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內所藏經書是吳越王錢洪初捐贈的。 其內容為《寶帛印陀羅尼經》,宣示若書寫此經,保存于佛塔內,即可得到佛陀的保護,并具有辟邪祈福等多種功能,趨吉避兇,祛病除災。 尤其是“人一見此塔,一切皆滅,牛馬牛童皆無”的保護,更是我們今天如此迫切的愿望。
據《清史稿》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春,湖州大疫,蘇州大疫,婁縣(今上海松江)大疫,崇明大疫,武進(今江蘇常州)大疫,泰州大疫。 今年江南的春季大疫嚴重削弱了大清帝國的元氣,乾隆皇帝在次年(1757年)春季南巡時無心享受。 他在《杭州西湖十景》中寫下了《蘇堤寧春曉》詩:“災后人樂新蘇,此是春游的第一義。狄寧是為了欣賞西湖?!?這首詩。 刻于西湖蘇堤四橋旁的“蘇堤春曉”御碑側。 它保存至今,也見證了200多年前中國抗擊疫情的歷史。
蘇地春曉御碑及側刻
然而,當時的乾隆皇帝并不知道,西湖蘇堤對岸的雷峰塔,靜靜地寄托著八百年前另一位國王祛病除災的美好愿望。
從蘇堤看雷峰塔
雷峰塔內所藏經書,得到吳越王錢弘初(公元948年至978年在位,但960年后,為避宋代忌諱“弘”字,改名為“初”)的支持。 其內容為《寶盒印陀羅尼經》,全稱《一切如來密心及寶盒印全身舍利經》。 此經為天竺傳,由唐代高僧??杖胤g,德宗貞元年間編成大藏經。 經中宣稱天護陀羅尼經幢,寫此經供養于塔內,即可得到佛的加護和思念,具有祈福、趨吉避兇、祛病除災等多種功效。消除災害。 關于免病、救災的內容如下:
塔和像受到一切如來神力的保護。 不為寒風、雷霆、冰雹、雷電所害; 不為毒蛇、毒毒蟲、毒獸所害。 不為惡星、怪鳥、鸚鵡、鶇、鼠、狼蛾、蜂所害。 不受夜叉、羅剎、多煞扎、癲癇等所傷害。 亦不染一切寒熱病、疔瘡、瘺管、癰腫、瘡癤、疥瘡等。 如果有人看到這座塔的一瞬間,一切都會被消除。 沒有牛、馬、男孩和女孩的瘟疫。 既不會早死,也不會被刀、棍、水、火所傷。 他不會被其他敵人入侵,不會被饑荒所迫,也不會無法通過厭惡的咒語和祈禱獲得便利。
尤其是“人見此塔一時,一切皆滅,牛馬牛童童女皆無”的保護。 這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是多么迫切的愿望。
雷峰塔《寶印陀羅尼經》(部分)
由于《寶真陀羅尼經》的神奇力量,這部經尤其受到錢弘初的推崇。 他在擔任吳越王的三十年間,不遺余力地弘揚佛經,傳播于海內外。 對佛經的堅定信仰一直延續到遼宋時期。
吳越國出版《寶印陀羅尼經》
與唐代以前相比,只能通過寫經來傳播。 吳越國得益于五朝時期雕版印刷技術的普及,錢洪初在丙辰年(956年)、乙丑年(965年)、乙亥年(975年)得以傳播。 )出版《陀羅尼經》三印,各八萬四千卷,總計八萬四千卷。 這也是中國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和見證。
用這種木版印刷印成的《陀羅尼經》長約210-220厘米天護陀羅尼經幢,高約5厘米,內有近2800字,肉眼可清晰地看到。 所有卷軸折疊后,體積較小,易于展開和支撐。
刻于丙辰年(956年),每行約8字。 現存至少兩件,分別藏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博物館(1917年湖州天寧寺藏經樓出土)和安徽博物館(武威北宋佛塔地宮出土) 1971年安徽省中學)。 每行約 8 個字符。
丙辰年(956)刻《陀羅尼經》第一部
乙丑年(965)刻,每行約11字。 現存至少兩件,分別藏于浙江省博物館(1971年紹興大山塔附近出土)和嵊州市文物管理處(1971年惠安寺應天塔磚砌出土)。 1970年嵊州鹿臺山)。 每行大約有11個字。
寶氣印陀羅尼經上首,乙丑年(965)刻
著名的雷峰塔藏經刻于乙亥年(975年),每行約10字。 它的數量是現存最多的,至少有幾十卷。 被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常熟博物館、義烏博物館、臺北歷史博物館等多家機構及私人收藏家收藏。 其中,浙江省博物館藏十余卷。
乙海(975)年刻《陀羅尼經》(雷峰塔經)第一部
吳越國《寶帛印陀羅尼經》供品
《陀羅尼經》必須放置在佛塔內供奉,因此供奉上述各卷佛經也需要同樣數量的佛塔。 這是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錢紅初卻想到了一個特殊的辦法。
他于乙卯年(955年)和乙丑年(965年)分別鑄造小銅阿育王塔和鐵阿育王塔八萬四千座,供上述丙辰二年(956年)和乙丑年(965年)出版的《陀羅尼經》各八萬四千卷。 《寶印經》。 這些小塔高約20厘米。 其外觀由塔剎、山花蕉葉、塔身、底座等部分組成。 它們被鑄造并組裝成單獨的部件。 共有16.8萬座銅鐵小塔,內藏經書16.8萬卷,供奉在中國各地的寺廟和塔中,甚至遠傳到韓國、日本。 但遺憾的是,由于小塔本身是可以拆卸的,所以里面的藏經也可以取出來。 所以一千年后的今天,當小塔和藏經被發現和出土時,它們大多是孤立存在的。 慶幸的是,1971年紹興大山塔附近出土的乙丑歲(965)鐵阿育王塔中,完好地安放著乙丑歲(965)陀羅尼經,見證了小塔的存在。 藏文經典的歷史.
乙卯年(955年),建成青銅阿育王塔。
乙丑年(965年),鐵制阿育王塔建成。
乙亥年(975年)供奉八萬四千卷《寶真陀羅尼經》的方式更是獨創。 它們被安置在當時即將竣工的吳越國首都杭州的一座宏偉建筑西關磚塔內。 塔共五層八面,磚身木檐。 它使用了近百萬塊磚,其中84,000塊磚內部有孔,用于存放經文。 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雷峰塔。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僅存磚身倒塌。 大量載有《陀羅尼經》的佛經磚在世間流通,使吳越王錢弘初的虔誠供養公開化。
雷峰塔舊景
雷峰塔藏經磚
千百年來,消除災難和疾病仍然是人們最渴望的祈禱。 如今,這些見證了吳越王錢弘初美好祝愿的《寶印陀羅尼經》靜靜地躺在浙江省博物館的展柜里。 我希望它能夠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眾生帶來福報。 。
乙亥年(975)刻《陀羅尼經》(雷峰塔經)(部分)
參考資料:《唐宋元臣李國》李雨馨主編,中國書店,2014年。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