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普通消費者和專業收藏家如何定義終極計時表?
有這樣一款時計顯然不迎合現代審美潮流:它不是圓形表殼,水平離合結構大多被巨大的自動擺陀所覆蓋。
然而,就是這樣一款腕表,來自20世紀70年代的原創大日歷計時腕表。 自2024年推出以來,它不僅沒有隨著劇情的發展而迷失在大眾市場,反而只能蜷縮在所謂小眾的角落里欣賞自己,而且還出現了逆轉。 順勢而為,我們始終活躍在消費第一線:
在國內外知名社交媒體上,眾多知名博主和時尚達人分享了格拉蘇蒂原創1970年代大日歷計時腕表的日常穿搭組合; 國內零售市場,新推出的漸變綠款供不應求——上海 每次逛南京西路精品店,根本停不下來,一件就被訂完了。
有人說,格拉蘇蒂原創1970年代的大日歷計時腕表的成功歸功于1970年代的復古情懷。 或許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手表四四方方的表殼造型源自當時整個鐘表界流行的“電視”——形狀像電視機的方形表殼。
但是,你看,從2019年到2029年,這十九年里,數據顯示,不止一款腕表打著1970年代復古的旗號推出了“TV”型號。 然而,現實情況是,除了格拉蘇蒂原創的 1970 年代的大日歷計時腕表之外,你還能說出其他型號嗎?
我們普通人都知道,當預算達到10萬元的水平時,以情感為主的沖動性消費就很難存在,更何況時代情感的微弱共鳴。 相反,我們迫不及待地對各個參數進行詳細的比較。 絕對理性。
結合這一點,回顧過去幾年格拉蘇蒂原創大日歷計時腕表在1970年代的火爆表現,你會發現,歸根到底是整個市場消費者橫向比較的結果。
回想一下,在刷卡之前,我們有沒有不斷地試戴看看效果如何,反復按下按鈕來體驗手感……這些真實的、最終的個人感受是無法受到情緒、促銷等外力影響的。 它們是無數細節共同作用的具體體現,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
正確的。 “德國制造”會堅持產品的每一個細節,但它絕不會做那種只堅持一個細節的事情。 在他們的詞典中,細節服務于整體,是一個專業范疇。 呈現給普通消費者的應該是整體的愉悅。
還記得一位德國汽車品牌的設計師曾經說過的話,“我們不能要求消費者在買車時聽導購講解產品優勢,這些應該在試駕中充分體現。”
格拉蘇蒂原創的1970年代的大日歷計時腕表并不是這樣的。 所有的專業細節都隱藏在幕后,服務于“舒適”這一最基本、終極的需求。
當你戴上它時,40mm×40mm的方形表殼感覺相當舒適,就像戴了一條稍重的腕帶一樣——透氣、貼合,不會刺激雙手。
鋼鏈一如既往的方便:按住帶扣的“雙 G”部分可額外拉出 8 毫米。 這項格拉蘇蒂原創專利技術可以避免將表帶的一段切得太短、留一段太長的尷尬情況。 冷熱季節變換時腕圍的收縮不再是問題。
操作計時功能時,啟動按鈕和歸零按鈕具有幾乎相同的柔軟彈性。 完全沒有二次發力的感覺,盤面上相應指針的動作也干凈利落。
視覺效果才是讓整款手表在我心目中一鳴驚人的原因。 鋼鐵般的水已經很好地展現了金屬質感的獨特美感,讓人心曠神怡。 盤面精美的電鍍顏色是點睛之筆,就像一件手工定制的頂級套裝,搭配上時尚的配色,讓它更加經典,更加美麗。
佩戴體驗、操作體驗、視覺體驗,這三點的極致表達造就了格拉蘇蒂原創的深思熟慮:“不管你懂不懂手表,我都會幫你做出最完美的清單,而你也在其中。”選擇你喜歡的顏色就可以了。”
目前該手表有5種表盤顏色,分別是白色、深灰色、藍色、漸變灰色和漸變綠色。 社交媒體上的無數照片告訴我們,任何一款都可以說是百搭,但就我個人審美而言,買不起的漸變綠是第一選擇,藍色是第二,白色是第三。 當然,這不是標準答案,也不是審美問題。 送手表給朋友有什么意義? 送手表給朋友的意義是珍惜我們的每一個瞬間,預示著友誼地久天長。 希望手表能給人帶來好運! 希望我的朋友們每天都好運! 希望每個佩戴手表的人每天都開開心心,好運永遠圍繞在你身邊! 大人給孩子手表,意味著他們希望從小就這樣做。 一個守時的好孩子。 從小抓緊時間讀書,成為有用之才。 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如果你硬要擁有,“土豪就全部拿走”。
格拉蘇蒂原創1970年代大日歷計時腕表,尺寸40毫米×40毫米,表殼,37自動上弦,動力儲存70小時,漸變色盤各限量1枚
