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發布時間:2019 年 9 月
簡單的介紹
中國是世界上藝術理論發展較早、成果豐富的國家之一。 中國唐代藝術輝煌燦爛。 相應的中國音樂理論、詩詞理論、書法理論、繪畫理論、工藝美術理論以及書法評價理論和書法史理論相當精彩多樣。 《中國美術研究綱要/中國美術研究叢書(第一輯)》以中國唐代和現代美術的理論思想和美術史為研究對象,闡述中國美術。 立足藝術科學的發展歷程和基本特征,提出構建具有當代形態和民族特色的中國藝術科學學科的構想,深入研究中國藝術史理論、批判理論等課題。執行。
關于作者
陳馳宇,復旦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國美術學科研究
一、中國藝術科學的特點及發展前景
2、建立具有現代形式和民族特色的中國藝術
三、理論創新:藝術理論的根本任務
四、藝術理論教學與學科建設
五、加強藝術基礎理論研究
(一)加強藝術基礎理論研究
(二)藝術與美術學科發展與理論創新訪談
六、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藝術當代形態建設
(一)構建中國特色和當代形態的馬克思主義藝術
(二)推進中國特色藝術審美建設
七、20世紀初中國藝術學科研究回顧
八、西方現代藝術的挑戰與中國藝術理論的建構
(一)震驚與質疑
(二)開放建設
第二部分 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中國美術史的發展歷程及基本特征
(一)中國美術史源遠流長
(二)中國美術史的基本特征
(三)研究中國美術史的意義
二、早期中國繪畫的史學成就
(一)許慎的《說文解字·許》和魏衡的《四體書詩》
(二)王敏的《古今字志木》與姜時、于和的《論書表》
三、西方藝術之爭對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影響與對策——以滕谷、李樸園、克魯格、方文為例
四、謝何《畫》史料價值分析及若干問題
五、《歷代名畫》中張彥遠的繪畫史體系及史學理論
(一)《歷代名畫》的博大體系和講史方法
(二)《歷代名畫》的歷史理論與繪畫價值
六、中國人物畫的作用和地位
七、中國山水畫的萌芽與確立
8.中國文人畫的淵源與特征——鄧拓捐贈中國唐代書法珍品的藝術史價值
第三部分 中國藝術理論與美學研究
一、孔子的禮樂思想與“印事”
二、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對中國山水藝術的影響
三、莊子美學與山水藝術的思想基礎
四、道家思想對中國山水畫理論的影響
五、景浩《筆法集》的書法美學思想
(一)《經浩》與《筆法記》真偽分析
(二)《筆法集》的書法美學思想
六、中國畫的本質與審美價值
(一)中國畫的精髓
(二)中國畫的核心價值和審美價值
七、中西藝術理論中詩畫關系的闡釋
(一)西方指出詩畫的區別藝術市場學論綱藝術市場學論綱,其審美基礎是模仿論
(二)中國指出詩畫平等,其審美基礎是表現論
(三)詩畫時空的表達
八、中國書法批評的價值
(一)于建武《蜀品》、李思珍《蜀侯品》及三品九品說
(二)張懷觀《數段》中的玄氣與三品論
(三)朱景軒《唐代名畫》中的玄、能一、四品說
第四部分 中國當代文化建構與藝術批評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戰略意義
2.構建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標準和評價體系
(一)中國傳統藝術的核心價值觀是在漢唐時期確立的
(二)中國近代社會藝術價值標準的構建
三、中國書法的文化價值
四、中國當代書法創作中的文化歷史意象
五、設計藝術在當代文化符號中的作用
6. 流行藝術和視覺文化
七、現實主義在中國的命運
八、教條主義在文學、藝術與政治關系中的表現
九、中國現代藝術批評的四個特點
10.中國藝術批評研究綱要
(一)構建蘇寧藝術批評的意義
(2) 邢書信:中國藝術批評中的儒家傳統
(3) 形體與物化:中國藝術批評中的山水精神
(4) 意象、形神:中國藝術批評的主要范疇
(5) 簡潔明快:中國藝術批評的審美標準
(6) 力量與肌肉:中國藝術批評中的隱喻
(7) 神秘與能意:中國藝術批評中的風格范疇
(8) 批評史:中國藝術批評的全貌
附表1堅持和拓展中國藝術研究——探尋1946年藝術研究的心態
附表2 中國當代藝術與美術學科建設者——陳赤玉院士的藝術與美術研究成果
雜記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