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江鳳波。 2014年9月,我離開奮斗了9年的民民網(上市)去創業。 我偶然成立了一個12人的團隊,并創造了一個社交產品“在一起”。 明年上半年,在首都嚴寒的大環境下,他選擇了競購,如今他已經加入新團隊“爺爺酒店”擔任COO,開啟新的征程。
在創業之前,我讀了無數相關的文章,以我的背景,我覺得我已經為創業做了足夠的計劃。 然而,親身體驗后,我發現實際情況卻大不相同。 創業的艱辛遠比我們小。 憑借通過文章獲得的想象力,需要解決無數已知和未知的命題,需要踩無數有計劃和無計劃的陷阱。 以下是我根據剛才的創業經歷總結和大家分享:
合作伙伴既要優勢互補,又要能夠獨善其身
僅靠產品或市場來支撐企業肯定是不夠的。 它需要幾條腿配合才能夠上去。 合伙人至少要能占據一席之地,而且必須能與自己的能力互補,能夠計劃、執行、實施,最后給出明確的結果。 ,你不能像小白一樣,基礎的東西要花你時間去教。
如果你們都相信你們一起所做的事情,這就是持續熱情的基礎。 當你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你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溝通的成本會特別低。
合作伙伴必須有大局觀,能夠從一定的高度看清全局,能夠明白什么是重要的,懂得舍棄局部以維護大局,能夠制定明確的計劃并執行根據目標。 我還是選擇自己的小田地。
伴侶的智慧和學習能力非常重要。 他們能夠從陷阱中一一總結經驗,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認識到業務為何與最初的想法不同,并快速學習自己所缺乏的東西。 從混亂中拆除事物。
伴侶需要背靠背的信任,彼此的性格沒有問題,而且互相理解。
我和我的伙伴有相同的夢想和目標。 他負責市場,我負責產品和技術。 而且團隊只有幾個人。 資源相對緊缺。 他急市場,我急產品。 開發資源,所以有時候兩個人會吵架,但好在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基本上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初始股權分配必須公平合理
比烈必須在開始前說清楚,列出每個人可能做出的貢獻,互相認可,然后按照“貢獻”來分配。
所有合伙人的股權必須在四年內兌現。 這與員工期權的分配是一樣的。 明天無法分發。 如果其中一人今天退出,他仍將擁有股份。
如果一開始有些事情不確定,你可以先留出一部分,再過幾個月再重新分配。
職位、職責和外部頭銜必須明確說明。
我的搭檔是王亮和黃超凡。 就貢獻而言,我是在產品和技術方面。 王亮認識一些投資者,負責市場。 超凡主要是運營,所以我們三個人通過投票的方式瓜分了最初的股份。 從角色上來說,我比較外向,所以王亮比較內向,善于溝通。 作為CEO,超凡負責公司所有內部事務。 兩個多月后,我們發現你的出資和最初討論的有點不一樣,投資者也希望我們其中一個人成為大股東,所以我們再次重新分配股份,以確保你能夠推動一切。
直接賺錢而不是復雜
所有的投資人都是逐利的,他也對他的LP負責,所以一開始就不要談復雜,回歸現實業務。
企業需要錢才能生存,員工努力工作,300%的時間都在努力工作,這是有成本的。 所以,如果你擺脫了這些情結,放下了自然就能賺錢的事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就想著我所做的事情如何賺錢,我賺的錢是否足夠。
錢不會騙錢,它是衡量生意的好尺子,賺到錢后我們就說說情結,出去講故事。
我們的愿景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們每晚也為這個愿景投入了正常人三倍的時間和精力。 一開始我們并沒有考慮如何賺錢,總是想把錢做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意并沒有爆發式下滑,新投資者也關注到了盈利點,當資金再次開始進入警戒線時,他們只想著生存和賺錢,但有些太晚了,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開始賺錢,我相信以我們團隊的能力,我們現在會過得很好。
想清楚要做什么并集中精力去做
沒有BP的融資不一定是好事。 特別容易一開始就四散,為以后挖坑。 BP需要制定周密的計劃,讓更多投資者提出問題,而收錢不是目的。
