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碑圍墳石
寫實性風格的墓碑和墳地圈墳石
寫實性風格是以自然界中現實的動植物及人為藍本,在寫實的基礎上加以夸張、概括和美化,使之具有特殊的裝飾效果而充滿畫面。它的藝術構成,不受格式和規矩的限制,順其自然而縱橫恣肆,結構清晰合理。一般用于碑額和碑跌中。人們視蛇、虎、雞、龜、鶴等為祥禽瑞獸,加以神化,用來作為美好事物的象征。這些神獸或能護送人升天,或能成為進入神仙世界的使者,也能起到辟邪、鎮守的作用。在貴州貴陽、安順的墳墓圍石圖片中的神獸如龍、鳳、玄武等是中國特有的藝術產物,說它是藝術產物,因為它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超于自然的藝術創造,綜合了人們的理想、愿望和智慧,以現實生活中的蛇、雀、龜為寫實原型,在想象中夸張,在夸張中美化,但最終的裝飾效果是寫實的,而不是抽象的,皆屬于寫實性裝飾風格。

包墳石圖片
如明代的《葉向高神道碑額》”(天啟七年,1627) 正中方形內書刻“皇明”二字,二字之外雕飾云紋,云紋中減底陽刻“S"形龍紋,各居左右,龍頭在下,龍身在上,上置寫實的寶珠,光芒四射。又如宋代的《折繼閔神道碑》碑座和圍墳墓正面是減底陽刻“二龍戲珠”,兩側為麒麟,背面略似犀牛。麒麟是人們極為喜愛的瑞獸,《毛詩正義》注疏:“麟,磨身,馬足,牛尾,黃色,圓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鐘呂”,吸收了自然界各種走獸的局部特征,并進行組合,構成麒麟的形象。其藝術表現似鹿,也有像馬的,甚至有龍體的。
墳圈石的圖片
清代《張化龍碑》(宜統二年,1910)碑面墳圍欄、墳地圍墳石的對稱麒麟就是龍體。順便提及的是該碑碑文四周裝飾正襟而立的寫實人物。墓碑和圈墳石的植物花卉如梅、蘭、竹、菊、松、桃、石榴、茶花等以折枝寫實之法布施在墓碑碑額、碑側和碑座以及圍墳石上。如《臧公神道碑》(廣德元年763) 稍微圈墳石上的茶花形象,來自于自然生長狀態,在固定的范圍里構成對稱圓形,效果獨特,是唐代墓碑中少見的風格。
墳圈石的圖片
《貴州墓碑》圈墳石制作中雕梅花紋飾,圈墳石的浮雕山石、荷花、荷葉等較為具象。我們制作的貴陽的圈墳石中的線刻蘭葉,如同從碑的邊緣順勢生長而出,裝飾碑面;制作的貴州的圈墳石兩邊線刻狗尾草、線刻對稱的寫實植物,用金線系于碑的頂部。自然現象如云、水、火,在墓碑圈墳石中也有寫實造型的,與之對應就是云紋、水紋、火焰紋,在墓碑裝飾中僅起烘托和補白作用。
公 司:嘉祥縣石牌坊、村口門樓、石大門門牌牌匾制作廠家,敬業的雕刻廠家。
聯 系:歐陽經理
手 機:13176197913
地 址: 山東 濟寧 嘉祥縣 石雕城
本文鏈接地址: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