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監督評價工作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語言文字法》和《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而開展的。組織開展了全市各縣區政府語言文字工作職責履行情況的監督評估工作。接到2018年監督評估任務后,我市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巴公區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工作,今年11月底完成壽縣、豐臺區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工作縣、潘集區監督評價。
監督評審組專家由國家級和省級普通話測試人員組成。 專家們以《安徽省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為基礎,重點從語言文字發展的體系建設、條件保障、宣傳教育和發展水平四個方面進行了研判。 通過聽取匯報、現場問詢答覆、查看材料、現場核查等方式,對黨政機關、學校、綜合媒體、公共服務窗口的語言文字使用環境進行現場檢查七個行政縣區的單位、商業街道、社區、鄉鎮。 我們進行了抽查、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隨機參加學校講座鄉鎮語言文字工作計劃鄉鎮語言文字工作計劃,隨機抽查新聞單位、報刊、政府和部門網站的自辦節目。
通過督導評估,進一步鞏固“政府主導、語委協調、部門支持、社會參與”的協同機制,規范全市各縣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提升城市文明、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傳承優秀歷史。 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報記者 吳偉 通訊員 曹新民
掃描打開手機當前頁面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