從一點專注開始,一開始就不要害怕小事,如果你對小事了解透了,那么就往大處做,同時與市場上的產品有所不同,別人也有已經做到了,除非你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否則你還沒有機會,你一定很清楚,你的錢、人、時間太少了。
戰線不宜太長。 所有防御者必須專注于一個核心平臺上的一種產品。 不要一出來就從PC、APP、H5全部做起,而且為了一些促銷活動,把所有的維護者都調出去了,耽誤了核心產品的進度。
最初的投資人都是同學,他們投資的時候對我們的創始人非常感興趣。 當時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BP來說明我們在做什么業務,未來如何賺錢等等,因此業務比較廣泛且分散。 另外,我們的PC端、APP、H5、營銷活動、運營工具、公眾號開發等多條線同時推進,這使得前線極其漫長,而且我們做的事情太多而不精細。 ,每一個點都無法像刀子一樣插入用戶的心,最終都會不溫不火。 我們也曾經占用大部分開發資源來支持營銷活動或推遲主線產品的開發。
核心團隊都是實力雄厚的人才不會挖坑
首先,你必須認清自己的事業。 一些O2O商業應用只是所有服務的一部分,其運營幾乎不影響整個業務。 如果是社交產品,整個app幾乎就是你的了。 一次糟糕的經歷是致命的。 的。
然后,招募核心人員。 如果你只有APP,那么核心工程師會幫你打基礎。 地基打好了之后,會省去很多填坑的時間,不然以后就得停下來建了。 會極大的影響你的進步。 如果招不到,也不要急著去看醫生,否則會出更大的問題。 如果你招不到核心工程師,我想要么你的業務不靠譜,要么你的人不靠譜,沒人愿意跟你玩。
產品和技術不應該被用作實習生、兼職、菜鳥或外包。 創業時期,每個人都要能打硬仗。 這個時期不是培養菜鳥的時候。 核心工程師1/4的時間都花在指導上,輸出的問題很多,嚴重影響進度。 小白好像還算實惠,雖然貴一些。 不要用兼職,兼職只是想賺錢,沒有時間幫你思考生意本身怎么做。 外包也是如此,除了演示之外。
找到一個位置好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在一個小團隊里,會很尷尬。 每次聊天都要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樣很尷尬,影響進度。
我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正值年底,招人非常困難。 為了加快速度,我們采用了兼職的方式。 沒有辦法保證他的時間。 當我們公司有事情要做的時候,我們就停在那里,所以我們讓那些我們不太想要的人進來。 結果他不高興,最后還是離開了。 后來我們用小白和實習生頂了一下,發現我們主工程師要花1/5的時間。 最終我們的APP版本由于底層結構不合理,出現了太多的問題。 6個月過去了,整整3個月。 建造的時候,代價可想而知,血的教訓。
產品設計必須親力親為
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你想做什么。 這是您自己和他人跟隨的最快旅行方式。 就產品而言,不難,但也不容易。 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哪怕是用筆畫出來。 第一,只要有一個可靠的工程師+設計師不斷地問你問題,你進行修正,可靠的東西很快就會出來。
產品是根。 我不認為吸引一個產品總監就能對業務了解透徹,比你更努力。 時間就是時間,再也回不來了。
因為我要設計所有的產品,寫1/3的前端代碼,還要做APP測試,而且經常和王亮一起出去見投資人,我的精力確實有限,所以我們想招聘一名產品總監幫了忙,結果發現幫她挑題后我一定可以完成和她談業務的時間并更改時間。 后來她主動提出離開,現在想起來還是有些對不起她的。 這并不是說不能招聘,而是要看公司所處的階段。
技術基礎一定要打好
基礎框架要選好。 不要用哪個公司的大牛寫的框架。 他們中的大多數問題很多,文檔很少。 只需使用全世界都在使用的主流框架即可。 事實上,工程師必須熟悉它,不可能花半個月的時間來理解和學習,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生硬的情況。
您必須謹慎選擇第三方技術。 多問問題。 這個時候花點錢也沒關系。 不要僅僅因為某家公司免費且便宜就使用它。 用戶體驗是第一位的,必須做好隨時更換的計劃。
不要重新發明輪子,無論什么時候你的時間都是最寶貴的,別人有成熟免費的東西可以直接拿來用,不要在這里浪費時間,不要來你公司的錢只夠花一個月你在哭。
