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降世的小寶寶,對外面的世界完全是陌生的,但只要待在媽媽的身邊,會增加安全感,并試著感知周圍。所謂母嬰同室,就是讓小寶寶和媽媽24小時都同住在一起,在專業護理人員的指導下,作為家庭的新成員與家人盡早彼此適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讓新爸爸媽媽對日后照顧寶寶更有信心。
母嬰同室是建立母嬰關系、增進母嬰感情的良好開端,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有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和產婦的康復。新生兒睡在媽媽旁邊的小床里,為母嬰相互接觸和溝通提供了方便。并通過母嬰相互接觸,為日后的生活奠定基礎。母嬰之間靠視、觸、聽、嗅甚至味覺等方面來傳遞信息,以達到心靈感應和相互溝通。如果寶寶哭了,媽媽會輕輕地對他說說話,及時滿足他的要求,寶寶會很快安靜下來。如果媽媽時常地撫摸他、擁抱他,寶寶能很快地辨別媽媽的觸摸和氣味,媽媽也能辨別出寶寶不同的聲音,如饑餓或不舒服等不同的反應,并會盡快地滿足寶寶的需求。
鳴摯育嬰師講解母嬰同室的好處
1、學習育嬰的技巧。剛生下寶寶的媽媽是非常疲憊的,但此刻還有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學習育嬰技巧。因為身邊有專業護理人員,能隨時解說寶寶碰到的各種狀況,還能指導媽媽正確的哺乳方法。趁在醫院期間,完整地學習育嬰技巧,可以給日后的新生活奠定基礎。
2、實現母乳喂養。母嬰同室是母乳喂養的第一步。通常新生兒出生后半小時內應在產房完成第一次吮吸,產婦可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隨時哺喂母乳,促進早下奶。
寶寶在媽媽身邊不僅能喝到珍貴的“初乳”,而且分娩后的頭三天是乳汁分泌的黃金期。媽媽的乳房會持續感覺到腫脹,看到寶寶的一舉一動,聽到寶寶的哭聲,媽媽的乳汁分泌都會有所增加,通過寶寶的小嘴巴吮吸,還能促進媽媽的下奶量。
3、建立親子關系。在媽媽肚子里十個月的寶寶,和爸爸還不太熟悉,而爸爸對眼前這個會哭會動的小生命也往往手足無措。如果爸爸也能參與進來,拉近和寶寶的距離,便不再覺得照顧寶寶只是媽媽的事情,還可以增加夫妻感情。另一方面,寶寶也能感覺到媽媽和爸爸的愛護,這是建立親子關系的重要時段,是父母和子女未來有良好親情的基礎。
4、有助子宮收縮。從醫生的角度來說,母嬰同室是再好不過的宮縮藥物。一般來說,生產完的產婦都必須使用含有子宮收縮作用的藥物,但是母嬰同室的媽媽,因為寶寶的吮吸會刺激催產素分泌,便能幫助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大出血的概率也會隨之減少,有助于產后媽媽的子宮復原
5、有利于新生兒身心健康。新生兒有視聽及一定的感知能力,媽媽與新生兒頻繁地接觸、說話、逗引等都有助于新生兒的早期智力開發。
育嬰師講解母嬰同室的注意事項
1、母嬰同室不同床。寶寶要與媽媽分床睡,且睡在單獨的褥子上,并露出口鼻。一些初為人母的產婦,睡覺時喜歡把孩子摟在懷里或者干脆抱著睡。可一旦熟睡過去,很容易壓到身邊的寶寶,若家屬又未能及時發現,很可能會將被褥遮蓋了寶寶口鼻引起窒息。另外,“母嬰同床”也不利于培養新生兒的獨立性,不利于產婦和寶寶的休息及營造健康的衛生環境。
2、寶寶睡覺時要采取側臥位。寶寶剛出生后幾天內,由于一些羊水殘留于胃腸道內,加上喂奶、喂水量掌握不好,極易引起嘔吐。而且相對于成人而言,新生兒的胃淺且平,因此,寶寶要保持半側臥位,避免吐出的羊水或反流的奶汁阻塞呼吸道而導致寶寶窒息。
3、寶寶需要保暖。如果房間溫度過低,可用干毛巾包裹熱水袋或熱水瓶,放在離寶寶不太近的地方,以免燙傷。但需注意的是,不宜把寶寶從頭到腳全部裹住,一點縫隙都不留,被子也不宜蓋得太多,避免寶寶因溫度較高而發生脫水熱。
4、寶寶需要預防傳染病。新生兒抵抗力極弱,因此接觸寶寶前一定要洗手。患有傳染病,特別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家屬應避免探視。如果媽媽生病了,還是可以繼續母嬰同室,因為母乳所含的抗體可以經由母乳帶給寶寶。假使媽媽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比如咳嗽,只要戴上口罩就可以了。
聯系電話:15800604749(微信同號)
鳴摯家政服務官網:http://www.mzyyf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