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李文濤 王康靜 王曉昌/文 王成賢/攝
【現狀】
社會車輛在限制時間內占用公交專用道。
據了解,目前海口的公交車共享率僅為12%,比例較低。 這件事情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 交通部門發布的分析認為,公交專用道示范效應不顯著,公交車運行速度低是公交車對市民吸引力不高的原因之一。
體現公交路權優先性的措施——公交專用道的實際運營情況如何? 連日來,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紛紛走訪。
18日上午,記者從海口金盤嘉海大廈公交站乘坐19路公交車前往海淀島,途經海口市龍昆南路、海秀路、海府路等多條主干道。 此前,為了提高公交通行效率,海口在這些主干道上設置了公交專用道。 不過,部分道路的公交專用道尚未正式開通。 已開通的公交專用道僅限工作日每天7:00-9:00。 ,17:30至19:30兩個時間段。 其他車輛在法定節假日、周末全天以及正常工作日非限制時間內均可正常使用。
海口海秀路公交車站等車的市民。記者 王成賢 攝
記者開車經過龍昆南路段時,已是8時40分左右。 當接近龍昆南與南海大道交叉口時,記者發現不少私家車占用了公交專用道。 由于正值高峰時段,車流量較大,即使是在一些公交專用道的過渡路段,社會車輛駛上公交專用道后也沒有及時退出專用車道,難以實現公交專用道的初衷。提高公交車的通行效率。
此外,一些社會車輛占用公交專用道等待紅綠燈時,部分司機注意力分散或未能及時跟車,公交師傅也無奈鳴喇叭提醒。 “這種占用公交專用道的情況已經很普遍了,剛設立的時候,很多車都自覺遵守不占用公交專用道的規則,怕被罰款。但現在已經沒用了,基本無法理解。效率由專用車道帶來。” 19路公交車的車主林先生忍不住抱怨起來。 尤其是一些出租車或網約車公司為了趕時間而占用專用車道的現象較為普遍。
在行駛經過海秀東路和海府路時,記者還發現了另一個現象:過渡路段過多且較長。 海秀東路至海府路,公交專用道與多個路口交叉,沿線設置大量過渡路段。
“還有一個問題是,公交專用道不夠系統,難以形成網絡優勢,而且是間歇性的。” 一位公交車司機告訴記者,這客觀上造成了公交車行駛過程中的“腸梗阻”式困難。
走訪中,記者還看到,從龍昆南公交專用道往南橋方向行駛時,經過西沙路路口,到達南橋下道路后,已不再有專用公交專用道。 雖然南橋下車道數量不少,但由于路口較多,道路較窄,客觀條件導致公交車在龍昆南路專用車道上行駛所積累的通行效率大大降低。減少。
記者從海口市交通部門獲悉,海口市在主要公交客運通道上建設了12條公交專用道示范路段,總建設51.35公里。 但總體來看,公交專用道覆蓋率仍然較低,車道設置不合理,公交專用道變更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大,路權、燈權保障不足,公交行駛速度較低。 部分路段未啟用電子監控和公交車前置攝像頭抓拍,私家車占用道路現象突出。 目前,海口中心城區高峰時段公交車平均速度約為18公里/小時,約為私家車和摩托車速度的50%。 晚高峰時段,重要路段公交線路運營速度僅為9.5公里/小時。 汽車和摩托車沒有競爭力。
【人民圓桌會議】
公交側:公交專用道可有效提高高峰時段公交車速度
18日,在群上村公交站,正在等車的方女士告訴記者,她認為公交專用道的實施會對市民乘坐公交車產生影響。 據說非常好,有效提高了公交車的速度,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效率。
海口南海大道上,一輛公交車經過公交車站。記者 王成賢 攝
方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都是開車出去的。 在一些擁堵路段,公交專用道占據一車道,確實降低了私家車司機的效率。 “但兩者很難兼得。權衡利弊,我個人認為還是設置公交專用道比較好。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推廣城市公共交通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而公交專用道只有在特殊時期才有。高峰時段受到限制,不會長時間影響其他車輛通行。” 方女士說道。
