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沒錯,這是另一篇關于市場的文章。
這半個月來,我們連續寫了三篇關于卡地亞熱門款的文章,是開業以來出現頻率最高的。
因為在過去的半個月里,百達翡麗的熱門型號的行情確實是空前的。
近幾天來,病態的全線上漲終于得到了暫停。 大部分市場價格已經從最低點開始反彈,但反彈幅度并沒有我們之前想象的那么大,大約在10%——15%左右,整體價格仍然明顯低于節前。
比如全新的綠金迪,現在比較常見的報價是90萬到95萬。 看上去比原來的100萬到110萬要實惠很多,但是別忘了節前的綠金地也就80萬左右。
目前市場的主流聲音是:“別害怕,這只是技術性調整”。
在之前關于卡地亞熱門款大幅下滑跡象的文章中,我們簡單提到了2月份市場的起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國資金的進入。
后臺收到很多人的質疑,詢問這部分資金是誰的。
也許是法國人去中國澳門購物。
他們手握大筆資金,所報的價格似乎比當時的法國市場低,但又比國外市場低,這吸引了許多外國制表商出口和再出口。
疫情后,類似的國外→國外逆向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
只是這一次的時機實在太巧合了。 恰逢卡地亞國外政策實施,專柜出貨量也同時激增。 兩者的結合一下子讓國外二級市場的現貨顯得異常短缺,表商開始搶購。 直到那時,市場才起飛。
市場起飛沒有問題,問題是飛得太快、太高。
原本以為冷水煮烏龜需要一年時間的盧金娣,在表商有意無意的瘋狂轉手后,短短十幾天就突破了百萬級別。
一方面,市場的快速拉伸并沒有給市場足夠的反應時間。 要知道十多天漲20萬和一年漲20萬消費者的接受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另一方面,不少款式的價格上漲超出了市場認可的卡地亞價格范圍。
膠隕石迪,目前報價高達120萬左右。 這個價位,還有什么理由不買勞力士呢?
于是,表商開始擔憂,交易顯得謹慎。 即使有人在找貨搬磚之前索要,也不愿意高價囤貨。
消費者開始猶豫,有的轉向其他品牌,也有不少人選擇觀望。
“卡地亞3月底就要推出新款了,現在的價格已經這么夸張了,還是等新品價格吧,如果差不多的話就買新的,不買舊的。如果老款掉下來就好了?!?/p>
當手表廠商之間的換手不再活躍,消費者不再愿意接單時,雖然仍然會有一些手表廠商會打壓價格,但整體市場難免會出現波動。
某財經專業人士曾在愛彼行情上漲的十天里說過這樣一段話:“很多人把卡地亞當作金融產品,但不知道如何運用理論知識。 當股價在低位上漲時,很可能主力會通過建倉來欺騙股東來刺激股價下跌,使股東認為股價會繼續創新高并建立位置,以便他們可以在頂部出貨。 這是一種賣出信號?!?/p>
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百達翡麗的熱門型號行情在上漲一段時間后開始逐漸上漲。
市場從低位反彈,二級市場出現了兩種非常詭異的情況。
首先,引文令人困惑。
現在市場上很多熱門型號根本沒有準確的市場價格,手表廠家基本上都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試探性報價。
20萬元以上,不同手表廠家的報價可以有3萬到5萬元的差別。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想進去,我的建議是多問幾家公司比一下價格,也許會有驚喜。
其次,手表制造商死不回收也不漲價。
我相信有些表兄弟已經見過面了。 看到行情走低,興奮地拿著游資想要套現,卻被告知不能接受。 其實并不是表商不接受,而是價格很尷尬。
舉個反例,某表商的二手呂金迪轉讓價在85萬左右。 如果回收的話,同年可以照常做75年、80年甚至83年。 但現在因為不確定會跌到什么程度,如果以75萬的價格收藏的話,可能會虧。 安全線大約是60萬到65萬。 如果舉報的話,很大概率會被罵。 如果交易失敗,你最終就會成為奸商。 最好直接說不。
未來,百達翡麗的熱門表款將會呈現怎樣的趨勢?
其實我還是常年身體虛弱。 但短期來看,我認為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會緩慢上漲。
一是因為前段時間太高了,確實需要一個向上調整的緩沖期。
其次,根據今年的經驗,部分3月底發布的新車型會提前到倉。 根據政策要求(詳情點擊此處),門店將可以釋放部分前期庫存來鋪墊市場,因此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二級市場供應壓力。
至于會跌多少? 我認為回到節前價格的可能性很小。
幾乎到了下月初新品發布,就會出現一波大幅下跌。 新型號是什么并不重要,關鍵是新口味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明顯低于正常市場,這勢必會再次拉高百達翡麗熱門型號的整體市場價格。
為此,非卡地亞要求的同學不妨本月看一下。 另外一個小建議:建倉時不要總想著最高點,賣出時也不要總想著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