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陀飛輪出現在各個品牌的手表上,這股持續了20多年的熱潮開始出現衰退跡象。 但陀飛輪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當然不是,以積家球形陀飛輪為代表。 立體多維陀飛輪正在以一股新生力量崛起,成為傳統陀飛輪王者地位的有力繼承者,并將陀飛輪的技術和藝術價值推向新的高度。
- 積家 3 Grand 球型陀飛輪
隨著20世紀90年代機械表的復興,陀飛輪再次成為機械表皇冠上的明珠。 此后,眾多品牌不斷通過現代制表技術復制這種200年前發明的“古老”旋轉擒縱調速機構。 我們可以看到,積家去年推出了Duomètre Sphé兩翼三維二軸陀飛輪腕表。 這款三維陀飛輪采用圓柱形游絲,并具有獨特的操作方法。 一經問世,就受到業內人士和腕表愛好??者的喜愛。 他們關注的焦點,再加上積家這幾年風生水起的兩翼概念表,自然讓我把今年所有的期待都放到了積家兩翼概念表上,以至于忽略了關注到其他系列。 因此,這款積家3 Grand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的出現完全出人意料。 這簡直就是從天而降的喜悅,這份驚喜的份量實在是太重大了。 想想看,距離積家最后一款球形陀飛輪推出已經過去五年了。 在當今產品更新比“書本翻頁”還快的時代,歷經數年磨練的高品質產品少之又少。 我們英勇而遲來的“老朋友”正在等待我們去接他。
王朝更迭
陀飛輪是懷表時代的產物。 放在口袋里的懷表有時會長時間保持在同一位置而不更換。 結果,極輕的游絲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而改變形狀。 盡管其形狀的變化非常微妙,難以察覺,但發條彈跳半徑的變化會對懷表的時間產生不利影響。 陀飛輪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它將擺輪和游絲置于一個不斷旋轉的框架中,使游絲的受力位置不斷變化。 這樣可以防止游絲變形,提高懷表的精準度。 。 進入手表時代后,雖然陀飛輪仍然在表盤上旋轉(個別陀飛輪位于手表背面),而且做工更加精致,外觀更加美觀,但陀飛輪卻無法提高走時的精準度。手表。 這是因為當人們行走、跑步或跳躍時,隨著手臂擺動的手表不再像懷表那樣停留在固定位置。 傳統陀飛輪不僅不能像以前那樣對走時精度做出很大貢獻,而且由秒輪驅動的“笨重”框架會消耗過多的動力。 正如有觀點指出的那樣,“陀飛輪的觀賞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它的實用價值”。
- 積家 3 Grand 球型陀飛輪
積家是球型陀飛輪的發明者。 2004年,積家推出首款球形陀飛輪腕表。 這種令人震驚的復雜旋轉裝置一經推出就引起了業界的轟動,因為之前的任何陀飛輪都沒有任何視覺效果或功能。 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比。 積家的球形陀飛輪將手表的擒縱機構和調速機構包裹在兩個框架中,兩個框架沿不同的軸運行。 精密的旋轉機構猶如測量天體的渾天儀,使其成為最具觀賞性的陀飛輪。 更重要的是,積家球形陀飛輪大大提高了腕表的精準度。 其復雜的旋轉軌跡使腕表在任何位置都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 通過時間電子測試儀的精度測試后,我們發現積家球形陀飛輪的精度甚至高于業內任何復雜陀飛輪。 也與積家去年推出的Duomèé二翼立體二軸陀飛輪腕表進行對比。 更糟糕的是,這是因為球形陀飛輪的軌跡更加復雜多變。 當積家發明球形陀飛輪時,大家一定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三維多維的設計“拯救”了陀飛輪的未來。 對陀飛輪的熱潮正在消退。 傳統陀飛輪屬于過去,而以積家球體陀飛輪為代表的三維多維陀飛輪則屬于未來。
進化在于微妙之處
積家3 Grand Ball 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是積家第三代球形陀飛輪腕表。 除了2004年推出首款球形陀飛輪外,積家還在2008年推出了翻轉系列的2球形陀飛輪腕表2。雖然這三枚球形陀飛輪外觀相似,但每一代都比前輩更進一步。 到了積家3 Grand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的時候,積家的球形陀飛輪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技術水平,甚至可以說接近完美。 通過我近年來對陀飛輪款式的了解,包括獨立制表品牌,很難有任何一款陀飛輪能夠像積家球體陀飛輪那樣精致復雜。 當很多品牌還在忙著“復制”一百多年前的遺產時,積家卻將多維陀飛輪推向了新的高度,以第三代的絕對優勢站在了行業的前列。球形陀飛輪。 。
第三代積家3 Grand Ball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可以概括為兩大演變。 在這款球形陀飛輪出現之前,積家的兩個球形陀飛輪是通過夾板固定在表盤上的。 就像傳統陀飛輪和飛行陀飛輪的區別一樣,雖然跨越夾板可以起到穩定的作用,但從觀看的角度來看,這種空心夾板無疑是一種視覺障礙。 在積家lon 3 Grand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上,積家首次取消了表盤上的十字盤,將球形陀飛輪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出于強度和品質的雙重考慮,這款球形陀飛輪采用超輕鋁制成。 由數百個零件組成的球形陀飛輪的質量不到1克。 球形陀飛輪的外框每分鐘旋轉一圈,內框每24秒旋轉一圈。 陀飛輪旋轉得越快,走時的精確度就越高。
