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來市場形勢的發展和大眾需求的變化,以下七個行業很大程度上將出現更受大眾消費歡迎的企業。
1、互聯網服務行業,一些小而美的公司會脫穎而出
近三年來,互聯網行業正在快速改變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會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而發生變化。 近兩年,平臺、電商、O2O、游戲四大行業最為熱門。 商業模式的基本內涵是購買流量、流通補貼、刺激用戶進行交易。
未來,互聯網行業將會出現一些小而美的公司,并占據領先地位。 從信息傳播的形式來看,過去是通過主流媒體傳播。 傳播是自上而下的,是點對點的傳播。 然而,如今的傳播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傳播是多點到多方位的,公眾可以參與,具有自主性和選擇性。 于是,用戶圍繞著自己認同的價值觀、IP差異化紛紛形成圈子。 從新聞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被稱為“焦點論”,從經濟學的角度也可以稱為“市場細分”。
2、旅游會展業更加精彩。 大模式將重新分配資源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中國在線旅游會展業復合下滑率超過30%,促使傳統旅行社越來越看重在線旅游市場的力量。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3年,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分別達到1313.9萬元、1708.6萬元、2204.6萬元,環比增速分別達到38.5%、30.0%、29.0%。 。 其增速低于出境旅游。 市場整體水平。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在線旅游會議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下滑的態勢。 因此,顯然,市場對旅行體驗者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到2017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4650萬元,需要更精彩的模式來重新配置資源。
3、文化娛樂產業,新文化擴張帶來機遇
達沃斯峰會為英國的一個小鎮帶來了全球影響力,也為當地的旅游、商業、文化、酒店業帶來了巨大的進步。 我國很多地方也具備大力發展會展文化經濟的客觀條件,但往往缺乏宏觀層面的思考。 現代信息時代的傳播媒介將促進這些新文化的擴張速度,并迅速形成全省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所謂新文化的創造,不是搶世界現成的“蛋糕”,而是創造自己獨特的“蛋糕”。 網絡經濟和網絡文化融合發展,是當代網絡經濟和網絡文化的一大特征。 未來這個特征將會從隱性上升到顯性。
4、科技產品研發行業,純技術將再次實現驅動作用
當今時代,大多數人都追求潮流,高科技產品的開發也將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近年來,智能家居等高科技產品深受年輕人喜愛。
據統計,智能家電在國外擁有超億潛在客戶,尤其是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 他們對智能家電有著較高的要求和需求,是最大的潛在客戶群體。 據數據測算,2020年或將突破1萬億,成為電器行業增長最快的關鍵部分,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5、在醫藥行業,占據產業鏈上游的企業將非常引人關注。
醫藥技術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創新的主要驅動力。 事實上,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俄羅斯在技術水平和投入方面的強勢國家地位短期內并未改變。 大量的專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趕上的。 但以上海為例,目前北京正在推動融入國際生物醫藥研發。 力爭2017年北京研發外包規模達到300萬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發服務外包中心。
一方面,未來國外相關領域對藥品開發商尤其是高端藥品開發商的需求將持續旺盛。 另一方面,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行業趨勢是,專注于產業鏈上游的企業將會有很大的機會。
6、健康管理產業,惠及大眾的藍海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逐漸下滑。 然而,在物質生活空前發達的今天,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亞健康人群已超過75%,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糖、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已占死亡原因的80% 。 人們的健康需求已由傳統單一的醫療診療型向癌癥防治型、保健型、健康促進型轉變。
社會各階層的健康需求不斷增長,健康管理者這一職業也隨之應運而生。 具體來說,私人健康管理者的主要任務包括收集和管理個人健康信息、評估個人健康和癌癥風險、進行個人健康咨詢和指導、制定個人健康促進計劃、進行個人健康維護。 他們是綜合營養師,是結合了醫生、保健師、中醫、心理學家等多個職業特點的綜合性職業。
7、老年家電及服務業將成為充滿活力的“夕陽”產業
目前我國老年用具及服務的市場需求為每年6000萬元,但目前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足1000萬元。 與此同時,絕對需求與供需之間的相對差異很可能進一步強化,給老齡產業帶來“無限商機”。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