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售果樹產權
日本東京郊區的農民聯合市內超市開展“當年果樹產權預售”活動。 例如,如果一棵蘋果樹售價為2500日元,那么該樹當年產出的所有權將屬于買家,買家可以隨時去果園采摘蘋果。 如果買家不想下鄉,農民可以采摘蘋果,包裝好,送貨上門,但買家需要支付額外的人工費和運輸費。 當然,果農一定要保證水果的產量和品質。
2. 出售雞、鴨的所有權
客戶可以在雞、鴨還小的時候就購買所有權,然后讓家禽養殖戶飼養。 家禽成熟、育肥后,家禽養殖戶將其宰殺、清洗,運送到客戶家中。 這對客戶來說很方便。 家禽養殖戶從小養的雞鴨都找到了買家,當然也不擔心賣不出去。
點評:這是兩個白手起家的好主意。 無需資本。 只要有果樹,有雞鴨牛羊,都可以使用。 當然,吸引顧客并不容易。 然而現在,互聯網如此發達,農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工具來尋找目標客戶。 當然,具體操作還是有技巧的。
3.幫助人們噴灑農藥
目前,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村勞動力和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但農民放不下自家的田地,花錢請人種植、管理、防治病蟲害的趨勢日益增多。 某縣一位下崗職工看到了這個商機,購買了幾臺機動噴霧器。 此外,他還聘請了三名懂病蟲害防治技術的人,在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期間,為每年外出務工的大農戶和勞工噴灑農藥。 ,每667平方米(1畝)收費5至8元,一年收入相當可觀。
4. 施肥到田間
如今,生態無公害種植正在大力推廣。 城市中大量的人類排泄物將被送往農村田野,這將很受農民的歡迎。 經營者不僅可以從需要肥料的農戶那里獲得可觀的勞務費,還可以從城市的某些單位或用戶那里獲得糞便清理費。
5、上門果樹授粉服務
這幾年,很多農村都種植了銀杏,但銀杏不授粉很難結果。 農民老王用從報刊上學到的銀杏授粉技術,每年春天幫農民給銀杏授粉,還嫁接野杏綠枝。 經他嫁接授粉的銀杏苗成活率高,銀杏坐果較多。 因此,老王每年都有一筆可觀的銀杏技術服務費收入。
點評:農村創業的這三個好辦法主要是利用自己的廉價勞動力,賣掉自己賺點資金。 雖然一開始收入不高,但是如果做得好,自然會吸引很多農民朋友。 你的生意會慢慢好起來,然后你就能拓展你的生意。 這是一個真正的自力更生的商業理念。
6、一本能結出果實的“書”
“瓜果書”在日本各地的購物中心和書店出售。 如《番茄書》、《黃瓜書》、《茄子書》等。 這些像書一樣的產品,外面用防水紙包裝,里面塞滿了巖棉、人造肥料和種子。 人們買來后,按照附帶的種植說明(創創網),只要每天澆水,就能種出手指粗的黃瓜、顆粒狀的西紅柿、拳頭大小的茄子等。一般情況下,一本“番茄書”栽培后可結出150至200個“迷你水果”,一本“黃瓜書”可結出50至70個“口袋瓜”……因為它們既觀賞又食用。 于是,菜農競相出售,以增加收入。
7. 鮮花制作工藝品
品種繁多、款式新穎的“工藝花”已成為日本流行的花卉品種,市場需求量顯著上升。 所謂“工藝鮮花”,就是改變以前的賣花方式。 根據各種特殊需求,可以對鮮花進行裝扮,使其更加個性化、美麗。 工藝包括添香添味、變色增光,還可以用各種絲綢、絲帶等進行裝飾,然后包裝在特制的花籃和禮盒中。 日本人非常重視鮮花的品質和個性。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即使價格再高,也會有很多人購買。 這讓花商、花卉加盟商和加工商獲益匪淺。
8.別人賣水果,他賣盒子
每年夏季,大量水果上市。 無論滯銷還是暢銷,都離不開存放水果的盒子。 廣東省合浦縣星島湖鄉的一位果農發現了這個商機,將自己的龍眼園轉包出去,做起水果包裝盒生意。 每年夏天荔枝、龍眼出口時,他都會將自己制作或購買的一批批水果包裝盒賣給附近的果農。 一些外地果農甚至專程前來預訂,他也賺了不少錢。
9. 豆腐坊
