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龜背上馱石碑為什么叫功德碑
一、什么地位的人能用龜駝碑
在古代由于是皇權制度,個人百姓不允許使用龍鳳、麒麟、石獅子、神龜、貔貅等神獸,在古代風水先生認為有人使用祥龍,會使本人運氣好轉,會爭奪帝王的龍氣,所以對龍鳳、龜駝碑等雕刻有很多限制。比如在清朝,一品、二品的官員(*)后,可以在墳墓前建龜駝碑,記載該官員生前的事跡,有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人可以使龜駝碑、對整個家族有貢獻的人也可以使用龜駝碑、古代的家族祠堂可以使用龜駝碑、寺院可以使用龜駝碑、園林景區可使用龜駝碑。現代的話,感覺自己財力充足也可以使用龜駝碑,比較龜駝碑比普通石碑貴很多。
二、龍龜馱碑圖片大全
下圖是龜駝碑圖片
高度:2.36米
寬度:0.8米
厚度:2米
石材:青石
長城石雕制作的龜馱碑設計圖片大全
設計理念:龜駝碑整體風格仿古,所以采用青石制作,龜駝碑的頭是龍頭,尾巴是龍尾巴,這種神龜也叫作赑屃,龍尾的造型在龜駝碑設計制作中是不容忽視,它為整個龜駝碑起到壓陣的作用。
三、碑為什么用龜馱著
馱著石碑的就是赑屃。我們長城石雕在浙江寧波鄞州區的天福禪寺修建了好幾個龜駝碑,石碑上面雕刻捐款人名單,龜駝碑也叫作龍頭碑或者功德碑,石碑下就是一只巨大的赑屃,人們來到這里,都要摸摸它,因為傳說赑屃是祛邪、避災、祈福、護宅的守護神。赑屃還經常出現在福州地區一些大型墳墓的周圍。赑屃(bìxì),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
傳說赑屃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后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赑屃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跡,叫赑屃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赑屃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赑屃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赑屃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赑屃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神龜赑屃馱石碑圖片

龜駝碑圖片

還有一種說法是是赑屃龍的九個兒子之一,力大能負重。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屃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這個像龜一樣的動物學名叫赑屃(bi,li),別稱蠵龜(xi,gui)。也就是一種海里的大龜。傳說中赑屃力大無窮,身上馱著三山五岳,在大禹治水時,剛開始和龍王一起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后來經過大禹的耐心說服教育,赑屃幡然悔悟,幫著大禹治水造福人民。
大禹治水成功后,擔心霸下以后會舊病復發再出來搗亂,就想了個辦勞刻在了上面,從此以后就讓霸下背著這塊碑。就這樣經過歷史傳承,龜馱石碑成了不少古建筑中的一道景觀,保留至今。今天當人們去一些古代建筑群旅游時,園區的工作人員都會勸游人們去撫摸一下赑屃的身體。摸了赑屃(龜)頭的人可以快樂無憂,摸了龜背的人可以一帆風順。摸了龜尾的人可以健康平安。因此赑屃又成為了人們用來祈求平安的神獸。
四、那么,為什么我們所建造的宮殿、祠堂、陵墓等處要用龜來馱碑呢
我們長城石雕將其歸結為4點:
一是因這個神龜是赑屃,龍生九子之一,有足夠的承載量,用其所長;
二是龜喻長壽,取其生命長久的屬性,寓意所載事跡永遠流傳,符合萬古流芳之意;
三是龜自古以來就與龍、鳳、麒麟并稱四靈;
四是龜習文,龜自古就與文字有關,如甲骨文等。無論是先前的龜還是后來的“霸下”(石龜)所馱的石碑都是重量級的大塊頭。

龜駝碑、功德碑、石碑設計圖
龜駝碑

《無字石碑》
道觀功德碑
例如,山東孔府、孔廟現存有很多巨大的碑亭,亭中均有龜馱碑,碑體碩大,有的通高近八九米,重達九十多噸。那么,在古代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又是怎樣將這些巨大石碑矗立于龜背之上的呢?相傳明成祖朱棣為他的父親朱元璋建碑時,因龜太高,石碑怎么也立不到龜背上。這時,明成祖下令不得延誤吉日,誤者處斬。眼看就要到了規定的日期,領工的頭兒愁得整天吃不下、睡不好。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來了一位白胡子老者,對他說:“要想把碑立起來,就要龜不見碑,碑不見龜。”說完便揚長而去。工頭聽后豁然開朗,立刻讓工地上的人往龜背上運土,把龜埋起來,然后順土坡將石碑推上去,待碑立起來后再將土挖走。結果龜馱碑奇跡般出現在人們面前了。其實,這種方法叫“堆土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建筑方面的智慧結晶。
公 司:嘉祥縣石牌坊、村口門樓、石大門門牌牌匾制作廠家,敬業的雕刻廠家。
聯 系:歐陽經理
手 機:13176197913
地 址: 山東 濟寧 嘉祥縣 石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