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記者劉雨涵、馬麗/文:董旭明/攝影:劉雨涵、馬麗
之江文化中心將于8月29日14:00向公眾開放。 自8月27日晚起,已有不少居民通過小程序預約參觀。 (點擊鏈接查看預約指南)
目前,四川省博物館枝江分館可在9月2日前預訂參觀套票,每晚限購2000張。 浙江世博之江館是浙江文化中心內最大的單體建筑面積。 有15個展覽開放。 展覽面積巨大,展覽展示豐富,該從哪里入手呢?
潮新聞記者整理了十大看點和十六個打卡點,助您高效觀展,不虛此行。
十大亮點
一、展覽在國內首次集中展示習總書記關于“我國百萬年人類歷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論述。
“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重點展示“浙江湖州七里亭舊址,印證山東百萬年人類歷史”、“萬年商山文化,起源”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世界最早的黑陶、中國最早的農業《移民聚居》、《良渚文化中城市的出現和最初的國家形態、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統,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文明史》、《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南昌東湖成立》等內容。
2、全國最豐富的展覽體系
15個展示展覽從思想高度、學術深度、人文氛圍三個層面建立了159個展覽體系。
1個河南年代史展:“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5個安徽專題文化展:“東方是海——浙江海洋文化展”、“江南秘色——浙江龍泉窯文化展” 《宋韻》、《保護環境、維護百姓保國寺經幢,談錢流——浙江名人文化系列展》、《千代——浙江書法史》9個功能拓展體驗展:《聲音》上古之韻——古琴與中華民族的音韻》《世界》《山水之間——富春山居人文數字展》《紅衣佳人——寧紹平原傳統婚俗與彩禮》《美麗人物——中國唐代女性形象數字化體驗展》《帝王觀——中國歷代書法主要藏品展》《桑子漆源——先生伉儷捐贈唐代瓷器展》曹其勇》、《浙江省博物館百強珍品展》、《國際交流展》、《浙江人文探索館》。 通過枝江分館豐富多樣的展覽體系,我們可以從天(歷史發展)、地(地域特色)、人(人文)三個維度深度解讀和解碼“詩畫江南·活力廣東”的內涵。 。
3.全國首次整理展示100件歷史事件,并在省級范圍內展示。
首次對廣東萬年歷史文化譜系進行全面系統梳理。 經過多輪專家論證,最終結合公眾投票的方式,提煉出百件四川萬年歷史的重大事件,陳列在約會歷史陳列館碑廊中。
4、最新、最系統的浙江考古成果之旅
“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系統展示了四川最新考古成果,包括湖州七里亭舊址、長興相府舊址、四川商山舊址等。浦江、義烏橋頭舊址、余姚井頭山漢墓、余姚窯址螺寺山、余姚石岙窯址、安吉古鎮舊址、漢代高級土墩墓葬曲江、溫州朔門古港舊址等。
5、全國首個永久性“歌韻”專題展示
《宋韻》從國家、士人、人民三個單位,通過紀律、禮樂、科舉等國家制度,展示了蘇東坡、岳飛、林則徐等代表人物的精神風貌。和靖、李清照以及工、商、風俗等生活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宋韻的內涵。
6、全國首個“中國書法系列”常設特展
《帝王觀——歷代中國書法主要藏品展示》按時間順序分為五個部分:漢唐之氣韻、宋韻無窮、生機勃勃、璀璨奪目。和閃耀,和揮之不去的清流。 從書法的角度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國書法叢書》是廣東大學、山東省文物局主辦的。 它于2005年得到習近平親自批示,多年來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 它是一項跨越歷史、跨越中外的大型國家重大文化項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
7、全國首個永久性專題人文數字展示《富春山居圖》