豆制品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因此豆腐店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可以投資3萬元,租用30平米的門面房,購買相應的設備。 要求原料衛生、生產環境良好、陽光操作。
10. 網上農業經紀人
改變傳統農產品經營方式,依托當地特色農產品,在網上推出農產品經紀人之家專欄,對外介紹和推廣。 該項目初期投資并不高。 它只需要一臺電腦和一臺掃描儀。 但對網絡技術的要求比較高。 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綠色創業項目。
11.花泥畫
這是一款時尚的裝飾工藝畫,主要采用花泥這種無毒、芳香、不污染衣服的特殊材料,通過簡單的工藝制作而成。 本項目初期投資僅需3000元購買原材料,無需美術基礎。 這是一種適合所有人的創業形式。
13、休閑菜園出租
在城市郊區租用一塊交通便利、排灌設施齊全的農田,聘請農民工將其分成幾塊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塊地,出租給城鎮居民作為休閑場所。種植蔬菜、水果和花卉。 經營者每年每塊田可收取3000元左右的租金,租用農民土地的租金每畝不超過1000元。 初期投資約5萬元。
如果你有足夠的土地,你不需要太多的資本投資。 您可以從頭開始創業。 這是只有農村朋友才有的優勢。
14、水生花卉栽培
隨著人們精神追求的提高,水生花卉盆花市場正在逐漸形成。 園林綠化和水體綠化工程對水生花卉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該項目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 另外,水生花卉喜光、喜溫,耐潮濕,病蟲害少,繁殖系數高,栽培管理粗放,栽培工作量小,生產成本低,管理簡單,一年內即可見效。同年經介紹一次,適合女性創業。
15.管理草坪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縣賈家村有300多戶人家。 幾乎家家戶戶都經營草坪生意,每戶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 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有辦事處的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外的草坪公司每年從我國賺取數億美元的利潤。 目前,社會對草坪的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突出。
當然,經營草坪也存在風險:一是行業競爭風險; 第二,經營風險; 第三,氣候影響。 因此,應該有一定的應急措施。
16、中高端花卉種植
家住桐鄉市高橋鎮的盧振輝從小就喜歡玩花花草草,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愛好居然每年能給他帶來幾十萬元的收入。
盧振輝白手起家的創業想法是從發現一盆玫瑰花開始的。 當時,盧振輝在一家毛衣廠上班。 當他和朋友們閑逛時,一盆玫瑰引起了他的興趣。 買了這盆玫瑰花后,他和花店成了朋友。 此后,陸振輝一有時間就經常去花店的花園。 看著花園里色彩繽紛、嬌嫩的花朵,陸振輝很感動:要是能種這么多漂亮的花就好了! 終于有一天,他要求買一些并種植。 那次,他一共買了8000元,建了溫室,開始當起了“花奴”。
種植了兩年玫瑰后,盧振輝開始嘗試種植百合。 結果,這次轉變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第一批百合上市后,在杭州花卉批發市場迎來了開門紅。 一到杭州就被搶購一空,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現在,他的百合在上海、杭州、義烏等地市場很受歡迎。
這種白手起家的經營理念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只適合真正的農村朋友。 那些沒干過農活、分不清韭菜和麥苗的偽農村青年要注意了。 這是一項技術工作。
但這有多難呢?