我一開始做前端架構,延續了之前我們自己寫的一套框架,但是隨著業務的推進,我們發現這套東西缺了太多東西,只好一個接一個的做輪子。一,所以我們啟用了它。 它是一個新的框架,但是遷移一些舊代碼的成本非常高。 直到我們上次出價時,我們的代碼還沒有遷移。 一年多來,它讓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兼容性代價。 時間。 我們的APP中有IM功能。 一開始我們用的是XX,因為它是免費的,但后來發現他丟消息,有延遲等問題,所以我們只好改用另外的。 中間的價格可以看到。 為了照顧老版本用戶,需要兼容很多東西。
除了產品,運營和市場也要足夠強大
好的產品是根本,市場和運營要協調。 當早期用戶沒有好辦法獲取的時候,就只能罵人了。 運營和營銷也需要將每個想法都敲定到底。 沒有錢去鋪量,只能精細化運營。
另外,在產品設計前期就規劃好運營和市場建設的工具,這樣可以大大解放后期產品和工程師的時間。
在活動之前,一定要好好規劃一下服務器的壓力。 前期有一大波用戶順利進來非常重要。 不要因為服務器承受不住而失去了應該進來的用戶,這太愚蠢了。
早期,我們的合作伙伴一一來到這里。 我想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同時產品構建了運營和市場的后臺操作系統,可以管理網站的基礎內容。 在某些方面,這可以節省工程師大量時間。 而且在服務器壓力方面,我們沒有做好足夠的計劃,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有一次是我們的APP推廣活動。 一旦幾萬用戶出來,服務器一下子就應付不了。 還有一次是我們春節期間發生的怪事。 莫活動,群發后服務器立馬就死掉了,因為沒想到??這么受歡迎。
所有的錢都在刀尖上
如果辦公室可以有經濟實惠的,就使用經濟實惠的。 如果辦公設備可以簡單,那就應該簡單。 相信愿意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不會在意這一點,只要不影響效率就可以了。 您應該已經看到一些公司剛剛開始使用數千張“讓我們購買一些桌子”。 我個人并不同意這一點。 我寧愿用這個錢買早期的用戶。
給員工一定要有一些福利,但不要過度。 從窮到富很容易,從富到窮卻很難。 不要養成壞習慣。 別一上班就發16工資,請15天假。 一切都包括在內。
學校與學校之間從來沒有空閑時間,這很愚蠢。 我認為沒有規則,沒有規則。 一支能戰斗的隊伍,必然有一套嚴酷的體系。 每個人都很懶。 沒有多少人仍然會像創始人一樣努力工作。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我們做得特別好。 我們沒有花錢購買小件辦公設備。 筆記本都是員工自帶的。 我們每個月有100元的象征性補貼,但我們都有選擇在員工復試、早餐、買書、學習、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軟件上省錢。 起初因為有人加班到很晚,時間會比較空閑,但我發現這嚴重影響了效率,后來我強制誰遲到就在群里發紅包,一分鐘一元。 我們覺得只有公司活了一切才有可能,公司死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融資是常年事,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手
完善與投資者的信息橋梁和良好關系非常重要。 通常,你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反饋并聽取他們的建議。 他比你看到的東西更多。
如果你的企業需要融資,你一定要盡力而為,任何一點都不要放棄。 也許如果你放棄一點,你的公司就會滅亡,同時,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棄。
前期我并沒有太在意市場價值。 只要不是太多,最重要的是公司能夠生存下來并快速前進。
在你最好的時候籌款。
在與投資者溝通方面,我的合伙人做得非常好,經常與相關投資者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關系。 但我們沒有在最好的時機籌集資金,這與我們的粗心有很大關系。 我們沒有盡力認真對待這件事。
搶占利潤擠壓必須鋪好促銷渠道
所有的免費渠道都已經布局好了,如果你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一定要盡力快速吸納,因為大家都在找,如果你不快點,別人就會上來,如果別人上來了,你就沒有什么了。
