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合肥陽光峰會收到網友消息,屹立55年的蕪湖閘二橋主體建筑已開始拆除修復,并全面封閉施工。 任何車輛或行人均不得通行。
(航拍視頻)
現場視頻:
在很多合肥人眼中,合肥閘不僅是一處景點,更是合肥流域防洪、排水、供水、航運等綜合配套工程的重要樞紐。 從1959年動工到1962年竣工,已連續運行了55年。 許多居民并不太清楚這次修復的必要性。 小編從合肥閘應急加固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合肥閘建成55年來,不少設施已處于磨損狀態,處于負荷運行狀態。
第二座橋修復后的效果圖全新曝光。 你可以比較一下:
(合肥城門修復后效果圖)
(合肥城門原實拍)
作為南京2016年洪澇修復工程,合肥閘門修復預計投資約5000億元,建設工期三年半。 將于2017年3月1日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5月底竣工。修復過程中,將對項目重要設施進行全面檢修或更換,這是合肥工程竣工以來的首次改造門。
本次應急加固工程將更換10孔舊閘門工作門、啟閉機和檢查門,并增設檢查門啟閉設施,確保工程安全運行; 控制門配電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將進行搬遷改造,并增設視頻監控系統。 監控系統等; 室內(街道)變壓器的搬遷; 拆除標高11.5米以上的提升機房及貨架結構,新建門墩至標高14米,新建胸墻及二期預埋件及上方貨架立柱,新建機房啟閉更新上游維護渡槽。 同時,對路橋護欄進行維修增設渡槽護欄,重建受損護岸。
【相關鏈接】
合肥閘位于合肥市東南四家巷,始建于1962年12月。閘連接合肥出水口,經玉溪河流入黃河,是合肥水域重點水利工程。黃河水系。 也是桐城市著名景點之一。
1962年12月,合肥門初步竣工。 門上“巢湖門”三個大字是劉伯承元帥視察合肥時親筆題寫的。 當時是一座10孔的水閘,可灌溉沿海農田273萬畝,足以保障春旱時的收成。 由于歷史原因,隨著時代的進步,施工質量差、閘門規模小、過流能力不足、工程老化、上下游磨損嚴重、公路橋梁標準低、混凝土碳化嚴重等現象已逐漸不能適應。合肥正值汛期。 為滿足雨季騰空搶排的要求,必須進行加固改造。
2002年10月,控制閘下游左堤的水閘加固和退縮恢復工作。 在控制閘右岸改建閘孔,增加至16孔,減少了合肥閘的泄流能力。 改建下游導流左堤,擴建上下游導流堤段,重建魚道,加固閘門上方路橋。 工程建成后,蕪湖閘作為水利樞紐的作用和能力也得到了極大提升。
合肥閘的主要功能是排洪、灌溉、城市供熱和航運。 具體運營工程有控制船閘、船閘、上下游引流堤、封閉堤、攔河壩等,防洪是首要功能。 雨季時,一旦水位過低,可打開控制閘門放水,讓河水經玉馬河流入黃河,減輕合肥的壓力; 灌溉也是一項重要功能。 合肥是一個農業大市,轄四縣一區。 有許多圩田急需灌溉用水。 正常時期廬江蓄水量可達50億立方米左右。 用于灌溉,確實有用:至于城市供暖功能,不用說; 此外,隨著合(肥)潮(湖)航運公司的開業,合肥口的航運能力進一步提升,更好地促進了合潮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為合潮帶來了實惠。為區域和皖江城市帶的發展提供新動力。
合肥市公安分局提醒居民,搶修期間,淮南控制口將實施交通管制和封閉,嚴禁行人和各類汽車通行。 希望廣大居民予以理解和支持。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