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月寶齋的主人,郭慶祥在這個陌生、陰暗、風云變幻的收藏市場里度過了16年。 他所收獲的果實中,有不少是被別人覬覦、羨慕的,這是意料之中卻又遙不可及的。 例如徐悲鴻的《離馬》、傅抱石的《龍虎存古》、李可染的《漓江勝景》、黃胄的《塞外風光》等。吳冠中的當代作品他收藏的書法作品有100多幅。 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些著名大師、大師的作品,如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林風眠、劉海粟、潘天壽等,也被他收藏。
近年來,郭慶祥的名字在中國書法界蒸蒸日上。 一方面是因為他在與少數人對抗中取得的成就,更是因為他敢說敢做的直爽性格。
承擔責任
最喜歡的是什么? 當初郭慶祥投入這片深海的時候,只有兩個字:我喜歡。 蝴蝶、蝶泳、蛙泳、自由泳……在這片海洋里,他在學習各種劍法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個收藏家肩上應該承擔的責任:中國書法藝術的燦爛,是五千年的瑰寶之一。古代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的重要遺產。 一個負責任的收藏家應該在收藏的過程中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承擔責任”需要勇氣和奉獻精神。 “學術收藏”是郭慶祥問自己的問題,也是他在收藏領域反復提出的觀點。
入行不久,郭慶祥就大規模收藏吳冠中的畫作。 為什么? 他最初并沒有聽說過吳冠中的畫,但看到吳冠中的文章,了解了吳冠中,并形成了歉意后,他決定收藏這些畫。 這個“決定”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學習和研究的。
中國書法市場雖然已經運行多年,但仍不成熟。 假貨、贗品除了出現在街邊小攤、貨架上外,還出現在拍賣場甚至小型拍賣會上。 任何人都不能出售或購買假貨。 幫助你的唯一方法就是擅長你所做的事情并不斷學習。 郭慶祥表示,一些所謂的專家的實力并不如造假者那么強。 有的人知識不多,根本不明白; 有些人知道一二件事,但他們不說謊。 尤其是在美國的一些藝術展覽上,他們喜歡把一些普通作家的作品形容為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明明是二三流展會,卻標榜是國際一流展會。 一些本應在中國藝術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藝術機構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積極作用。 甚至有機構還沒確認作品真偽,就匆忙建庫收藏。 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在損害他人和國家利益的同時,也破壞了自己的形象。
“藝術不能被玷污”
“學術收藏”還有更廣義的含義,就是收藏真正經典、優秀、有學術價值、代表民族文化水平的作品。
郭慶祥因此強調:十多年前,一些別有用心的所謂外國文化掮客以極低的價格競拍抹黑中國人的畫作,甚至提供樣品供中國作家作畫。 當他們獲得一定數量后,他們開始將其商業化并在市場上出售。 有人從中嗅到了“商機”,跟著鬼接力棒大肆炒作,讓中國人自掏腰包去買。 可悲的是,藝術不再是藝術,而是為資本服務的工具。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