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玉是一種莊重、莊嚴的禮器材料。 玉是國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靈魂。 玉石中,“赤黃貴,藍綠最秀,五色奇”。 帶有“中國紅”的雞血玉是一種典雅高貴的玉石。
2012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2006年在廣西桂林龍勝自治縣三門鎮發現的玉種雞血玉成為指定紀念品,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和期望。
也是在2012年,讀了姜格文博士的書《神奇的桂林雞血玉》,愛上了雞血玉。 我曾經往返于桂林德天市場、龍勝縣玉器市場、三門鎮礦區之間。 尋找玉石。 2014年,他的《國禮雞血玉》出版,桂林玉石市場達到新高潮,留下許多關于人與玉的故事。 2021年,《國禮雞血玉》重印了,厚了很多。 可以說是“桂林雞血玉文化的基石”。
蝶夢莊周(局部)楊小泉
玉文化如一口古井。 江格文知道,單純的鑿法是挖不出來泉水的。 他以獨特的方式,從雞血玉的自然定位、文化定位、審美定位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 雞血玉無與倫比的材質美通過紋理和顏色展現出來; 雞血玉與詩書畫印章的結合呈現文化之美; 并通過雕刻師的技藝展現出“人玉相通”的和諧之美。
姜格文的“尊紅尊玉”研究是有扎實的學術論證的。 他以紅色為例,結合考古學的最新成果,探討紅色概念在赭石、朱砂等材質中的傳承,令人信服。 通過廣泛閱讀提取歷史記載,更感人至深:詩文中常有紅寶石,但現實中卻很難找到紅寶石。 古人通過用血、老油、新油、羊玉、狗玉、敲銹等方法將玉染成紅色。 對紅色潛意識的喜愛和心理期待,讓國人產生了深厚的“紅寶石情結”,也讓紅寶石制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產業。 故宮博物院楊伯大、楊華父女共同查證“血染玉”細節,格外感人。
書中雞血玉以紅色為主,黑、白、黃等顏色為輔,組成各種首飾、印章、把手,形成了絢麗的視覺矩陣。 如果用音樂來比喻,有時就像《黃河大合唱》,有時又像《致愛麗絲》。
雖有千層浪,但仍是前奏。 雕塑的樣子才是真正主角的樣子。 書中雕塑的圖文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吉祥”、“牛轉世”、“千手觀音”等傳統玉雕題材為人們所熟悉。 同時,雞血玉獨特靚麗的顏色賦予了它新的能量。 特別讓我感動的不是這個,而是其中蘊含的“詩”和“文化故事”。
陳紹德 夕陽西下山
“陽光照滿山巒”、“孤城遙望玉門關”、“大渡橋鐵索冷”……優美的作品、迷人的文字,立即將觀者帶入情境。 “詩”根深蒂固,是點睛之筆。 《說文解字》有云:“名自稱”。 古語也云:“授子千金,不如授子一技;授子一技,不如授子好名”。
玉雕中的“文化故事”源于經典、延伸經典。 雕刻的構思巧妙,雕工精細,色彩變幻莫測,讓人無法移開目光。 屈原詩中的“山鬼”是“騎紅豹追隨文禮”,講的是美女與豹子。 古往今來,藝術家常常賦予它形狀。 有的忠實于原著,有的則將“山鬼”坐騎改成了其他猛獸。 雕塑《海鬼》中,美女嬌媚溫柔,玉龍威武迷人,奇異有力。 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豐富的生活品味,可以享受最美的精神享受,可以體悟崇高的哲學境界,可以仰望圣人靈魂的高度……
力爭上游何木坑
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時,就說:“我以前見過這個妹妹。” 江格文說:“愛一塊玉,就像愛一個人。” 他住在雞血玉的發源地桂林。 他和雞血玉之間一定有什么神秘的緣分。 不是每個翡翠愛好者都能遇到自己喜歡的美玉。 與玉結婚,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與書的浪漫是如此不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請選擇您閱讀本文時的感受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