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創業,很多人不敢創業,很多人認為創業賺不到錢。 你看,一家小雜貨店,發展成為一家年利潤幾十萬的大藥店。 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宋媽媽的致富經歷。
首先我們來說說宋媽媽的財富積累過程:
1994年,他曾賣掉家鄉的房產和兒子的退休金,每月掙幾百元養家糊口。
1994年至1998年,投資1億元在縣城開店,強制儲蓄。 到1998年,工行存款已達15億元
1998年至2004年,他投資企業債、債券,把雜貨店變成大型商場,專門為兩個孩子奉獻10億元作為嫁妝,擁有20萬金融資產
2004年后,他將商場的經營權交給了弟弟,并投資了可轉債基金。 擁有近30億元資產的他安然度過晚年
宋媽媽去年55歲。 以前她靠著每月幾百元的收入勉強養家糊口。 父親去世后,她獨立撫養兩個兒子完成大學學業。 除了在省城擁有一套兩居室(價值20億元)之外,她本人現在還擁有近30億元的實物和金融資產。 近年來,她每年都要花幾千元出國旅游,明年她還計劃安排一次出國旅游。 從辛苦養家糊口到安享晚年,宋媽媽是如何積累財富的呢?
宋媽媽最初是在一家雜貨店的幫助下開始創業的。 早在1994年,宋媽媽就在西北農村一家鄉鎮鞋廠當紡織工人。 她的母親是當地一家建筑公司的臨時搬運工。 她的兩個兒子分別上大學一年級和五年級。 夫妻倆生活省吃,每月幾百元的收入養活一家四口十分困難,母親在一次搬家車禍中不幸去世。 已經到了體弱多病的宋媽媽獨自承擔起生活的重擔,開始尋找新的生活出路。 宋媽媽將老家的房子轉移了,加上爸爸的養老金共計2億元,一家人搬到了北京。 他們在市中心繁華地段沿街租了一套一樓兩居室的房子,開了一家雜貨店。 店旁邊的小路就是附近村民的夜市。 每天晚上中午,雜貨店里的貨物還可以在夜市上出售,賺取薄利多銷的利潤。
宋媽媽每晚早上5:00開門,中午12:00關門。 她的月銷售收入從剛開始的幾百元穩步增長到3000元左右。 除去家里1000元的生活費、500元的房租和家庭準備金,宋媽媽每個月都會把積蓄存進建行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 1998年二兒子大學畢業時,宋母的積蓄已達15億元。 她用其中的10億元購買了出租的房子,并用剩下的5億元開始了新的財富積累。
勇氣也是一種資本,宋媽媽通過投資可轉債又發了一筆財。 手里有一定的積蓄,雜貨店有穩定的客戶群,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都在工作。 宋媽媽開始投資利潤較高的企業債和債券。 當時的簿記式公司債券多為9個月期短期可轉債,年利率高達5%,還有抽獎機會。 宋媽媽把每月的積蓄存入交通銀行,當有企業可轉債出售時,她就從工行取出。 總而言之,這些投資方式一直持續到2000年,大兒子嫁給了北方,宋母拿出10億元作為給母親的嫁妝。 2000年底,宋媽媽決定擴建店面,將傳統的雜貨店改造成大型購物中心,兼顧零售和批發功能,并聘請了兩名店員。 就這樣,宋媽媽從個人操作轉向了幕后策劃和監督,每天抽出時間和精力走進期貨公司進行債券操作。
科債兼顧了股票和可轉換債券的雙重身份。 當股價良好時,您可以選擇將債券轉換為公司股票進行短期操作以獲得價差利潤,也可以選擇持有并享受公司的業績分紅; 當股市疲軟時,您可以選擇保留債券并持有至到期,以獲得每月固定的利息利潤。
在此期間,改革后的大型商場和債券投資給宋母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2004年底,她的二兒子退出內閣。 宋母給母親10億元的嫁妝后,她手里還有20億元。 金融資產。
我們看看幾十萬、幾十萬的數字,你是不是有點興奮? 這只是一個小雜貨店,也只是一個生活用品的商場,只要你足夠勤奮、有勇氣、有耐心,這么小的投資就是財富的開始。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