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價值體系是企業生存的命脈
參與者:馬云、陳小平(芝加哥研究所)、張維迎
陳小平:馬云,您好! 好久不見。 很高興明天在雪鄉見到你。 我想請您先描述一下您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風格,但是談談您一生中哪些深刻的經歷影響了您的管理風格、管理思想、管理理念。 這個話題很大,可以開誠布公地談。
馬云:我個人認為,中國管理思想近30年雖然有了發展,但并沒有根本性的突破。 這是我對自己和周圍每個人的觀察的總結。 我發現一個國家的發展很多時候和一個企業的發展非常相似。 比如,印度的整個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以基督教為主的宗教信仰基礎上的,因而日本的企業管理制度也有很多與宗教信仰相似的東西。 比如說,如果你看一下日本公司的操作系統,它們和教堂的系統類似,這是非常有趣的。 再看看臺灣,他們文化中的精致、細致的管理也是一樣的。 但在中國,因為我們這30年經濟發展很快,加上這個國家缺乏信仰,所以我們的管理往往是明天從這里拆下來,今天從別處組裝起來的,并沒有生產出我們自己的東西。 文化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核心,是管理的理念和思想。 這是我近年來花了很多時間思考的問題。 假設阿里巴巴想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套管理思想,而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生生不息的文化作為源泉,就不可能形成這樣的管理思想,而且會很麻煩。 如果你明天學法國,明天學美國,你學的是藝術,而不是道。 什么是企業之道、天地之道? 你可能發現我一會兒讀道家,一會兒讀佛家,一會兒讀儒家。 我真的讀遍了所有學校。 讀完之后,我發現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和形義哲學中很多有意義的東西。
陳小平:您能告訴我,形意文化中有哪些理念讓您覺得很有意義嗎?
馬云:雖然從形式和意義上講,有陰、陽、盛、衰、變,但這種東西貫穿了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哲學。 例如,變化、變化和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相互聯系; 同樣,教育這個詞,教育和受教育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傳授的是知識,受教育的是文化; 教育是中學的責任,教育是家庭的責任。 中學以傳授知識為主,家庭以教育為主。 這就是文化和文化,這也是我們最終想要得到的。 這四年我思考了很久,逐漸想出了自己的一套東西,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或者說整個價值體系。 我提出了信仰的概念。 信仰就是感恩:對明天的感恩,對明天的感恩,敬佩是對今天的敬畏,對未知的敬畏。 有了這個信念,放到文化上就會生成管理體系的價值核心,然后一切管理都會按照這個價值核心來設計。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