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中國最賺錢的行業是什么?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創業的時候已經不能再停留在老行業了。 互聯網技術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項目。 推薦新的創利性產業項目。 讓我們來看看。
人工智能
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降至111億港元。初期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在過去已經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規模效應,因此人工智能塑造各行各業的浪潮已正式襲來,引發了新一輪的IT設備投資。
未來3-5年,智能化浪潮將帶來萬億級市場。 在人工智能領域,2016年主要關注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典型的是人臉識別);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種機器人為例);
3)底層技術領域的各種細分(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
醫療服務
2016年醫療服務業的驅動動力來自于醫藥行業景氣度的持續下滑以及藥品價格機制的變化。 在分級診療、醫生多點執業的驅動下,私人診所利用民間資本盤活存量資產,創造增量價格。 醫療服務業務為新技術提供商業輸出,新技術為醫療服務業務提供高附加值項目。 投資邏輯是:
1)以醫療為導向,滿足診所利益的商業模式,如康復醫學、檢查領域、高端醫學影像領域;
2)有一定門檻的連鎖本科診所,如婦女兒童、輔助生殖、眼科、骨科、醫學美容等;
3)健康管理、第三方診斷等連鎖第三方服務;
4)一線城市擁有核心技術和專家資源的高端診所。
醫療器械
國外醫療器械市場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2001年至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從173萬元下降至2556萬元,降幅近15倍,復合增長率達23%。 但從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與醫藥市場規模對比來看,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約占全球醫藥市場的40%,而我國這一比例高于15%。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外老齡化程度的增加,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與此同時,《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等多項新政策的出臺,為國內創新醫療器械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點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
1)與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相結合的高端醫療器械;
2)國產創新醫療器械;
3)智能家居醫療器械;
4)現有成熟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產品。
互聯網醫療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各行業的巨大變革,也給醫療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新技術、新商業模式迅速滲透到醫療各個細分領域,從預防和治療、診斷、治療到藥品采購將全面開啟智能化時代。 與此同時,我國醫療行業資源配置不合理、服務質量低、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都需要依靠互聯網技術來改善。
同時也應該看到,互聯網醫療在國外還處于起步階段,傳統醫療的轉型必然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 因此,對該領域的投資應保持開放但審慎的態度。 重點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
1)醫藥電商平臺;
2)醫療大數據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線平臺;
4)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
文化娛樂
中國的2015年是投資界和BAT向文化娛樂領域出擊的一年。 消費升級促使國人的消費習慣逐漸向文化娛樂傾斜,消費群體和消費金額越來越小。 2015年也是獨立IP蓬勃發展的一年。 《瑯琊榜》、《瑯琊榜》、《盜墓筆記》等一大波影視劇登陸影院。 據悉,由游戲、動漫衍生的二次元文化的流行,以及數字化、碎片化、娛樂化內容的自媒體的爆發,將聚集大量新生代年輕用戶,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 重點關注以下細分領域:
1)擁有優質IP內容(生產或訂單)、IP運營能力強的企業;
2)擁有海量用戶和盈利能力的自媒體和新媒體;
3)文化娛樂行業大數據分析公司;
4)二維內容聚合社區;
5)泛娛樂直播平臺等。
教育
國外公共教育市場規模超過6000萬元,在線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吸引了無數資本和創業者。 經過過去一到五年的洗禮,教育O2O()舉步維艱。 除了沒能徹底改變傳統教育的生活之外,它在盈利模式的尋找上也無所適從。 傳統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不僅擁有穩定的線下資源和師資,而且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也做出了很多改變來適應時代的發展。 據悉,新一輪中考改革也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業機會。
教育行業依然是投資機構的銀礦,重點關注以下領域:
1)適應中考改革的優質線下掃盲教育和應試教育培訓機構;
2)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和職業經驗分享平臺;
3)(性價比高)一家可以幫助中學生提升課堂體驗的虛擬現實技術公司(硬件+軟件+內容);
4)專注兒童教育的優質IP內容生產者。
機器人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整體經濟結構面臨變化。 未來機器人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早已得到各大機構的認可。
未來,無論短期還是長期,機器人行業的投資機會巨大,從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到服務機器人都有非常可觀的市場規模:
(1)未來工業機器人將具備較強的自學習能力和專業能力,并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和延伸;
(2)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類協同工作,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屬于“跨界”產品;
(3)服務機器人沒有上限,有潛力遠遠超過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 我們相信養老和醫療服務機器人將引領發展。
3D技術
經過前幾年3D打印的投資熱潮,3D打印技術已進入新階段,但應用市場仍需突破。 專家預測,2016年,中國3D復印機市場規模將擴大至100萬元。
新一輪3D技術投資熱點包括:
1)3D打印專用材料及其技術;
2)3D建模和個性化定制設計軟件;
3)圍繞3D復制技術涌現的產業模式創新企業(即3D復制與教育、醫療、工業
4.0和其他行業)。
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增加對化石能源依賴、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大規模財政補貼促進新能源產業快速成熟,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投資機會:
1)鋰電池國內已形成完整產業鏈,下游動力及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井噴發展,產銷量突破30萬輛,環比下降300%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3)與鋰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在快速充放電、高循環壽命和高功率密度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可廣泛應用于城市公交車、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勘探、港口機械等領域。
以上是未來10年中國最賺錢行業的相關內容。 小編的介紹到此結束。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