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剛剛生下來的寶寶,雖然新媽媽會感到非常欣喜,但是在喜悅之余,新媽媽們仍然會有許多的疑惑。
比如說,寶寶的耳朵怎么有點招風?會不會是扁平足?腿怎么不直呢?我的寶寶是不是不正常?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層出不窮。下面的鳴摯出國育嬰師為大家一些介紹希望能使新媽媽們寬心!
新生兒12種特征不是病
(1)大便時全身變紅
新生兒大便時會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全身都會變紅。別擔心,這是因為胎兒在子宮里沒有排泄大便的活動,新生兒的腹部肌肉缺乏鍛煉,因此沒有足夠的力量。所以出生后的寶寶要非常用力才能將大便排出。
(2)屁股上出紅疹
小屁股的紅疹大多是由新生兒的大便造成的。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難以完全消化掉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那些未被消化的部分在大腸中發酵,產生氣體、酸性物質以及泡沫樣大便——這對寶寶柔嫩的小屁股造成的刺激是極大的。一定要給寶寶勤換尿布,多擦護臀霜。
(3)呼吸快而不規則
新生兒的呼吸頻率相對比成人快很多,而且也不規律。這是由于寶寶的肺還很小,其神經系統還沒完全發育好。
(4)新生兒的體溫不規律
新生兒的甲狀腺——新生兒體內的溫度調節器尚未發育完善,汗腺也不夠發達,所以新生兒的體溫會出現時高時低的狀況。好在新生兒有充足的脂肪來保護自己,體溫不會降得太低。
(5)新生兒易脫水
新生兒的體重中75%~80%都是水分,但新生兒的新陳代謝速度是兒童或大人的兩到三倍,會導致水分快速流失,所以新生兒容易出現脫水現象。要判斷新生兒是否處于脫水狀態,可把小拇指放入新生兒的口中,如果濕潤則沒事,如果干而黏,就說明新生兒需要奶水。
(6)新生兒愛打嗝
寶寶出生后的幾個月內,一直都有較頻繁的打嗝。這是在鍛煉橫膈膜,它對寶寶的呼吸運動有重要的作用。有時打嗝是由于寶寶過于興奮,有時則是由于剛喂過奶。某種程度上講,打嗝是由于橫膈膜還未發育成熟。到了3~4個月的時候,寶寶打嗝的次數就會少了。
(7)新生兒耳朵軟
新生兒的小耳朵非常柔軟,顯得有些像招風耳。其實,這只是寶寶的小耳朵里的軟骨尚未發育好的緣故。
幾個星期之后,隨著軟骨日漸發育成熟,寶寶的小耳朵就會慢慢變硬,直立起來,有一個正常的形狀了。
(8)腳指甲往肉里長
新生兒的腳指甲看起來好像是往肉里長,這是正常的現象。新生兒的指甲易折易彎,深深地置于甲床中。判斷寶寶的指甲是否有問題,只需要輕輕地擠壓一下他的腳趾:如果寶寶的腳指甲真的是往肉里長,那么寶寶的腳會感到疼痛,他會以哭聲告訴你。
(9)新生兒有雙“扁平足”
事實上,新生兒足底扁而平屬于正常現象。相反,如果寶寶在前幾個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一種不良的信號,因為它預示著寶寶會有神經或肌肉方面的問題。寶寶到了4~6歲的時候足弓才會發育好。
(10)內八腳和羅圈腿
由于孕媽媽的子宮中空間有限,胎兒是以雙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蓋拉伸的姿勢生長的,因此他的腿、腳向內彎曲。出生后,隨著寶寶經常運動,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強,寶寶的身體和腳就會慢慢變直。
(11)新生兒只能用鼻子呼吸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喉嚨位置比較高。較高的喉嚨位置可以讓他在吃奶時進行呼吸,不會使液體流入氣管。缺點是新生兒不能用嘴呼吸。
如果新生兒發生鼻塞,要及時用吸鼻器吸通鼻子。
(12)新生兒不流眼淚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淚腺所產生的液體量很少,只能保持眼球的濕潤。而且,寶寶在出生時,其淚管是部分或全部封閉的,要等到幾個月以后才能完全打開。
新生兒健康10標準
1、新生兒降生后先啼哭數聲,然后開始用肺呼吸。前兩周每分鐘呼吸40~50次
2、 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3、 一般狀況下,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2500~4000克,低于2500克屬于未成熟兒
4、 新生兒前兩天大便呈黑綠色黏稠狀,且無氣味。喂奶后大便會逐漸轉為黃色。
5、 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開始排尿,如第一周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則為異常。
6、 新生兒體溫在37℃~37.5℃之間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體溫會降低到36℃以下。
7、 多數新生兒出生后第二天至第三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后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 新生兒出生后有覓食、吸吮、伸舌、揉眼及擁抱等反射。
9、 用光照射新生兒時,可能會引起新生兒眼睛的反射。從第二個月開始,寶寶的視線便能夠追隨著活動的玩具移動。
10、 出生3~7天后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后可引起新生兒眨眼等動作。
綜上所述,雖然寶寶的日常照料需要細心呵護,但是也不要過于緊張不安,很多情況實際上屬于正常現象,當然,也可以一些月嫂、育嬰師來減輕你的負擔,或者學習一些經驗!育嬰師:158006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