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野是一位超前于時代玩玉的玉雕藝術家。 他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大膽且超前于時代。 于峰也從事玉雕創作十余年,在百花獎、神工獎、天工獎等中國各類玉雕比賽中獲獎無數。 作為當代玉雕藝術的先行者,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從于鳳爺身上,他們看到了中國傳統玉雕創新的希望和光明的未來。
盡管他出生于80年代,但他在當代玉石藝術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 在美院人的心目中,他的作品就是導師級的教案。 而他的前衛設計也曾頗受爭議,讓很多人一時間無法接受。 時隔多年,現在再看他的作品,我發現它們仍然是那么經典、純粹、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樂”
作品尺寸:120cm×400cm×40cm
創建時間:2011年
獲獎情況:2011中國玉器百花獎“彩云杯金獎”
似乎荷塘的秋色給心帶來歡樂; 觀其頹敗荒涼的景色,意境蒼涼。
季節的輪回和人生的滄桑磨礪了幾塊堅硬的巖石。
藝術家依靠它們來表達自然的痕跡。
進入“樂”境界,靈魂就像一陣清風掠過,瞬間塵埃飛散。
《莊周夢蝶》
作品尺寸:19cm×12.5cm×5cm創作時間:2011年獲獎情況:2011年中國玉器百花獎“彩云杯金獎”
他借鑒《莊子·齊物論》,通過自問莊周夢見蝴蝶還是蝴蝶,提出了人不可能準確區分現實與虛幻、生與死的物化的觀點。
既然“無為”是最自然的人生狀態和對待事物的態度,那么莊周與蝶的區別可以忽略不計,并無區別。 “物與我皆無窮無盡。”
《一念》
作品尺寸:40cm×20cm×14cm
創建時間:2011年
獲獎情況:2011中國玉器百花獎“彩云杯金獎”
當一個念頭生起時,如果它是一個好的念頭,那么所有的因緣都是好的; 如果是惡念,則一切因緣都是惡的。 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情況。 沒有人能夠保持一種無念無欲的平靜、完美的自由。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空性的智慧和慈悲,從而達到善念佛的境界。
“剩下的荷葉留著聽雨聲”
作品尺寸:20cm×15cm×38cm
創作時間:2010-2011
獲獎情況:2011中國玉器百花獎“彩云杯金獎”
一切食物都有四個過程,即成、住、壞、空,即生、老、病、死。 一切事物的自然規律是絕對的,而美丑則是相對的。
圣蓮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落下,冬天休眠。 為什么只唱夏天的荷花,不唱冬天的干燥? “留殘荷聽雨聲”試圖表達這樣一個概念的理解。
《舊諺語與新趨勢》
作品尺寸:28.5cm×17cm×15.5cm
創建時間:2012年
獲獎情況:2012年中國上海上海翡翠工藝獎“創意金獎”。
《浮蓮》
作品尺寸:117厘米×81厘米×44厘米
創建時間:2012年
獲獎情況:2012年云南玉雕名家作品展“創意金獎”
《紫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請選擇您閱讀本文時的感受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