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韓云臺
全家兩千人追光武,攀龍附鳳歸漢。
每日登云臺看心香,忠心耿耿于薄云天。
注:望漢云臺:耿春風(fēng)侯,高筑云臺于家鄉(xiāng)平濟趙縣陀羅尼經(jīng)幢,日登云臺面向徐州,以示對漢的忠心。
全家兩千人:漢光武帝未登基時,耿純帶著全家兩千多人跟隨。
攀龍附鳳:是耿純等將領(lǐng)勸劉秀登基。 大臣等將領(lǐng)之所以追隨你,就是為了登上龍鱗,附上鳳凰翅膀。
二東寺鐘聲
古柏茂密如華蓋,真石塔入云。
滔滔江水已逝,鐘聲已響千年。
注:東神廟:這是柏林的古神廟。 古稱觀音院,又稱古佛寺。
江水洶涌:趙州無江。 相傳東寺摩尼殿壁畫《江水流淌》是清代畫家吳道子所畫。 躺在畫前凝視,只見波濤洶涌,仿佛面朝大海。 人們曾因此笑死,故有“趙州水,黟縣鬼”之說。 說實話。
三座古橋
彩虹落入水中,一千年不落,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變得更加堅強。
柴王國年老時留下了不朽的痕跡,四海賓朋競相一睹。
注:古橋:今薊縣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又名北鎮(zhèn)。
彩虹:趙州橋呈弧形,敞肩,飛越明江,猶如天上的彩虹。
明水:明河,流經(jīng)黟縣境內(nèi),趙州橋橫跨其上。
柴王果老:即八仙人物柴王、張果老。 相傳趙州橋建成后,有兩位仙人想要測試橋的強度。 柴皇帝上了車,推了三座山,張果的老驢馱著五座山。 他們同時經(jīng)過了橋。 引橋已經(jīng)搖搖欲墜。 至今路上還殘留著柴旺的車子和張果老驢蹄子的痕跡,堪稱神仙痕跡。 史料記載:趙州橋是隋工匠李純所建。 它不是傳說中的魯班建造的。
藏經(jīng)樓
千秋石刻祝福古鎮(zhèn),五福人民安寧繁榮。
七層八面的頂級珠寶,由叮當(dāng)精心雕刻而成。
注:寶塔:其實是陀羅尼石雕,漢代用白云建造,其形狀如寶塔,故又稱寶塔。
七層八面:這座建筑有七層八面。
頂部的珠寶:塔的末端有一個銅球,里面裝有新約圣經(jīng)。 1967年6月22日利津地震時,銅珠倒塌,《新約全書》被文物部門收藏。
鈴樂雕塑:塔身內(nèi)藏有《陀羅尼經(jīng)》,并刻有釋迦牟尼佛出游圖。 圖文并茂,精美絕倫。
龍泉無雙寺
觀音相對而坐,琉璃閣下龍泉涌出。
神光普照趙州,圣水之民又有更多值得慶賀的事情。
注:雙廟:古趙州城東、東巖頭村南有廟宇兩處。 一座是紅衣觀音殿,一座是普化天尊殿。 兩廟相對趙縣陀羅尼經(jīng)幢,稱雙廟。
龍泉:兩廟之間有一座八角琉璃亭,亭下有一口八角琉璃井,又稱龍泉。
于慶:這句話出自《周易》。 “一個有善行的家庭,一定要多慶祝。” 余慶的意思是幸福、剩余、豐裕、富足、報酬。
六平吉業(yè)清
平吉山下滿目翠綠,古鎮(zhèn)城墻炊煙裊裊。
梨花如香玉雪海,觀音院鐘聲響起。
注:平吉山:西漢時縣名平吉。 平吉本無山,但戰(zhàn)時敵人堆土為山,窺視城內(nèi)。
觀世音菩薩:柏林古寺舊名。
香雪海:趙城區(qū)東部有梨林25萬畝。 春天溫暖,鮮花盛開。 潔如雪,香十里。
七北馬鶴香
十里外荷香綻放,拱辰門外碧空如洗。
飛星揚帆采蓮,披月歸帆眠波。
注:拱辰門:古趙州城的東門,又稱拱辰門。
采蓮:古趙州城東門外有水池,種植荸薺、紅荸薺。
巴南邊境水稻成熟了
小川湖一圈圈,水相連,良田良田。
金秋時節(jié),稻花飄香,漁民兒女笑容滿面。
注:銘傳元和:明和、元和。 古趙州城東有一條河,名叫元河,與明河、護城河相連。 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北方的江南水鄉(xiāng)。
九東郊區(qū)水利
城波門外湖水清澈,荷葉連天,白船檐。
風(fēng)動蘆葦波綠,漁歌晚霞紅。
注:城伯門:古時趙州西門名城伯門。
石小川環(huán)翠
渭川綠風(fēng)柳繞,西碧海船東行。
金浪涌動,稻谷飄香,倉庫飽滿,五谷豐登。
注:明川:明河。
碧海西來,明江之水東來太行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