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如下:
我住在高雄鼓山腳下一棟叫燒船頭的五層公寓。 站在窗前,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孤山輪渡站就像一艘白色的小船靜靜地停泊在海邊,每天來來往往的輪渡就像公交車一樣在大海中來回奔波。 輪渡站旁邊還有一座彩虹橋。 白天,它美麗的容貌與綠色的孤山在大海的微波中交相呼應(yīng); 夜晚,美麗的海面上在五彩燈光的照射下,彩虹橋就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
高雄市民和遠道而來的游客每天都從這里乘渡輪前往對岸的旗津島。 大部分日子里,輪渡站的乘客并不多,到達后就能很快上路。 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場景,沒有太在意; 我就站在窗外,不自覺地看著不遠處的鼓山輪渡站和每天來來往往的輪渡。
第一個讓我驚訝的場景出現(xiàn)在2013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那是中午,我站在窗前,突然注意到對面的輪渡站有一個特殊的場景:有很多輪渡站前人頭攢動,乘輪渡的旅客都在排隊,隊伍排得很長。
這時我想:這么多人在那里排隊,會不會有人想插隊,不遵循先到先得的規(guī)則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來到孤山輪渡站前的橋上,想親眼看看這里的情況。 站在橋上,我更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動:輪渡站前旅客的隊伍像蛇一樣延伸到200米甚至更遠。
每個乘客看上去都很平靜。 有抱著孩子的年輕父母,有輕聲交談的年輕情侶,有三五成群的學生,還有互相攙扶的老人。 他們站在隊列里,慢慢地向前走。 遲到的旅客也自覺站在隊列的最后面。 輪渡站的工作人員不多。 他們只是引導(dǎo)乘客前進,或者在投幣柜臺幫助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 維持秩序的人并不多。 可見,這種有序的場景更多地依賴于乘客自身的自覺維護。
為期四天的元旦假期和農(nóng)歷新年長假期間,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左右,孤山輪渡站前的乘客隊伍會蜿蜒延伸至遠方。 沒有人插隊,也沒有人維持秩序。 然而,輪渡站前乘客的隊列卻始終井然有序。 我想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有序排隊的生活方式。
法國有句諺語:“秩序之美是最美的”。 從小處來說,有序排隊、等待公共秩序,是尊重他人權(quán)益的表現(xiàn);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社會文明程度的主要標志,是維持現(xiàn)代社會生活正常化的基本保障。
現(xiàn)代社會不僅是繁榮、富足和自由,還包括自覺遵守維系社會正常運行的規(guī)則,以及法律、規(guī)則和社會道德。
每天很多時候,我都要站在窗前,看著不遠處的鼓山輪渡站,輪渡站前來來往往的渡輪,以及乘坐輪渡的旅客,才能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命令。
186信息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