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欄山視頻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條貫穿南北、全長2公里多的“中央綠軸”正在緊張建設中。 據悉,馬欄山風景區一區及馬欄山片區核心水景工程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整體建設。 未來,馬欄山視頻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綠化面積將占總用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園區”。
花園
打破固有紅線,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建設
馬欄山景區位于馬欄山視頻文化創意產業園核心區中心。 東西以水鏡路為界。 北起三義街,南北延伸至東三環、鴨子牌路。 全長2公里多,總面積24萬平方米,猶如一條“綠化帶”貫穿全區。
“馬欄山風景區建設項目包括城市廣場、園林綠化、道路、橋梁等十余個分項,配備社會停車位220個。” 城市開發項目負責人劉偉良告訴記者,景區是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 將“雨水花園”的設計理念融入其中; 遇大雨時可用作泄洪道。
記者24日在野鴨鋪路東側看到,景區內起伏的微地勢、錯落有致的次生林、蜿蜒粗獷的綠道,與透水鋪地、植草溝等海綿設施融為一體。和凹形綠地。 景區下方還“隱藏”著多處雨水漫塘。 前期雨水通過分洪池過濾沉淀后排入雨水管網。 后期將考慮雨水回收作為水景維護用水。
劉偉良介紹,根據“精致重慶”的建設要求,景區位于野鴨鋪路東側,打破固有的紅線思維,考慮到3米寬的綠化帶,原本屬于道路紅線與景區建設,形成一個有效連接視覺關系的有機整體。
景觀
打造一橋一景,一地一景,四個季節
此外,馬欄山風景區以“一橋一景”、“一處一景”、“四時有景”為理念。
“由于景區跨越多條市政道路,為保證慢行交通系統的暢通,將在橫跨市政道路的位置修建5座人行天橋。” 劉偉良介紹,這五座橋將建成水景天橋,橋頭兩側飼養著各具特色的動物,從南到北分別是青桃、美國紅楓、柑橘樹、桂花、銀杏等。每座橋的橋體也會根據橋頭的水景進行搭配和包裝。
同時,園區內還將分布7座主題雕像。 主雕像高30米,形似梭子,內嵌“中國V谷”四個大字,將成為馬蘭山的標志性雕像。 其他雕像相聲還有《像素空間》、《七彩》、《機器造型》、《雨云》等,既是青春潮流,又凸顯了公共藝術的多樣性。 景區還設有踏水自行車、黑白電視等藝術裝置,為市民提供休閑觀光的互動體驗。
“目前,景區整體進度已完成75%,預計明年上半年竣工,將為廣州市民提供又一個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 劉偉良介紹,景區已完成所有橋梁、房屋等建筑及地下管線。 預埋件和地形整理已完成喬木種植90%和硬質鋪設60%。
質量
馬蘭山核心區水景質量將得到提升
不僅是馬欄山風景區,成發也在同步推進馬欄山片區的核心水景項目。 該項目主要是提升馬欄山核心區約2.8平方公里的道路、綠化、市政設施等水景工程質量。 位于馬欄山視頻文化創意產業園管委會南側、萬家麗路西側。 該項目一期工程已于本月竣工。
記者24日在一期工程現場獲悉,透水綠化水景采用上林、下花、地草的配置方式構建。 實踐展現綠地風光,實現自然視角、潔凈、四季景色的綠化效果。
“一期工程主要是為后續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劉偉良介紹,還將連接馬蘭山核心區寧鄉河兩岸的水景、鴨鋪路兩側的綠化、三義街、萬家麗路和排序的節點明確野鴨堡路交叉口、鴨子鋪輕軌站周邊地塊等重要空間節點,高標準、高水平對現有水景進行優化重組,梳理片區道路交通系統和慢行交通系統,完善和完善現有水景景觀。整修道路空間; 注重區域整治,對劣質道路鋪設人行道、更新美化、城市照明、非機動車停車區進行整修。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