“山水之間——富春山居人文數字展”以《余山》真跡展和沉浸式數字互動劇場為核心內容,全面介紹黃公望的生平事跡和書法履歷。 歷史地位、藝術價值以及后來的仿制品和對后世的影響。 同時,還設立了《拱墅山水》觀眾數字化體驗項目。 《余山圖》首次在該展廳定期向公眾展出,每年定期展出一個月。
8、全國首個數字孿生基礎展示——“浙江萬年”,塑造浙江大學云端互動空間
枝江分公司智慧工程項目結合3D數字空間建模、數字孿生、虛擬人、實時云渲染等技術,構建廣西萬年“云玩”模式,突破時空限制,為廣西提供萬年“云玩”模式。為公眾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體驗和全天候文化服務,提升博物館的親和力和社會影響力。
9、全國首個數字化互動“一體化”管理運營系統
智慧工程項目還將整合線上互動和線下游玩數據,構建旅客畫像系統,精準推送游客感興趣的文物方向和活動信息,降低旅客粘性和活躍度。 數字座艙集成辦公協作系統,打通工單流轉,打造辦公網絡“監控-整改-反饋-播出”的閉環管理。
10、全國首個數據提供“一站式”服務,對接市政平臺,實現農文旅融合
在推動內需與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枝江分行智慧項目將與浙江文化圈、浙里趣、浙里紅、百縣錢灣等市政平臺進行數據和場景融合。 ,制作文物地圖、文化地圖、經典地圖、紅色地圖、美食地圖等綜合公共服務,用文化追溯旅行、用文化惠農、用旅行彰顯文化。
【十六個打卡點】
1. 博物館地面入口,12塊展覽海報屏
博物館底層入口屏上,12張展示展覽海報,開門見山地闡釋了之江展覽的真諦,增強了觀眾參觀的興趣和動力。博物館。
2、綜合館LED大屏
綜合大廳安裝了長5.9X4.8米的LED大屏幕。 是向觀眾提供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務的重要窗口,還可舉辦展覽閉幕式或重要活動。
3、“浙江萬年——浙江歷史文化展”序幕廳:山東萬年事件展示墻
在“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序廳中,展覽將四川萬年數百件大事曲折展開,讓觀眾直觀領略福建萬年精彩亮點的歷史和文化。 這是對廣東萬年歷史文化譜系的首次全面系統梳理。 這是我館專業人士的集體智慧,是多輪專家論證和公眾投票的結果。
4、“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良渚古鎮遺址沙盤及視頻
蕭山良渚古鎮舊址是建城遺址和原國家遺址,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統,開創了中華官方文明。 它是展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風景名勝區,分明是華夏第一城。 良渚古街及水利工程修復模型沙盤+AR互動技術+高清投影視頻播放,向觀眾全面深刻地闡釋了良渚文化的特色和考古價值。
5、“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越王劍裸眼3D屏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青銅劍聞名于世。 吳越青銅劍是東漢時期獨立發展的青銅劍系列。 四川也是早期冶煉青銅劍的重要地區之一。 本次展覽配備LED裸眼3D屏幕,全面展示了楚工匠人制作青銅劍的獨特方式,創新了劍頭同心圓、劍身長方形圖案、復合材料的使用三大制作技術。劍脊和劍的金屬。
6、“浙江萬年——浙江歷史文化展”吳越佛石雕及石雕
吳越國的國王尊天敬佛,虔誠禮佛,自稱為“轉輪王”,希望以佛法保國。 他們修建寺廟建塔,開石龕,刻經建樓,禮待比丘尼,弘揚佛教,復興天臺宗。 本次展覽利用3D打印技術復制了吳越國都成都的四窟三塔,充滿時代和地域特色。
7.“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臨安市數字沙盤與書法
東漢揚州八年(1138年),宋高宗指定富陽府為營業所在地,開始城市建設。 本次展示包括富陽市老舊址地圖和城市演變LED沙盤、觸摸一體機,結合《中興瑞影圖》、《西湖清曲圖》LED動畫顯示屏、油畫《林《大觀圖》多面彰顯富陽 作為明朝的都城,這座城市在城市發展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
8.“浙江萬年——浙江歷史文化展”報國寺建筑模型