另一位市民王先生也表示,公交專用道的設立會給市民帶來便利。 “開私家車成本高,天氣不好的時候騎電動自行車會帶來很多不便,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我一般都是乘坐公交車上下班。” 王先生表示,公交專用道的開通,提高了公交車的速度,方便了市民乘坐公交車上下班。 “坐公交車比較方便,大家都會想坐,路上的車也少了,這對城市交通來說是有好處的。”
“設立公交專用道是為了讓公共交通更加快捷方便,讓更多的人選擇公交車作為交通工具,有利于解決道路擁堵,促進節能減排。” 群上村公交站附近臨時調度室 據工作人員介紹,一些私家車有時會為了趕時間而占用專用車道。 他希望大家能夠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維護綠色公共交通。
海口公交司機陳師傅在采訪中也表示,公交專用道的設立,讓公交車行駛更加順暢,方便了很多市民的出行。 “在一些擁堵路段,公交車常常被私家車包圍而無法‘移動’,有時要等兩三個紅綠燈才能過十字路口。但設立專用車道后就不一樣了。”雖然部分私家車仍然存在搶車道行為,但通行效率比以前快了很多。” 陳師傅表示,公交專用道建立后,公交交通將更加順暢,同樣行程的出行時間可減少近一半。
司機:高峰時段公交專用道浪費道路資源
記者走訪中,不少市民對設立公交專用道表示理解,認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市民乘坐公交車。 不過,也有人表示,公交專用道的設立,拖慢了其他車輛的速度,希望能夠優化。 。
長期自駕出行的沉女士認為,公交專用道的設立不夠人性化。 “高峰時段,道路本來就很擁堵,現在多了一條公交專用道,其他車輛的車道就少了,感覺更擁堵了。” 沉女士說,“我經常看到其他通道排起長隊,沒有公交車使用公交專用道,感覺這個時候有點浪費道路資源。” 她表示,理解設立公交專用道的初衷,但認為應調整規定,讓公交專用道的使用更加靈活。
“公交路權問題不能一刀切,我舉個例子,在海府路、海秀東路等雙向四、六車道的道路上,設置公交專用道特別是早晚高峰車流密集時,社會車輛會非常擁擠,造成擁堵。” 朱張先生表示,此時允許公交車單獨使用公交車意義不大,因為他認為乘坐公交車上下班的人似乎并不多。 相反,私家車和電動自行車占通勤者的大多數。
車主劉先生表示,他也認為早晚高峰時段設立公交專用道既浪費道路資源,又占用大量社會車輛的路權。 “所以我從海秀中路來到海府路上班,我根本不開車,就騎電動自行車,這樣就避免了堵車。” 劉先生說道。
騎自行車者:路權不應只給予公共汽車和社會車輛
市民吳東經常騎自行車外出。 他告訴記者,興丹路、海府路以及他常走的騎樓區人口密集,電動自行車也不少。 電動自行車道有時很窄,只有一輛電動自行車可以通過。 有時他想要超車,就必須借用機動車道,這是一種很無奈的情況。 這種做法不僅會讓本來就擁堵的機動車道顯得混亂,還會給騎行者自身帶來安全隱患。
“我覺得非機動車道可以稍微加寬一點,至少三米左右,根據周邊非機動車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有些地方的非機動車道雖然看上去并不狹窄,但實際上無法滿足電動自行車順利通行的需要。 需求。”吳東表示,大家騎自行車出門都是為了方便,通常都是中短距離,路上時不時就會出現“不便”,這讓很多電動車車主感到沮喪。
此外,吳東還提到,龍昆南路昌茂花園小區附近沒有非機動車道。 很多電動自行車使用人行道,而人行道都是光滑的瓷磚鋪成的,雨天很容易打滑,對電動自行車和行人都有傷害。 表示非常危險。
“有時有些電動自行車會直接開到機動車道上,以免摔到瓷磚上。” 吳東說道。
還有不少市民認為非機動車設置不合理。 “有的地方非機動車道很窄,有一次我出差,在機動車道上走了一小段路,卻被罰站著。” 市民肖女士告訴記者,非機動車道本來就很窄。 當小汽車、公交車臨時占用非機動車道停車時,電動自行車只能選擇使用非機動車道。
“在一些狹窄的道路上,特別是那些沒有電動自行車專用道的道路上,路權不應只向公交車和社會車輛傾斜。” 電動自行車車主吳女士表示,她認為應該減少人們對電動自行車的依賴。 為了提高公交車的乘坐率和分擔率,需要根據城市人口分布和出行熱點設置公交線路,讓需要乘坐公交車的人能夠及時、高效地乘坐。
【專家建議】
提高公交共享率需要提高覆蓋范圍和便利性