為了增強陀飛輪的視覺效果并增加材質的反射率,積家在鋁制框架上涂上了特殊的反光材料,使光線能夠輕松進入球形陀飛輪的內部,從而達到耀眼的效果。
此外,這款球形陀飛輪的另一個演變是特殊的游絲。 手表中的游絲一般分為三種:扁平游絲、端繞游絲、圓柱游絲。 這三種游絲的性能從左到右遞增。 這是因為形狀越立體,等時性越好,游絲彈跳越穩定,走時精度越高。 可見,圓柱形游絲可以為鐘表提供最準確的走時精度。 但由于其“巨大”的外觀,圓柱形游絲一般只用于老式船鐘等特殊用途的鐘表。 如今的高檔手表普遍采用末端纏繞的游絲。 這種游絲末端會向上抬起,改變游絲曲線,從而提高手表的精準度。 末端纏繞的游絲雖然不如圓柱形游絲,但比扁平游絲好很多,所以也算是一種折衷的選擇。 球形陀飛輪相對于傳統陀飛輪的優勢之一是三維框架空間,因此適合使用圓柱形游絲。 從2008年推出的2球陀飛輪腕表2,到去年推出的Duomètre Sphé二翼立體雙軸陀飛輪腕表,積家一直采用等時性最佳的圓柱形游絲。 這也是這兩款腕表的走時精度能夠排在整個積家系列腕表前兩名的原因之一。 如今,這個排名即將再次被改寫,因為積家3 Grand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采用了全新的球形游絲。 這種游絲本質上是圓柱形游絲的一種,但游絲曲線更為復雜,并配備有兩個端部曲線,綜合了圓柱形游絲和端部纏繞游絲的所有優點,進一步提高了手表的精準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藍金材質打造的球形游絲搭配藍鋼14K金擺輪,視覺效果出眾,在球形陀飛輪的復雜軌跡中留下夢幻般的藍色。 數字。
比復雜更復雜
除了史無前例的球形陀飛輪外,積家3超級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還擁有一項技術難度極高的復雜功能——瞬時數字顯示。 積家3 Grand Ball 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通過計時表盤和9點鐘位置的數字顯示窗口實現計時功能。 計時盤的指針每走完一分鐘,旁邊的數字顯示窗口就會向后跳一位數字。 這樣,計時時間的顯示就會非常直觀,不像傳統計時表需要費點力氣才能看出計時表盤上指向的是什么數字。 在此之前,很少有品牌也推出瞬時數字顯示計時碼表。 瞬時數字顯示是一種笨重、復雜的機械結構。 為了使數字能夠快速、準確地跳躍,沒有任何延遲,計時結構中必須涉及到定位器。 、離心制動器等附加裝置絕對不會出現在普通計時碼表上。 同時,為了帶動數字環轉動,有的品牌甚至為手表準備了四個發條盒! 因此,瞬時數字顯示計時碼表也被稱為最復雜的計時碼表之一。 當我第一次看到積家3 Grand Ball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時,我真的很驚訝。 這款腕表居然將如此復雜的計時機構與球體陀飛輪結合在一起,而且在設計上完全沒有任何痕跡。 不臃腫,這真是太神奇了。
積家3 Grand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的瞬時數字顯示計時功能由圓柱輪控制,單一按鈕即可啟動、停止和歸零。 配置比之前用7750改裝的瞬時數字顯示計時碼表先進很多。 圓柱輪位于計時表盤上方,并安裝有調節蓋。 然而,當計時功能啟動、停止和歸零時,我們仍然可以欣賞到杠桿在圓柱輪的“疊”和“空”之間的運動。 定時功能由按鈕控制。 如今,單按鈕計時碼表的數量還比較少,但這種“復古”的設計使得表殼側面整潔簡潔,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積家3 Grand Ball 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擁有瞬時數字顯示計時功能,可記錄59分鐘。 腕表配備兩個發條盒,動力儲存時間為48小時。 對于一款將球形陀飛輪和瞬時數字顯示計時碼表兩種復雜功能合二為一的大型復雜功能腕表來說,積家3 Grand 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擁有2天動力。 短的。
在當今時代,各種紀念物品和紀念活動非常多。 我希望大大小小的一切都能在餐桌上被紀念。 而這些小花哨根本無法與這款腕表的紀念價值相提并論,因為這款腕表是為了紀念積家品牌的最初創始人——安托萬·勒考特( ),時針和分針都印在表盤上。 銘文1833象征著積家歷史的開始。 同年,安東尼·勒考特 ( ) 在汝山谷 (Vallée de Joux) 建立了自己的制表工坊。 安東尼·勒考特 ( ) 在積家的品牌歷史和腕表發展史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他于 1844 年發明了千分尺 (千分尺),是第一臺能夠測量千分之一毫米的儀器。 在千分尺的幫助下,手表零件的加工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這也使得更加復雜的功能出現在懷表上成為可能,為手表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積家Grand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是一款足夠復雜、足夠精準的大型復雜腕表,足以紀念這位先驅。 它體現了積家一如既往地對腕表技術的孜孜追求。
今年的日內瓦高級鐘表沙龍已經落下帷幕。 這款積家3 Grand Ball 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集球型陀飛輪和瞬時數字顯示計時碼表兩項復雜功能于一身,不僅是積家最重要的表款之一。 首先,它可以稱得上是所有展出腕表中最精彩的一款,而且僅發售75枚,肯定會被搶購一空。 如果你想買這款表,一定要快點。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