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者創業經驗分享" src="http://www.yjdjwpb.cn/static/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www.yjdjwpb.cn/skin/defaultcs26/image/nopic.gif">
廈門新昌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上市。 “輟學創業”的34歲董事長蔡立文身家超4億
19歲輟學創業,34歲帶著一家曾經被認為是夕陽的公司上市。
“80后”蔡麗文身家超4億,被視為又一個財富神話
很多人將他的經歷視為又一個財富神話。
19歲時,他輟學并賺到了第一個一百萬; 20歲創辦公司,開豪車,積累財富; 他的公司34歲上市,作為“80后”董事長,他的身家超過4億元。
廈門鑫點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點擊網絡”,主要為傳統企業提供“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 上周,該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短短5天時間,公司最高市值升至5.8億元。 而他就是該公司董事長蔡立文,身家超4億。
他常年習慣早起、加班到深夜。 昨天,他坐在導報記者對面,坦白了自己看似輝煌的15年創業背后的坎坷:他所堅持的,曾經被業界認為是夕陽產業;他所堅持的,曾經被業界認為是夕陽產業; 他曾經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把它燒毀。 180萬元,只賺50元。 但他從未放棄,“要實現夢想,就必須吃苦。我堅信,熬過最寒冷的夜晚,一定會有最美的日出。”
在網絡上,很多人給他貼上“輟學創業”的標簽,把他視為榜樣。 但他直言不以為然,“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一起完成博士學位,知識的積累可以讓自己的結構和視野變得不一樣。” 他要摘掉“神壇”上的“帽子”,“輟學創業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你沒看到互聯網創造了多少財富傳奇,但在與此同時,無數公司倒閉。”
有人說畢業后創業機會就會溜走,但蔡麗文卻說,“機會隨時都會來,只有讓自己變得優秀,才能抓住機會。”
選擇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他的人生選擇才是公平的。”
蔡麗文從小就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
小學六年級時,他第一次迷上了電腦。 那個時候,玩電腦游戲就是玩游戲。 他常常等到半夜全家人都睡了,才偷偷溜到網吧。 父母醒來后,就在大街上的每個網吧里找他們。 父母是罐頭廠的下崗工人,所以他們鼓勵蔡立文好好學習,考上大學。 打游戲自然不是真正的工作,每次被抓到都會被罵。
但正是在那個時候,蔡立文開始了解計算機和這個行業。 他非常喜歡計算機,中考后,他放棄了重點高中,去職業學校學習計算機。 全家人都認為他瘋了,但他堅持了下來。 “當時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擁有一臺電腦。” 為了進入福建省的一所職業學校,他需要繳納3600元的贊助費,于是蔡立文向最疼愛他的祖父尋求幫助。
多年后,回憶起這段經歷,蔡立文表示,如果孩子未來有不同的選擇,他也會支持。 “只要道德方面不誤入歧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他的人生選擇才是公平的。”
輟學
“網絡更新太快,我發現自己學不到什么,只是為了一張文憑。”
進入職業學校后,蔡麗文比之前任何一個階段都更加努力。 每次出一本計算機書籍,他都會在幾個月內自學一整年的課程,而且計算機相關課程他幾乎拿滿分。
我大三快畢業了,上海一家公司說,來吧,做軟件開發,工資8000元一個月。 那是1999年的事了,全家人都不相信,說這是謊言。 大學生一個月只掙幾百塊錢。 公司連續五次掛斷電話,讓蔡立文帶父母去上海玩。 這一次,父母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然而僅僅一年后,第一次互聯網經濟泡沫破滅,蔡立文的公司倒閉。 雖然他失業了,但每個月仍然有很高的收入。 很多人來找他寫程序,訂單也很多。 “我每個月至少能掙3萬到5萬元,有時能掙20萬元。”