海南省交通學校副校長吳書玉表示,對于是否應設置公交專用道,全國尚無統一標準。 每個城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 有些城市有專用公交車道,而另一些城市則沒有。 例如,海口就采取了折衷方案海口興丹路公交車,分時段設置公交專用道。 海口公交出行分擔率低的原因不排除是公交專用道不完善的原因。 但從目前使用的公交專用道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雖然專用道提高了公交運行效率,但改善效果還不夠。 理想的。
吳書玉表示,不少私家車司機反映,本市有不少公交專用道過渡路段設置不合理。 再加上路況的影響,不少私家車被迫占用公交專用道。 因此,非法占用專用車道的責任不能全部歸咎于駕駛員。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私家車司機故意占用車道。
對于公交共享率低的問題,吳淑玉分析稱,主要原因是受公交覆蓋范圍、出行便利性、人們出行習慣等多重因素影響。 比如,目前海口的公交覆蓋率不是很高,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和城中村,基本沒有公交車覆蓋,這迫使人們選擇其他交通方式。
“為什么海南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這么高?這也反映出公交車的覆蓋范圍和便捷性無法滿足這些人的出行需求。” 吳書玉表示,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如此之高,這符合海南當地人的出行習慣。 有密切的關系。 在北方,公交車的共享率比較高。 由于北方冬季氣候比較寒冷,人們不愿意騎電動自行車。 但海南就不一樣了。 電動自行車出行受氣候影響較小。 駕駛電動自行車既便宜又方便。 速度快,所以人們更愿意騎電動自行車出行。
吳書玉認為,海口目前公交出行分擔率較低,市民偏好電動自行車、私家車出行,不僅受當地氣候條件、經濟條件影響,也是城市發展中會出現的問題。公共交通工具。 當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城市迅速擴張時,當地民眾的出行方式、觀念、結構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交通工程高級工程師李勝認為,從管理角度看,取決于公交專用道提速的幅度以及這種提速對乘客的吸引力有多大。 如果吸引力不大,社會效益和流量效益就會低。 我們不能犧牲好的和壞的。 要重點改進和優化公共交通真正發揮作用的方面。 當公共交通共享率提高后海口興丹路公交車,我們可以在長途快線上建設專用車道,以實現交通效益最大化。
民眾的聲音:
@飛刀:
上個月我坐了3次公交車,總共等了27分鐘。 車上除了我之外就只有四位乘客。
@幸運笑橙:
看到45路截線取消了不經高登街、中山路的培龍市場站和府城中學站,我覺得不合理。 原來到桂林陽的只有45路公交車。 在這兩個車站,經常有中老年人乘坐前往桂林陽的公交車。 優化后,他們需要轉乘班車線路。 中老年人腿腳不方便,極大影響出行。
@小何同學:
海口K1客流量大,車輛數量少。 尤其是節假日和周末,學生較多,無法滿足需求。
您對海口公共交通的發展有何看法? 來找我們提出您的意見
近日,海口市交通和港航管理局、海口公交集團組織編制了海口市新一輪公交發展和線路網規劃。 為共同推動海口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聯合征求市民對海口公共交通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海口市新一輪公共交通發展及路網規劃提出了以“骨干+連接”為主、多元化公共交通為補充的路網結構。 共有線路152條,其中骨干線路19條,連接線路102條。 線路,31條不同線路。
為提高公交線路網絡優化的科學性,了解市民真實交通需求,共同推動海口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聯合征求您的意見和建議。
具體反映渠道如下: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