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集電線路桿塔雷電放散裝置 電力可控場變避雷針 新直擊雷防護裝置
編輯:薛紅
風電場多短針雷電放散裝置的設計和使用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導體多短針雷電放散裝置的放散電極直徑:設計時應確保放散電極的直徑小于或等于0.2mm,這種設計有助于實現小能量、高頻率的端放電,避免地電荷在輸電塔頂部積累。
雷電放散裝置的接閃概率:接閃概率應控制在10%以下,這表示裝置具有較高的避雷效果。
雷電放散裝置的平均接閃電壓:平均接閃電壓應大于等于580kV,這是確保裝置能在較高電壓下正常工作的關鍵參數。
雷電放散裝置的抗風載能力:裝置自身應具有強大的抗風載能力,能夠抵抗55米/秒的風速,確保在惡劣天氣 條件下仍能穩定工作。
雷電放散裝置的外觀要求:裝置外觀應光滑平整、無飛邊和毛刺,放散電極應堅挺、無彎曲,且呈均勻分布散開的形狀。
雷電放散裝置的使用時間應大于等于20年,這意味著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裝置能夠保持穩定的性能,減少維修和更換的頻率。
每套雷電放散裝置由兩條線狀放散組成,一條線狀放散長度約為2.0米。這種設計有助于實現更廣泛的雷電放散效果。
導體多短針雷電放散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將傳統避雷針的一個較大的放電端,變為很多極細的放散電極。通過其大量放散電極的小能量、高頻率的端放電,避免地電荷在輸電塔頂部積累,阻止雷擊離子化通道的形成,避免或減少雷擊形成的可能。
五、
確定安裝位置和數量:根據桿塔頂部的寬度確定安裝多短針雷電放散裝置的數量。例如,當塔頂面寬度為1.5m時,安裝4根;當寬度在1.5~2.5m之間時,安裝6根;當寬度在2.5~3.2m之間時,安裝8根。
安裝準備:檢查多短針雷電放散裝置及其組件是否完好無損,并確保所有要的安裝工具都已準備齊全。根據桿塔的結構和高度,選擇合適的安裝方法和工具。
安裝過程:沿桿塔頂部邊緣安裝線狀放散裝置,確保裝置與桿塔頂部邊緣緊密貼合。使用安裝機構將多短針雷電放散裝置本體固定在桿塔上,確保裝置穩定且不易晃動。調整放散電極的方向和角度,使其能夠大限度地發揮放散效果。
在安裝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在傳遞和安裝過程中應小心仔細,以保護放散裝置,避免彎曲。
2.所有螺栓、螺母連接處須加裝彈簧墊圈,以安裝的牢固性和長遠性。
3.線狀放散裝置的安裝應在通體螺栓長度的允許范圍內,盡量遠離塔頂平臺。安裝完成后,請確保裝置符合相關安裝技術規范,并進行 測試,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綜上所述,風電場雷電放散裝置的設計和使用需要充分考慮其性能特點、使用時間、組成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安裝使用等方面。通過合理的設計和安裝使用,可以確保裝置能夠有效地避免或減少雷擊對風電場的影響。
詳詢鄭州萬佳防雷的薛紅185038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