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顧名思義就是在小小的果核上雕刻出各具情態的動物或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核雕雖微,微中見宏。自古至今,核雕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讓無數藏物、玩物者驚嘆和入迷,核雕品行情日趨看好。
現在,精湛的核雕能夠賣得好價錢,這也激發了傳承前輩手藝且心靈手巧藝人們的創作熱情和才智。
核雕品的鑒賞1.看作品的內涵。評價一件藝術品的價值,應看其是否新穎,是否包含了某種值得回味的意蘊。題材本身就代表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件立意高遠,題材新穎的藝術品,其價值無法估量。
2.看刻工和布局。一件核雕上品,在刻工上應是線條清晰流暢,刀法自然,深淺恰當,精細入微。
在布局上,優秀作品一定是符合恰當的比例關系,特別是人物作品,頭、軀干、手足的比例關系準確,就給人一種舒服感;而大頭小身體或手長腿短則難以被人接受。風景類作品,應注重主題、主體是否突出,疏密是否恰當,遠近景物的排布是否符合常理。
3.看作品的神韻。 神態和韻味是一件作品的靈魂,活靈活現的作品肯定是很有神韻的佳作,特別是人物作品,重點要看人物臉部的肌肉和眼神表達,同時還要看人物的動態表達。劣質品往往線條變化不當,比例關系失調,人物神態呆板。
4.看作品的材質。雕刻題材和款式的不同,所選材料也不同。首先,大核氣派但稀少,特小圓核難刻也稀少,這兩種核自身價值高。其次看色澤,色澤深紅的核子質地堅硬,容易出包漿,不易開裂。其三,看核子是否飽滿,飽滿的橄欖核顯得大氣,雕刻成品后給人一種悅目感。總之,大籽難求,小核難雕。
5.看機刻還是手刻。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電腦雕刻機生產的核雕產品,因其機械制作而價格很低。機制品和手刻品很容易區別。首先,橄欖核的形狀是不規則的,受此限制,機械還雕不出精細的立體作品,而只能雕出一些浮雕類、文字類產品。其次,機雕產品沒有明顯的刻刀痕,線條模糊、呆板。其三,機雕產品量大且千篇一律,同一產品除了大小有區別外,其他地方沒有任何區別。而同一作者的同一類手刻作品不可能完全相同。
把玩的注意事項一件雕刻精致的核雕藝術品,往往令人愛不釋手。但在把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見水。例如,橄欖核本不怕水,但離水后內外干濕不均肯定會裂。
2.上油要少。不論什么油,油內多少都含有水,油上得多水分自然就多。所以,需上油保養時,一滴兩滴就可以了。
3.不要在干燥環境內存放。一些核雕作品本身含有一定水分,在干燥環境下,會造成本身的干濕不均,從而引起干裂。
4.“寧花勿裂”。在核雕作品的把玩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花”與“裂”的現象。“花”一般是油上得多引起的,“裂”一般是干濕不均引起的。核雕作品“花”了后,在把玩的過程中會慢慢變淡甚至消失。
花點分先天后天,先天的花點是橄欖核雕刻時材料選擇的問題,但是很多花點是后天保養不當產生的。
核雕作品“裂”后,經過處理與保養后,雖然不會再裂,但也不會變小或消失,對其價值影響很大。
開裂與濕度有關,為防止開裂,應注意防曬、防水。如長時間太陽光直射等高溫環境下極易導致開裂。如不小心被雨水或洗手時被水打濕,要讓水分慢慢蒸發,不要用電吹風或火去烤干。
5 . 佩戴核雕要注意不要隨身“珍藏”。特別是冬季穿衣服較多時,人的體溫起了一個“烘烤”作用,也會導致開裂。適當的方法是接觸體表,如手腕或就手上把玩,人體的濕度以及油脂分泌物會起到一定的保持濕度的作用。長期把玩,手中的汗漬還能使得核雕煥發油潤的光彩,即“包漿”。
版權屬于: 嘉祥縣核雕工作室(http://www.yjdjwpb.cn/)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