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離 4月30日的浦東足球場,注定吸引無數目光——2023第一場上海德比,將在這里打響。本季中超重回主客場,開局即高潮,在第4輪終于迎來燃點,僅有的兩支3連勝的球隊,又是本賽季唯一的德比大戰,還有什么比這更刺激嗎?
雖然上賽季后期就恢復了主客場,但2023,中超才真正回歸——疫情3年,俱樂部過得艱難,球迷也很辛苦,沒有助威聲的比賽,即使再精彩,也少了點味道。
好在,現在回來了,雖然“反賭掃黑”讓部分人心慌,但更多的人,是興奮。
賽會制中超,賽程編得再好,也是被閹割的,所以,多了些意外,少了些傳統,有些東西,被打破了或者說丟棄了,比如說德比,比如說上海德比。
中超鼎盛期,曾有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四大德比,上賽季也有過武漢德比,而如今,只剩上海德比。
2022年,聽聞“上海德比”,吳金貴曾一臉恍惚,“德比?現在沒有什么德比可言。”缺少球迷,又不在上海,這樣的德比的確只剩下一個德比的殼子。
老吳是很經歷過一些德比的,數據顯示,主流的上海德比,他打過10次(包括足協杯),其中對中遠(國際)3次,對海港(東亞)7次,10戰3勝1平6負。
2002年,上海灘第一次出現德比概念,準備會上,當徐根寶說匆匆從英國回來,加盟中遠的范志毅是“空心蘿卜”的時候,吳金貴就在旁邊,當時,他是申花助教。
那一場,申花0比2告負,賽后,徐根寶請吃燒烤,范志毅、劉軍、祁宏、成耀東,但申思沒來。
次回合,徐根寶被高層以總教練的身份掛起,吳金貴指揮,0比3慘敗。
次年是末代甲A,申花、中遠(后改名國際)投入都很大,幾乎齊頭并進,在首回合1比2輸球,遭遇德比3連敗的情況下,11月9日,也就是第25輪的次回合德比,申花以35萬做了主裁判陸俊的工作,4比1橫掃國際,第一次贏得德比,積分榜上反超對手1分。
需要說明的是,陸俊的執法很有藝術性,場面上更傾向國際,甚至給的紅牌也沒有問題——數年之后,事發,有人士認為,即使陸俊不出手,申花也能贏,所以,那35萬,只是買了一個“保險”。
后來,國際遠走西安,聯城、中邦、申鑫都想接棒,成為申花的德比主流對手,但因為各種原因,都不成功,直到東亞沖超。
徐根寶10年磨一劍,打造了崇明青年近衛軍,上港集團接手后,財大氣粗;而申花也進入綠地時代,房企勢大,形成對抗。
事實上,上海德比,延續時間最長的,就是申花和海港(包括前身東亞)的對陣,從2013年4月28日開始,至今10年。
10年間,申花&海港25次對碰,海港贏了11場,平了9場,輸了5場;不算足協杯,中超20次交手,海港贏了9場,平了7場,輸了4次。
不過,海港直到第5次德比,才贏了申花,那一次上海德比球迷沖突,對申花來說是殘忍的,他們0比5慘敗,呂征、柏佳駿、李建濱都被馬寧罰下。
相對于那場5比0,爭議更大的,是武磊后來那句“我覺得我們現在可以說是上海灘老大。”雖然諷刺者多,但事實確實如此,海港在聯賽戰績上幾乎完全壓制。
從2017年起,申花連續5年聯賽中沒贏過海港,其中不乏1比6、0比4這樣的慘案,直到去年6月8日,在吳金貴的帶領下,申花2比0擊敗海港,才重新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只不過,那場比賽,無比慘淡,雙發首發只有一名外援。
值得一提的是,那5年間,雖然聯賽沒贏過的申花,卻在對手牙縫間摳下了一個足協杯冠軍——2017年11月19日,足協杯決賽首回合,馬丁斯一劍封喉上海德比球迷沖突,申花1比0海港,雖然次回合1比2輸球,卻依舊贏得了冠軍,那也是他們多年來為數不多的慰藉。
2022,申花第10,海港四大皆空。2023,上海雙雄摩拳擦掌。
這個冬季,申花大肆進補,但主旨是換代,不止球隊更新,連老板都換了,綠地成為歷史,久事開篇,申花成為久事體育集團艦群中的一員,甚至主場都從虹口換到了八萬人;海港重在磨合,只引進平科,但有中超唯一的超巨奧斯卡,加上武磊、巴爾加斯等人,他們的陣容依舊豪華,事實上,影響更大的,是他們換了舵手,和過往不同,哈維爾雖然名氣不大,但熟悉中超。
3輪過后,上海雙雄都是3連勝,再次齊頭并進,只不過,申花贏得更“經濟”,無論是對泰山、客家還是亞泰,都是1比0;而海港先是客場2比0斬落衛冕冠軍三鎮,然后3比2擊敗深足,第3輪1比0小勝滄州,看似有起伏,但細節更豐富。
接下來的德比,雖然雙方都說是一場普通的比賽,但誰都知道,這不一樣——海港是要爭冠的,申花自然也希望比去年好,這一場,影響甚大,甚至有人說,這是中超冠軍“前哨戰”。
今年中超,回歸正軌,部分球市火爆,但整個聯賽想全面反彈,需要時間,而且是很長的時間,投資人或者說潛在的投資人,需要時間重新凝聚信心,他們要看看中超的營商環境,看看能否找到“機會”。
上海德比就是個機會,一個中超重新正名和宣傳的機會,屆時會有全國媒體記者團參與,先參觀兩家俱樂部,然后靜候4月30日德比的到來。
重新擦亮上海德比招牌,中超燃點,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