17.“牛糞公司”供不應求
牛糞廣泛應用于農業。 它不僅是生產蘑菇的主要原料,也是果蔬的優質肥料。 福建長泰的三位農民看中了這個行業,共同開了一家牛糞公司。 產品投放市場后,供不應求。 如今,該公司每天處理牛糞5000噸,仍然供不應求。
18.歸還鮮花。
是一項比較實用的新技術,開創了常年吃新鮮花生的先例。 市場潛力很大,煮花生的營養比油炸或炒花生要好。
退回鮮花的市場價格在每公斤4元左右,實際利潤應該是一倍左右。 如果將熟花生加工成辣、甜、五香等口味,價格每公斤可賣到6元左右。 每天銷售熟花生50公斤,利潤200元。 如果用黑花生和彩色花生,效果會更好。
19、民間草柳編織工藝品
民間草編工藝根據材質不同可分為麥草編織、玉米皮編織、蒲草編織、瑯琊草編織、馬拌草編織、三角草編織、稻草編織、麻編織、山箭草(又稱山箭草)等。民間稱為“油草”)。 編輯等等。 草編作為傳統工藝美術和農耕手工業產品,遍布山東全省。 最集中的地區是煙臺市、濰坊市、濱州地區、聊城市地區、青島市和濟南市。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提高,各種機械產品和人造合成材料產品已經充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這既給草編工藝品帶來了挑戰,同時也面臨重大發展機遇,因為一方面,機制產品和人工合成材料產品在部分領域取代了草制品; 另一方面,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人們普遍厭倦了機械產品,對使用天然原料的手工藝品越來越感興趣。 有人提出“回歸自然”的口號,使草編工藝品的價值倍增,日益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更多方面。
這種自創的經營理念只適合一些有當地特色手工藝品或者有這方面技能的朋友。 其實不光是編織,很多農村特色手工藝品如泥塑、木雕、剪紙等都非常適合白手起家,而且成本低廉。 重要的是技術和宣傳。
20. 花餐廳
投資一家鮮花餐廳和開一家普通餐廳沒有太大區別。 餐廳的裝修要下足功夫,整體風格要突出優雅。 整體風格應突出優雅、安靜的氛圍,讓人們一踏入餐廳就能感受到一種美好、美味的意境。 鮮花是現代人的極佳飲食,歐美一些國家已興起一股吃花熱潮。 我國食用花卉種類繁多,已開發出上百個食用花卉品種,其中有菊花、月季、桂花、梅花、荷花、茉莉、百合、玉蘭、牡丹、紫荊、晚香玉、墨蘭等。都是頂級的。 春季可食用的花卉有很多,有玉蘭、月季、月季、石斛、大花、梨花、楊樹、側柏花、金銀花等。夏季可食用的花卉有百合、薄荷、白蓮花、茉莉花、珍珠等。秋季常吃的花卉有菊花、南瓜花、芙蓉花、桂花; 冬季食用花卉有臘梅、墨蘭、梅花、國產山楂花等。
這種經營理念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適合旅游區附近交通便利、風景優美的農村或大中城市。
21. 上門攝影
許多農村地區還缺乏照相館,這使得老弱病殘拍照更加困難。 專門去鄉下拍照,提供上門服務,是比較好的賺錢方式。
22.手機維修
現在農村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VCD、電視機、洗衣機、冰箱以及各種農機具。 但如果這些東西壞了,他們往往要長途跋涉到維修部門去維修,這對于農民來說確實很不方便。 如果成立流動維修部,開一輛載人和貨物的小型車輛,帶上一些維修工具和零件上門服務,肯定會很受歡迎。
23.用盤子換酒瓶
通常情況下,商店賣菜時,你一只手付錢,然后把菜送到另一只手。 農村人在家里不缺貨或者農忙的時候是不會買的。 一位名叫吳的年輕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每年啤酒飲用高峰期,他都會用三輪車拖著碗盤到鄉下轉賣,并用碗盤換啤酒瓶和廢棄物品。 他還讓一些村民先用盤子,然后再給他啤酒瓶。 一般情況下,一盤菜可以換幾個甚至10瓶啤酒。 回收的啤酒瓶出售后,利潤可以是原來的數倍。
總之,農村廣大地區不僅僅是城市里簡單的荒地或者糧倉。 除了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時農村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找到從頭開始創業的想法并不難。 它很難。 只要我們善于發現,確實可以找到農村好的創業項目,發現農村創業的好思路。 同時,農村創業政府支持、各種創業補貼、免費創業培訓、無息貸款等都是給創業者的。 提供了便利。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