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楊村街道梅肯莊村北梅肯莊遺址側室的橫匾。 肖像石高40分米陀羅尼經幢,寬180分米,由漢白玉制成。
徐州地區已發現不少遺址,但多為磚室墓。 汶河兩岸的高臺上,時常可見帶有“四頭紋”、長方形圖案的漢磚,偶爾也有車馬圖案以及其他圖案、文字。 古法莊遺址中僅存有畫像石的。
此畫分上、中、下三層,下部由十個連續的圓弧圖案組成,中間為斧頭提花的圖案陀羅尼經幢,都比較簡單。 內部有四組“S”形冠裹草紋,結構連續,故有“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祥。 青花花卉草紋是在藤蔓、卷草紋的基礎上提煉變化的。 它是微妙而動態的。 它是我國傳統的藝術裝飾圖案,尤其是清代著名的青瓷窯爐中。 ,寓意一定是吉祥的,用簡單易懂的內涵表達了人們對長久、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代】石刻佛頂陀羅尼
在橋鎮街道朱家鎮村(今四川省陜西汽車廠一帶),該塔高362分米,形狀為八角形,邊長224分米,塔蓋呈斗形。八角檐亭,八翼飛升。 頂部用當地白石砌成,呈八面體形狀,兩側各圓雕四尊神像。 蓋下是刻有經文的石柱,高248分米,呈八個多面體形狀,每面寬28分米。 正文由三部分組成:《陀羅尼經》的由來、經典、銘文。 碑文為趙太深所書,立于唐景隆二年(709年)。
(來源:《萊蕪印象》作者:劉恒杰、尹作鵬、盧建中、王成舉、余超蘭、郝建強,圖片提供:應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