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牌坊是我們獨有的一種建筑,歷史悠久,在生活中很多場景中都能夠看到這種石頭雕刻建筑的牌坊,造型多樣且別致,如農村入口、園林入口。寺院入口。墓地入口等等。其中墓地牌坊可以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石雕牌坊,一些公墓的入口都會設立石雕牌坊,起到更好的向導作用,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裝飾和美化的作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雖然現存祠堂中石牌坊基本為清代所建造,但這并不說明明代興建或維修的祠堂就沒有石牌坊。如佛山鶴園冼桂奇在明嘉靖29年修建大宗祠。遂于正月吉日“興工起蓋寢室頭門二座六間,匾曰‘敦本堂’, 門帖曰‘春祀秋嘗’”, 并于大門前起蓋大石牌坊,周以石欄,匾曰“洗氏家廟”。由此可知,該祠在明代始建之初就已建石牌坊。番禺沙灣西村“繹思堂”,根據《番禺縣續志》中族人王漸逵與湛若水的對話可知,也有牌坊,且位于祠堂之前。現存實例則有中山城郊鄭氏大宗祠,該祠明天啟4年(1624)始建,明崇禎9年(1636)在祠前建“浦江世澤”石牌坊,現該祠前堂已改建、中堂已毀,但明代建造的四柱三間三樓石牌坊依然保留完整。從現存實例或資料來看,明代建造的石牌坊多位于祠堂前面,清代以后所建牌坊則大多在祠堂里面了,個中原因有待進一步探究。
農村牌坊、石門尺寸設計
在古代,修建自家大門和村口牌坊測量的尺子不同于一般的尺子,古代的門尺又稱魯班尺。魯班尺尺寸約42.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上面刻有兇吉門光星,用它來衡量宅門、村口牌坊尺寸。 用魯班尺來裁定的高寬等比例尺度,關鍵在于選寸,計有八寸:財、病、離、義、官、劫、害、吉八個字,在每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個小字,來區分吉兇意義。在實際應用中,魯班尺的八個字各有所宜,如義字門可安在農村牌坊大門上,但古人認為不宜安在廊門上;官字門門適宜安在村口大門牌坊上,卻不宜安于一般百姓家的大門上;病字門不宜安在大門上,但安于廁所門反而“逢兇化吉”。《魯班經》認為,一般百姓家安“財門”和“吉門”。在《魯班經》和《事林廣記》等古籍中,列出了一些門戶的吉利尺寸。《魯班經》認為,小單扇門宜開二尺一寸,即67.2厘米為義門;單扇門宜開二尺八寸,即89.6厘米,為吉門;小雙扇門宜開四尺三寸一分,即137.92 厘米為吉門;雙扇門宜四尺三寸八分,即140.16厘米,為財門;大雙扇門宜開五尺六寸六分,即181.12 厘米,為吉門,現在制作的福建農村牌坊、廣東農村牌坊一般都是用魯班尺測算后的尺寸。
農村村口的石牌樓圖片樣式必須是一個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體,而并非技術加藝術。”的農村牌樓古建筑正是古代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體,我們就從古建筑農村石牌樓的藝術風格談起,對農村牌樓石大門與藝術融合進行深入的探討。
村門牌坊守護著每一個村子,讓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美感,更加顯得獨特,更加體現傳統的詩情畫意。
作者:長城石雕公司
敬業的牌坊牌樓雕刻廠家,我們專注、用心制作,追求........版權屬于: (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12301688.com)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archives/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