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滴答、滴答、滴答,近300個古董鐘表的組合你一定沒有聽過。 在武漢市江岸區靜謐社區一棟老房子的閣樓上,曹慶吉日日夜夜陪伴著鐘聲,已經30多年了。
10月31日早上,明亮溫暖的陽光照在閣樓上。 在曹慶吉的熱情歡迎下,極目新聞記者爬上閣樓,看到墻壁、地板、家具上到處都是古董鐘表。 仿佛時間和空間都在一瞬間發生了變化。
一張舊木馬凳用作工作臺。 伴隨著鐘聲武漢鐘表城,曹慶吉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修復從各地收集來的舊鐘,讓它們重新唱歌。
“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 曹慶吉告訴記者,“我一直在談論鐘表,我很高興。”
38年修復500余座古董鐘表
曹慶吉回憶,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有限,父親就買了一個二手鐘,修好再用。 曹慶吉從小就受到影響,成為了一名擅長機械修理的木匠。 后來,他在武漢楚劇院從事道具制作行業,逐漸提高了木工和修理技術。 “因為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就對手工制作感興趣。14歲時,我嘗試為自己做一個床頭柜。”
198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古董鐘表,從此癡迷于古董鐘表的收藏和修復。 “我收藏的第一件東西是一個2米多高的落地鐘。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我花了180元買了它,費了好大勁才想辦法把它拖回家。” 從此,這些雕刻以其精美的鏤空工藝和精細的內部機械結構,讓曹清吉對古董鐘愛不釋手。
大多數古董鐘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有些零件早已丟失。 曹慶吉自學了修鐘技藝,將這些鐘表全部修好了。 這些產自美國、德國、法國、瑞士、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古董鐘表在曹清吉手中“復活”了。 據不完全統計,38年來,他修理了500多塊鐘表。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探索,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修復技術。 他家里收藏有近300件古董鐘表。
沿著武漢的香港路、崇仁路、泰寧街行走,經常可以遇到曹慶吉。 熟悉他的老板一看到他,就會親切地喊道:“老曹,又來買鐘表了!” 為了能夠采購到更多的鐘表,曹慶吉走訪了武漢、撫順、遼寧、廣州等地的跳蚤市場和房屋拆遷區,專門收購“多余”的舊鐘表。
“我只用煤油來清除銹跡”
采訪中,曹慶吉一邊與記者聊天,一邊忙著修理前幾天剛買的掛鐘。 戴著老花鏡的曹慶吉拿起手中的修理工具,小心翼翼地修理起來。 “一般來說,普通手表兩個小時就可以修好。如果有零件缺失或外部缺陷,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從幾天到一個月不等。” 不用等了。”
“這些古董鐘大多已有近百歲了,木殼早已磨損,鐘擺上沾滿了鐵污,已經不能準確走時了。” 拆機芯、洗油、上發條、吊重錘、修復雕刻,都一絲不茍。 所有步驟都需要耐心。 好在曹清吉能耐得住寂寞,所以熬夜修鐘是常事。 “在修復古董鐘表這件事上,最重要的是耐心。你必須放慢速度,不要著急。如果你著急武漢鐘表城,你可能會在修復過程中損壞或丟失一些零件,而且你可能永遠無法修復。”再修一下。”
為了清潔生銹的部件,曹慶吉仍然采用老方法,用煤油代替看似“高科技”的除銹劑。 “現在的除銹劑威力更大,感覺沒那么滋潤了。” 這么多年我已經習慣了煤油,沒有什么比它更好的感覺了。”
時間的齒輪永遠不會停止轉動,曹慶吉手中的工作也從未停止過。 幾十年來,曹慶吉一邊守護著記憶,一邊“修復”時間,與鐘表修復結下了終生的緣分。 有時,鄰居們會把已有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歷史的古董鐘帶回家中進行修理。 這些老物件不僅僅是簡單的計時工具。 對于懷舊的人來說,古董鐘代表著一段回憶。 這是我心里難以割舍的一個念頭。 這時,曹清吉總是親自上陣,戴上老花鏡,一絲不茍地埋頭于修復工作……而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就連一些外地的古董鐘收藏家也出售那些需要恢復。 鐘專程來到武漢,請求曹慶吉“重生”。
“想開一個鐘表博物館”
老式的德國黑森林布谷鳥鐘、美國四明鐘、天文懸浮鐘、德國五音鐘……在曹慶吉家里都能找到。 刻鐘每 15 分鐘敲響一次,整點鐘每半小時敲響一次音樂。 這些經歷了時間洗禮的座鐘和立鐘,都充滿了歲月的魅力。 鐘面可分為瓷面或銅面,鐘面上的字母還可分為立體、印刷、鏤空等。 曹慶吉說,以前買不起鐘的人就靠聽鄰居的鐘聲來報時。 “最精準的鐘表是英國鐘表,而法國鐘表則更注重藝術。” 曹慶吉告訴記者,這些古董鐘表中他最喜歡的是一款產自德國的老式黑森林布谷鳥鐘。 他介紹,布谷鳥鐘體現了德國工匠的技藝和情懷。 其內部有設計精巧的齒輪裝置。 半點和每小時,鐘上方的小木門會自動打開,杜鵑鳥就會出現報時。 ,發出悅耳的鈴聲。
曹清吉每天修鐘的時間幾乎占據了他除了吃飯和睡覺之外的所有時間。 由于常年低頭修復,曹慶吉患有嚴重的頸椎病。 每次下雨他都會感到持續的疼痛。 他甚至在幾天前就已經完成了。 手術中,他指著脖子上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告訴記者,“上面有七八根鋼釘,都是常年低頭造成的。”
對于曹吉慶來說,這些古董鐘表是他的老朋友,他的使命就是讓它們起死回生。 有時,曹慶吉會在睡覺前給這些“老朋友”上發條,靜靜地聽著各種鐘表的滴答聲,數著時間的流逝。 “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沒有之一。” 曹慶吉說道。
曹慶吉說,購買一個鐘表的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在這個愛好上花費了多少心血和金錢。 對于未來,曹慶吉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開辦一座民間鐘表博物館,邀請市民免費參觀。 “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通過鐘聲了解鐘表的歷史,感受過去的慢生活。”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