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巨大的白色業務
老敏是廣東人,在上海從事建筑垃圾回收業務已有5年。 他坦言,這項業務的市場巨大,而且由于國家設定的門檻太高,大量的基層從業者實際上是在對抗新政。 削減優勢,做藍色生意。 一旦政府強力干預,你的經濟來源可能會被切斷。
老敏透露,國家有規定,建筑垃圾必須送到專業建筑垃圾處理公司處置的指定地點,但首先,由于各種原因,這種地點在減少,而且都位于偏遠地區; 其次,建筑垃圾處理公司的設立需要巨額資金,且其回收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高,因此其給出的回收價格遠高于一些不具備資質的垃圾處理公司,這也導致,正規軍沒飯吃,非正規軍有飯吃。
目前這項業務真正賺錢的地方在于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交通聯系。 是負責將建筑垃圾運走的人。 通常施工隊不會自行處理此類垃圾,而是聘請專業的運輸隊伍。 目前的市場情況是,一車四五噸垃圾,運輸商收費300元,并繳納各種費用(油錢、垃圾存放管理費),一車垃圾凈收入在150元之間。和200元。 而對于一個大型工地來說,三天的建筑垃圾可能有20噸到30噸,但這種人不僅僅只關注一個工地,而是關注十幾個工地,所以在高峰期,凈利潤三天1800元。 較少的。
第二個是選擇過程。 意味著回收者從巨大的“垃圾山”中挑選出有用的東西。 老敏坦言,建筑垃圾中有價值的東西可能是所有垃圾中最有價值的,比如廢金屬塊、廢鋼筋……以半徑20分米的廢鋼筋為例,因為回收價格幾乎為零,最高賠付幾塊錢。 入場費100元(即在建筑垃圾放置的地方撿??東西),市場售價約為2800元/噸,除去人工成本后,收入可達2400-2500元/噸噸; 而廢舊電源銅,售價可達5.3億元/噸,收入至少5億元/噸。 這個環節絕對是暴利。 要知道,一些零散的垃圾撿拾者三天內就能從建筑垃圾中賺取數百元的凈利潤。
三是轉租場地的人。 建筑垃圾必須有一個傾倒的地方,所以擁有這個地方的人也是暴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據新政策,建筑垃圾存放場所必須經過審批,但事實上,國外80%以上的建筑垃圾存放場所都是非正規的,盡管一些正規的垃圾回收公司也從這些場所采購相關原材料。 他們的利潤點有兩部分:一是倉儲費,通常每輛車100元,通常三天至少有40輛車被扔進垃圾場,三天毛利潤4000元;二是倉儲費,通常每輛車100元。 另外就是進入網站的費用,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入市場。 像老敏這樣的人每個月要繳納幾千元才能進入市場。 如果是企業的話,市場費用會更高。 兩者加起來,一個垃圾場的每月毛利至少在20萬元以上,而且其租用的場地大多是郊區的廢棄空地,每月租金可能在100至2億元。 如果你和當地派出所的負責人熟悉的話,說不定還可以送點禮物,甚至連房租都省了。
第四,搬遷團隊也很賺錢。 搬遷團隊實際上是這個業務的最上游部分。 以前房地產開發商在開發的時候,都會找一個搬遷團隊。 按理說,他們要給搬遷隊支付搬遷費。 而目前的情況恰恰相反。 開發商不但不付款,還招標。 哪家搬遷團隊付給開發商的錢多,開發商用哪家來搬遷。 因為搬遷階段有木門和設備,很難換到錢。 別小看那些浪費,一個項目一旦完成,動遷團隊至少可以賺取幾十億元的利潤,所以他們愿意花錢去投標。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