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李芳)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美術館12月16日在北京聯合國際大廈開館,本次展覽以“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展出150余件玉器精品。展出了古代玉器和中國現當代玉雕大師的作品。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會長侯彥成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宋建國、趙國安、田建橋共同為美術館開館揭幕。
本次展覽由中國玉文化研究會、中鐵地產集團、北京工藝美術集團聯合主辦。 此次展覽是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采取的具體舉措,弘揚中華玉文化。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王偉、李牧、鄭勇、張白,副會長馬北辰、劉振峰,副秘書長李亞賢、張玉福、趙紅娟出席開幕式并參觀展品。
展覽展示了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古玉專委會、玉雕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的藏品及玉雕作品。 本次展覽品位高、文化內涵豐富,展出古代玉器和當代玉雕大師作品150余件。 古玉歷史悠久,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它涵蓋了廣泛的地理范圍。 以新石器時代的古玉為例,包括甘肅齊家文化、東北紅山文化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 盆地內的良渚文化和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存的三大件古玉器,代表了當時生產力、藝術成就和文化理念的最高水平。 這些古玉都是由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古玉專委會精心挑選,并經過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和國內眾多知名古玉專家以及眾多經驗豐富的民間鑒賞家的精心研究和鑒定。 。 有些古玉需要多次研究、反復評審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其中就有周代的“白玉雙羊像”。 這尊雕像很可能是由當時的玉雕大師用和田羊脂白玉精心雕刻而成,造型生動。
雙羊雕像流行于商周至秦漢,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雙羊尊是商周時期的酒器。 是古代玉雕藝術最杰出的瑰寶之一。 此器高12厘米,圓筒口。 雕像的身體由兩只羊背連成一體。 優美神奇的造型、繁復瑰麗的圖案、厚重古樸的紋理,賦予了這尊雙羊雕像無窮的藝術魅力,也充分展示了商周時期的玉雕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淵源。
藝術博物館快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玉雕產業蓬勃發展。 隨著手工藝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以及電動雕刻工具的普及,和田玉和玉雕的工藝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 玉雕作品越來越精美。 玉雕大師的頭腦活躍,想象力不再受限。 限制。 一批癡迷于中國玉雕的中青年藝術家,在繼承傳統玉雕技藝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新的雕刻技藝,使中國玉雕成為一種可以用心品味的藝術。
同時,現代玉雕大師繼承前人“玉必有工,工必有心,意必吉祥”的傳統,毫無保留地為美玉注入美好寓意。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藝術大師田劍橋先生的《南山九千年碧玉》,給我們帶來了構思、設計、雕刻的新理念。
該作品由整塊碧玉雕刻而成,長36厘米,高10厘米。 雕成蟠桃形狀,通體雕有桃枝、花果。 玉質光亮,雕刻精美。 這是如意作品的精髓。 作品以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太后蟠桃宴”為主題,聚焦于九千年一次開花結果的“桃”。 吃了這個桃子,可以長生不老。 田七的果子寄托著吉祥的“如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祝愿的期盼。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美術館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藝術展覽館。 今后將定期展出會員收藏、古代玉器精品及當代玉雕大師的杰作。 我們將竭誠為玉文化愛好者展示和鑒賞玉。 、繁榮玉雕藝術,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
關鍵詞:
請選擇您閱讀本文時的感受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