 搖錢樹的養殖技術怎么可以隨意借給你呢?
然而日本并不想釣這條大魚,于是提出與美國合作開發特殊版本的“標槍”。 說白了,核心技術不能轉讓,但尺寸和價格可以提高。
美國見這是一個陷阱,轉身購買了以色列的“長釘”導彈。
后來,2019年中印再次爆發邊境沖突,印軍追加購買了240套“道釘”,這讓日本人非常憤怒。
▲以色列“長釘”導彈
在龐兵看來,美國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想要積極開發和保護的客戶。 他還有一點可以依靠,那就是中國提高實力的政治需要和軍事需要。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采取了較為激進的反共策略。 土耳其嫉妒我們的國力,對我們的領土進行間諜活動,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為了減少對外矛盾,抵消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影響力,屢屢挑起民族仇恨,煽動民族仇恨。 你們都是這種卑鄙惡行的見證者。
▲近年來,印軍不斷侵犯我國邊境
試圖利用賭場手段獲取利益
不知道洛馬公司這樣精明的軍火商難道嗅不到這樣的商機嗎?
這個時候,把標志上的T-72換成99式,或許正好可以撓美國的癢處。
這確實是一個巧妙的促銷行為。
我們可以看看這個預測是否準確。 我們可能不知道有一天美國是否真的會從印度獲得數百套“標槍”。
(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