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嬰幼兒生病很難早期發現,因為他們不會訴說自己的癥狀,真的是“啞巴吃黃蓮”,而這也能靠家人或照顧者的細心觀察來發現。如果孩子的飲食、睡眠、大小便和精神情緒突然發生變化,就應懷疑孩子是否生病了。下面由鳴摯上海育兒嫂為大家分享幾個方面來觀察:
(1)睡眠不安、易驚醒,或者入睡后不能被叫醒。
(2)精神差,不愿活動,對周圍事物無興趣,或煩躁、哭鬧不止。無病啼哭多是由饑餓、寒冷、尿濕等所致,只要這些問題解決了,孩子的哭啼就可停止。如果不論家人或照顧者用什么方式逗引都無效,應考慮孩子是否生病了。
(3)食欲不振、不愿吃東西,小嬰兒吃奶不好或拒奶,有時伴有嘔吐,嘔吐劇烈者甚至進食、進水都困難。
(4)大便次數增加,水分多,帶有沒消化的食物;有黏液、泡沫或膿血;有特殊的臭味,如酸味、腥臭味、霉味等。
(5)發熱,體溫高于37.5攝氏度,甚至40攝氏度以上。手心發熱,全身皮膚發燙;伴有感冒、嘔吐、腹瀉或抽搐等癥狀;發熱1天以上或退熱后復熱,應到醫院就診。
(6)鼻塞、流涕、咳嗽,聽到喉部有痰響,嚴重者氣喘、呼吸困難、口周發青。
(7)抽搐,頸部僵直。
(8)孩子訴說疼痛(全身任何部位),局部不能被觸摸。
(9)皮膚出現鮮紅色、暗紅色或紫紅色的斑點、風團、淤斑等皮疹。
嬰幼兒生病時往往起病急,病情變化極快,如果診治及時,恢復也較迅速。因此,應注意觀察,及時發現異常,及早請醫生診治。
說到這里育兒嫂不免要給寶媽們分享一個濕疹的早期發病特點,這也是寶寶們常見的一種病了,新手爸媽可能對此不太了解,今天看到了,就再增漲點育兒知識吧!
濕疹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以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癥為主要表現。
1、嬰兒濕疹的常見病因
(1)多與遺傳和外界誘因有關:如果父母均是過敏性體質,那么孩子有70%以上的可能是過敏性體質;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屬過敏性體質,孩子仍有50%成為過敏性體質的可能性。
(2)與喂養有關:如牛奶喂養的孩子出現濕疹的比例較多。
(3)其他常見的誘因:環境因素、濕度、日光、紫外線、洗滌劑選擇不當、營養過高、腸內異常發酵等。
2、嬰兒濕疹的主要表現
(1)新生兒期即可發生,以6個月至1歲時較重
(2)皮疹特點:開始多在面頰部出現小紅疹,很快波及額、頸、胸部。小紅疹可變為小水皰,破潰后流水,之后可結成黃色痂皮。反反復復、時輕時重,急性發作時瘙癢難忍。
(3)嬰兒常煩躁、哭鬧,并會影響睡眠和進食。當繼發感染時還會出現全身性感染癥狀。
(4)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免疫功能逐漸增強,嬰兒濕疹一般到1歲~2歲時會自愈。
3、嬰兒濕疹的治療方法
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外用藥物只能緩解濕疹的局部癥狀,應著重注意家庭護理。如果癥狀嚴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4、嬰兒濕疹的預防措施
(1)好的辦法就是孩子一出生就選擇純母乳喂養。
(2)哺乳的母親應忌食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魚、蝦、蟹、辣椒、蔥、蒜、酒等。
(3)對過敏性體質的孩子,好在出生7個月之后再開始添加蛋黃、魚蝦類食物。
5、嬰兒濕疹的護理要點
(1)避免使用堿性強的肥皂:可用溫清水洗臉、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如果認為孩子有濕疹就應少洗臉、洗澡,是十分錯誤的,因為皮膚不清潔會增加繼發感染的機會。
(2)室溫不宜過高,濕度不宜過大,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
(3)衣服穿著應寬松,以全棉織品為好。避免化纖、羊毛制品的刺激。衣服不可穿得過多、過熱,因為出汗會使濕疹加重。
(4)如懷疑孩子對牛奶過敏可改喂豆奶,或將牛奶多煮幾次后再給孩子食用,這樣可減輕變態反應。喂養嬰兒還應避免過高營養,以免誘發濕疹。
(5)嬰兒濕疹易復發,家人或照顧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要隨便給孩子涂藥,以免加重過敏。急性期可在局部用藥,如用1%~4%硼酸水洗和濕敷、可外涂15%氧化鋅軟膏等。用藥原則應選擇濃度低、療效高、不良反應小的藥物,激素類和非激素類藥應交替使用,如倍氯美松和維生素B6等應交替使用。
(6)勤給孩子剪指甲,避免孩子抓搔患處,防止繼發性感染。
以上就是今天鳴摯育兒嫂為大家分享的如何發現寶寶生病的一些特征,以及早點發現濕疹的技巧,希望寶媽寶爸們可以牢牢掌握這些知識哦!育兒嫂:15800604749 官網:www.mzhwf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