在初期的市場運作上,不要依賴產品能做什么。 給核心產品更多的時間。 市場上有很多免費工具可以實現和使用。 你一定見過有公司讓工程師花一天時間開發一個頁面,就是為了收集用戶的聯系方式和姓名,而這是市場上任何問卷工具都可以實現的。
我們公眾號剛開始的時候,三天之內就收獲了幾十個粉絲,我們非常高興。 突然,三天之內,我們做了一個Momo活動。 三天時間,我們獲得了20萬粉絲。 我們很快總結發現,但是當時我們并沒有順勢追趕,還是按照老節奏。 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只做了幾次活動,就又增加了10萬粉絲。 當我們打算在這方面大做文章的時候,陌陌已經有了嚴格的新政策,禁止某些行為。 我們不得不放棄這塊脂肪。 到時候,我們確實應該進行更密集的活動。 擁有數百萬粉絲也不是不可能,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推廣渠道。
核心位置應盡量沒有單點
公司核心和事物的位置應盡量避開。 這并不是鼓勵招聘很多人,最好能夠了解彼此的工作。 一旦有人想跳槽,公司也不會太被動。
不要有單點融資,別傻到只有一家人給了TS,然后其他的都拒絕了。 錢還沒到之前,還可以談,天知道會發生什么。
創業七個月后,我們唯一的前端工程師因為不可抗力去美國生活而不得不離開。 。 融資的時候,我們很快就收到了2個TS,收到后又愚蠢的拒絕了其他找我們談的公司,直到一個月后暴跌,一切都白費了。
戰略上勤奮,要有階段性的目標和計劃
在創業初期,你需要知道自己有很多角色,比如創始人、產品總監、工程師、設計師……過程中令人煩惱的點之一就是角色切換。 你得蹲在地上找出細節,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我們練習一下。
另外,創業者往往會用忙碌來啟發自己,看到自己不工作就會覺得自己會責怪自己很久。 所以常常在忙碌的一天中度過一天,但也正是這樣,你才沒有時間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 此時不要偷懶。
公司要有階段性目標,而且要把目標分解為可執行的計劃,決不做沒有階段性目標的事情。
我和我的創始人很累也很忙。 我們經常帶著睡袋在公司過夜,但確實很少停下來看看遠方。 另外,我們會在市場上設定一些不可靠的目標,如果達不到,我們也不會說什么。 上次重新設置它們是非常錯誤的。
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放手并不意味著放棄
放手并不等于放棄。 放下并不是執著。 是在認清所有得失之后的理性選擇。 放棄就是徹底喪失信心和勇氣。
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經過不斷的探索,你可能真的走到了死胡同,也可能真的沒有機會。 想清楚,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投資者選擇了我們,我們應該感恩,但不要因此成為負擔,為了不辜負投資者而讓自己痛苦不堪。
去年上半年,大規模融資比較無望的時候,我們就打算做支付相關的業務。 首先讓公司生存下去。 經過計算,未來兩三個月有機會實現盈虧平衡,那樣的話,公司將是一家偏離我們真正想做的小企業。 經過綜合評估,我們選擇中標。
你最寶貴的其實是你的團隊
組建過團隊的人都知道,要組建一支特別優秀、能戰斗、互相信任、相處融洽的團隊是多么困難。
如果一個項目沒有好的結果,只要有人在,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重新啟動,而且重新啟動后會更可靠。
如果隊伍解散了,不但自己訓練之外就什么都沒有了!
晚上的煙雨中,我坐在關門的麥當勞旁邊的桌子上參加筆試。 下班后還去北京天使灣拉人,然后和別人合乘一輛黑色轎車,下午兩點就回家了。 茅草屋我也去過三次。 我當過工程師,也曾趕到西安聘請過iOS工程師……不管是誰,我都會詳細告訴他我想做什么。 在今年的聚會上,三位工程師告訴你,他們來是因為我的真誠俘獲了他們。 最后,我們的團隊有來自人民網、搜狐、阿里巴巴、小米、友嘉設計師的工程師……正是這些人塑造了我們的產品、開發流程、手動代碼上線、自動打包等。如此優秀的團隊,讓我們公司成為了投標的目標。
經過這一輪,我確實覺得讀幾千篇創業文章還不如親身體驗一篇。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在嚴寒中苦苦掙扎、準備加入創業大軍的創業者有所幫助!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yjdjwpb.cn