接下來,進入專業級。 這就是格拉蘇蒂原創1970年代大日歷計時腕表擁有完美用戶體驗的原因,也是腕表最深層次的藝術美學。
清爽的計時動作
37機芯創新設計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格拉蘇蒂原創在計時機芯領域有著非常深厚的基礎。 60、65、99都是里程碑式的杰作。 1970年代大日歷計時腕表所搭載的37自動上鏈機芯在一定程度上是品牌計時功能的巔峰之作。
基礎層面就不用說了,一體式、水平離合、6齒導柱輪、70小時動力儲存、藍鋼螺絲、格拉蘇蒂導柱紋的組合,絕對是現代的完美答案。 最重要的是,它從實用角度創新了延續數百年的臥式離合器結構。
① 傳統計時機芯中,計時功能的啟動和停止分別通過主控桿和停止桿傳遞至導柱輪; 但在37-中,停止和啟動命令的起點合二為一,全部由主桿(上圖中黃色部分)完成。 通過零件的精簡整合,提高了機構的整體可靠性,計時秒針的啟動和停止也更快。
② 傳統計時機芯中,回零動作是通過導柱輪帶動回零錘觸發計時秒輪上的心形凸輪; 但在37-中,回零錘組件被蝴蝶形部件(藍色)取代。 按下表殼4點鐘位置的歸零按鈕后,彈簧(紅色)將推動蝴蝶形部分,直接觸發計時秒輪上的心形凸輪,不再由計時秒輪直接控制。導柱輪,從而提高了回零動作的響應速度。 。
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①和②帶來的反應時間縮短可能肉眼很難察覺,但在高速攝像機下卻非常明顯。
③與傳統計時機芯相比,37-C中的離合輪(綠色)直徑更小,并且在主控制桿之前增加了一個L形杠桿(紫色),這樣更小的外力就可以推動計時機制來運行。 想象。 最終的結果是,如果說傳統計時機芯相當于推門中心開門,那么37-就是推把手,效率很高。
案例分層
最高水平的金屬加工
異形表殼的制造難度本質上高于傳統圓形表殼。 例如,減掉脂肪并保持肌肉含量比單純減肥更耗時、更困難。 1970年代大日歷計時腕表異型表殼前表圈和中框的不同處理方式,類似于在減脂同時保持肌肉含量的基礎上八塊腹肌的要求,難度也很大。增加了不止一步。
表殼前圈呈現圓角方形,四個角具有完美的弧度,整個表身經過鏡面拋光處理; 中框細細地刷在圓潤的車身線條上,隱約透露出一些歲月的溫柔成熟。
兩者的結合,形成了一幅側脊側峰的震撼畫面:從正面看,視野極其開闊,雄偉壯觀;從正面看,視野極其開闊,氣勢磅礴; 從側面看,鏡面與拉絲線的交錯,讓本來就復雜的貝殼造型變得更加精致、有品位。
表耳部分也經過特殊處理。 鈍角斷面不僅增加了表殼的立體感,還與微微內收的表底一起提高了整個手表的貼合度:理論上是個“怪物”,但戴在手上時,與古董正裝手表的外觀不同。 無與倫比的舒適度。
七彩板
為磁盤制造商提供專門的技術支持
雖然許多大型手表品牌仍然委托工作室生產電鍍表盤,但格拉蘇蒂原創已經在普福爾茨海姆擁有一家專門的表盤工廠。 這意味著品牌在表盤層面擁有更高的自主權和更強的品質把控。 1970年代的第一代大日歷計時腕表就是最好的證明。
或許是因為金屬底座上精細的旭日紋,又或許是因為秘制的電鍍液配方,灰、藍、白三種顏色顯得十分鮮艷。 傳統電鍍顏色的剛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漆板的柔韌性。 表盤廠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秘方”帶來的反射率增加。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 審美標準截然不同的兩個群體在格拉蘇蒂原創1970年代的大日歷計時腕表上卻出人意料地統一,紛紛豎起大拇指。
這也是這款表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不追趕市場潮流,也沒有所謂的固定人群。 相反,它深入到了最基本、最廣泛的消費理念——在大家眼中,它是完美的代名詞。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格拉蘇蒂原創 20 世紀 70 年代的大日歷計時腕表卻做到了!
至此,是否符合所謂現代主流審美又有什么關系呢? 因為手表已經自成一派了!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