從上海回來后,他做出了自費去廈門大學攻讀本科的決定,“學習更多的計算機知識”。
父母很高興,可以賺錢了,又可以上大學了,人生就完整了。 他們特地從家鄉帶來了一張大床和家具,放進了他在學校旁邊租的房子里。 然而開學不到兩個月,蔡立文就打電話說自己不想讀書了,并要求他們把家具搬回老家。 父親氣得破口大罵,但蔡立文堅持,第二天沒有去上學。 “我本科的計算機知識太基礎了,還停留在讀職高的階段。而且網絡更新太快,我發現僅僅為了一張文憑根本學不到什么東西。”當時訂單很多,很難分配給雙方時間。” 在文憑和賺錢之間,蔡麗文選擇了賺錢。
創業
“我的同學只工作了一年就決定離開,因為他沒有未來。”
回到漳州老家,我在家里放了三臺電腦,開始工作。 幾個月之內,蔡立文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元。 當時,他還不到19歲。
他寫得最多的程序是一個在線購物中心,而且是一家性用品商店。 “當時,人們都不好意思去實體店購買性用品,藥店也不準賣。大部分網店都在賣性用品。”
訂單太多,他就請同學幫忙。 結果只工作了一年,我的同學就因為沒有前途而離開了。 蔡麗文很疑惑,為什么? 同學說,我整天去你家干活。 我沒有社會保障或醫療保險。 這就像做一份兼職工作。 于是蔡麗文決定成立一家公司。
那是2001年,他20歲。 誰也沒有想到,這家只有蔡麗文老板、員工、清潔工的小公司,后來竟然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
工作五年后,他發現漳州市場太小了。 “每次掛斷電話,我都要向顧客解釋很長一段時間漳州在哪里。” 于是,他迅速“轉行”到廈門,注冊了新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到了廈門后,我發現公司太多了,僅憑廈門一個人根本無法完成本地業務。”
堅持
“如果熬過夕陽西下的寒夜,一定會迎來最美的日出。”
二十歲出頭,開著豪車,擁有非凡的身家。 很多人羨慕蔡立文,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幕后經歷了怎樣的苦難。
Click 勢頭強勁,并于 2007 年創立了全新公司 。 但這家全球首個圖像生成網站,第一年半投資了180萬元,只賺了50元。 它擁有數百萬會員,但不賺錢。 人們只想享受免費服務,不想付費。
他每天都在燒錢,卻沒有收入。 那段日子是他最痛苦的日子。 “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走對了方向,熬過日落的寒夜,就一定會迎來最美的日出。” 蔡立文不斷對自己和員工堅持,“模糊的正確遠比精確的錯誤更重要。我堅信,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實現。”
他告訴員工,下班后大家可以自由走動,工資不會被扣。 愿意留下來加班的,就不給加班費了。 結果大家都留下來了,“這就是團隊的力量,一年多來,大家幾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11點30分。”
大約兩年前,我開始靠網絡賺錢,蔡麗文就退居二線,專注于點擊網絡。 “你要學會不斷地放下,這樣你才能拿起更多的東西。如果你的手很滿,卻舍不得放下,即使你看到更好的東西,你也拿不起來。” ”
信仰
“世界上從來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
6月8日,點擊網絡在新三板掛牌交易。 當天,該公司市值最高達到4.5億元,五天后升至5.8億元。
那天,他和同事吃完慶功蛋糕后,還在加班。 相反,他身邊的人卻不斷地計算著他的身家,看著這幾天的股價不斷上漲。 他持有近70%的股份,不少人給他發短信祝賀他身家突破4億元。
他笑稱這是“紙上財富”。 他更關心的是業務本身而不是股票數量。 “我想收購更多的公司,和更多的人一起實現夢想,包括財富自由。” 上市首日,點擊網絡以450萬元收購 。 有趣的是,在全國網站訪問量排名中, 位居全國第17位,而Click 位列第36位。
早在10年前,整個行業就認為服務器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夕陽產業。 但蔡麗文不相信,“別總以為這個行不通,那個很快就會失敗。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 15年來,方向沒有改變,只是不斷轉型調整,被認為是夕陽的蔡立文和曾氏公司上市了。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