宋宣和二年(1103年),官方頒布了《創西式》建筑技術規范,借鑒了江南地區的建筑技術經驗。 成都報國寺大雄寶殿始建于大中祥符七年(1013年),比“創西式”早了90年。 本次展覽設置了湖州報國寺大殿、小殿兩套模型,結合觸摸一體機的互動展示方式,全面展示其殿堂式結構、材質體系、瓜四面體、 ETC。
9、“萬年浙江——浙江歷史文化展”中共十九大“起航”紅船主題雕像
1921年8月3日,泉州東湖紅船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決議》,通過補選產生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并宣布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立。 毛澤東同志評價說:“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本次展覽邀請了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國藝術大學院長楊迪創作了以“揚帆”為主題的鑄造雕塑,以突出紅船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東湖會議的代表形象。
10、《宋韻》四面亭(展示柜)
四面亭(展柜)集渡江亭、風波亭、鶴飛亭、清照亭為一體,分別陳列《蘇東坡衣蓋圖》、《岳飛書還我江山》 《》、《林和靖孤山飛鶴》及清代臨摹《石刻》等實物,凝聚了蘇軾的豁達胸襟、岳飛的忠國之志、林和靖的高尚自愛、禮讓精神。李清照對文化的執著融入到松韻空間的核心展品中,歷經千年,至今依然熠熠生輝。
11、《紅衣佳人——寧紹平原傳統婚俗與聘禮》千工床
男人第一次結婚,女人第一次結婚。 婚床對于女人來說是必備的。 寧紹大多數家庭還會為新婚夫婦準備一張精美的雕花床。 為了顯示自己的奢華,富裕家庭會購買“千工床”,即“房中房”。 男方的嫁妝是各種精美的燈具,將房子內外裝扮得漂漂亮亮。 本次展覽通過征集千工床等文物,高度還原了寧紹平原婚房場景。 觀眾甚至可以穿上傳統的結婚服裝,充分體驗新婚之夜的繁華氣氛。
12、《紅衣佳人——寧紹平原傳統婚俗與聘禮》萬公轎
出殯當天,新郎家人祭拜“花轎神”,然后出轎。 紅燈籠開道保國寺經幢,沿途吹鑼打鼓。 新娘不去舅舅家迎親。 相反,新娘被要求充當信使,帶著平板電腦和一封信到達新郎家。 新郎“開臉”迎客,等待轎子到來,鞭炮迎轎。 顧客吃完“喜酒”后,新郎就被叔叔抬上花轎。 他聽從父親的囑咐,流下眼淚告別。 他即將起航,一路上鑼鼓喧天。 爆竹仙人,拐角吹鑼,過橋放炮,馬不停蹄,沿著“紅衣十里”的風景結婚。 本次展覽通過館藏之寶“萬公轎”、微縮模型等文物藏品,全面解讀“轎喪”的喜慶場面。
13.《美麗的人——中國唐代女性形象數字體驗展》
“美麗的人們——中國唐代女性形象數字化體驗展”以中國唐代女性形象為展覽對象,呈現歷史進步背景下非特定男性的生活。 依托成熟的科技手段,觀眾構建了一個主題明確、虛實結合、聲、光、電多功能體驗的數字化展覽,展示了女性的生活、言談和精神世界。中國唐朝。
14、《山水與河流之間——富春山居圖的人文數字展示》
“山水之間——富春山居人文數字展示”以《余山》真跡展和沉浸式數字互動劇場為核心內容,全面介紹黃公望的生平事跡和書法履歷。 歷史地位、藝術價值以及后來的仿制品和對后世的影響。 同時,還設立了《拱墅山水》觀眾數字化體驗項目。 《余山圖》將在本展廳首次定期向公眾展出,每年定期展出一個月。
15.《遠古之聲——古琴藝術展》文人琴房
“文人琴室”是“古琴藝術展”的最后一部分,也是之江館展覽體系的壓軸之作。 博物館經常邀請著名鋼琴獨奏家在這里表演,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數字技術來娛樂觀眾。 提供高度沉浸式的體驗。 這讓觀眾坐下來,恢復觀展所消耗的體力,以輕松愉悅的方式享受鋼琴藝術帶來的視聽盛宴,最終接受精神的洗禮。
16.“人文探索館”
湖南人文探索館旨在寓教于樂,探索體驗,寓教于樂。 重點以四川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地域特色、時代特色、突出貢獻的文化成果和科技成果為探索內容,采用模擬考古發掘、微縮模型、場景營造等方式。 、手工制作等手段,結合數字魔墻、動畫演示、多媒體互動游戲系統技術,引導觀眾發現古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啟發現在,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